坦白说,直接用中文玩AI绘画,体验并不总是那么顺畅。很多主流的AI绘画模型,比如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它们的核心训练数据还是以英文为主。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你说中文,它有时候听不懂,或者理解得很表面。你想要“杏花春雨江南”,它可能只给你“花、雨、建筑”,那种独有的意境就没了。
所以,一个好的提示词生成器,尤其是一个懂中文的生成器,就变得很重要。它不应该只是个翻译工具,更应该是个能理解你想法,并把它“翻译”成AI能听懂的“绘画语言”的助手。
中文提示词工具的几种流派
市面上的工具,我用下来大概可以分成几类。搞清楚它们的区别,可以帮你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
第一类:强化翻译与关键词填充型
这类工具最常见,它的核心逻辑是把你输入的中文,先翻译成英文,然后补充一堆专业的、能提升画面效果的关键词,比如“大师级作品 (masterpiece)”、“超精细 (ultra-detailed)”、“8K”等等。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集成在各类AI绘画工具里的“提示词优化”或“一键美化”功能。比如国内的一些AI绘画应用或者小程序里,你输入“一个女孩在看书”,它可能会自动帮你扩展成一长串英文:“A girl reading a book, masterpiece, best quality, ultra-detailed, illustration, beautiful detailed eyes, intricate details, cinematic lighting, 8k”。
-
优点: 简单粗暴,对新手友好。你不需要懂那些复杂的绘画术语,它能帮你自动补全,让画面效果“看起来”更专业。对于那些只想快速出图,对画面内容没有特别精细要求的人来说,够用了。
-
缺点: 缺乏灵魂。它解决了“画面不好看”的问题,但没解决“画面不对味”的问题。它能给你一个精美的女孩,但很难表达出“午后阳光下,女孩在旧书店角落里安静阅读,空气中漂浮着尘埃”这种特定的氛围和故事感。因为它本质上还是在做关键词的“堆砌”,而不是真正理解你的“意境”。
比如,很多所谓的“Midjourney提示词大师”或“咒语生成器”就属于这一类。 它们会提供很多选项,让你选择媒介、艺术风格、渲染引擎等,然后帮你组合成一段标准的英文提示词。 这对于熟悉Midjourney参数的人来说很方便,但它并没有真正去“理解”你最初的中文自然语言输入,更多的是一个参数化的辅助工具。
第二类: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创意拓展型”
这类工具更聪明一些。它背后通常是一个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比如GPT系列或者国内的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当你用中文输入一个模糊的想法时,它不仅会翻译,还会帮你联想和扩展。
举个例子,你对它说:“我想要一幅画,感觉很孤独,像是在一个未来的城市里。”
第一类工具可能会翻译成:“A lonely feeling, in a future city, …” 然后加上一堆画质词。
而这类工具可能会给你这样的反馈:
“好的,这里有几个具体的构图想法:
1. 霓虹雨夜的独行者:一个穿着风衣的人,打着一把透明的伞,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赛博朋克风格街道上。巨大的全息广告牌闪烁着冰冷的光,雨水打在地面上,反射出霓虹灯的倒影。关键词可以试试:A lone figure in a trench coat holding a transparent umbrella, walking down an empty cyberpunk street at night, massive holographic billboards flickering with cold light, rain-slicked pavement reflecting neon glow, cinematic, lonely, atmospheric --ar 16:9
2. 摩天楼顶的眺望:一个人坐在摩天大楼的边缘,双腿悬空,俯瞰着下方川流不息的飞行器和灯火辉煌的城市。天空是深紫色,点缀着几颗遥远的星星。A person sitting on the edge of a skyscraper, legs dangling, overlooking a sprawling futuristic city with streams of flying vehicles, deep purple sky with distant stars, sense of isolation, vastness, contemplative mood --ar 9:16”
看到了吗?它帮你把一个模糊的“感觉”转化成了几个具体、有画面感的场景。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目前,很多基于GPTs的应用或者一些独立的Prompt生成网站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比如,一些支持中文的MJ v6提示词生成器就明确提到,它们可以分析用户上传的图片或输入的中文,并生成详细、富有想象力的提示词。
- 优点: 真正理解并扩展你的创意,能提供具体的、可执行的画面描述,非常适合用来寻找灵感或细化想法。
- 缺点: 生成的结果有时候会过于“自由发挥”,可能跟你最初的想法有偏差。而且,好的大型语言模型服务通常需要付费。
第三类:垂直领域的“风格化”生成器
还有一类工具,它们专注于特定的风格或领域,比如专门生成二次元风格、水墨画风格或者赛博朋克风格的提示词。
例如,有些工具专门服务于生成国风水墨画。 你输入“高山流水”,它不会简单地翻译成“high mountain, running water”,而是会提供带有水墨画特点的关键词,比如“中国水墨画 (Chinese ink painting)”、“留白 (negative space)”、“写意 (freehand brushwork)”、“宣纸纹理 (rice paper texture)”。FlexClip的AI生成器就提供了专门的“中国水墨”风格选项。 另一个例子是,一些模型专门被训练用来将中文诗词转换成适合AI绘画的英文提示词。
- 优点: 在特定风格上非常专业,能生成很地道的风格化提示词,效果通常比通用型生成器要好。
- 缺点: 应用范围窄,如果你想创作的风格比较多变,可能需要找好几个不同的工具。
实战操作:如何选择和使用?
说了这么多理论,具体怎么操作?下面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想画一幅“夕阳下的古老长城,一个孤独的将军在上面行走,感觉很悲凉”的画。
步骤一:先用“创意拓展型”工具获取灵感
我会先找一个类似前面提到的第二类工具,输入我的想法。它可能会给我几个方向:
* 方向A(聚焦环境):强调长城的雄伟和破败,以及夕阳的壮丽。提示词可能包含:“The Great Wall of China at sunset, crumbling bricks, overgrown with weeds, a vast and desolate landscape, dramatic sky with fiery orange and purple clouds...”
* 方向B(聚焦人物):强调将军的孤独和悲凉感。提示词可能包含:“A solitary general in ancient armor, walking slowly on the Great Wall, his back to the viewer, cape fluttering in the wind, long shadow stretching behind him, melancholic mood...”
这就给了我两个具体的切入点。
步骤二:用“关键词填充型”工具或知识库进行优化
假设我选择了方向B。现在,我需要让画面更“专业”。我会参考一些提示词网站或使用第一类工具。比如,我知道Midjourney对艺术家风格、镜头类型和光照的关键词反应很好。
我会在方向B的基础上,手动添加或用工具生成一些词:
* 艺术家风格:in the style of Zhang Yimou (张艺谋的风格,擅长宏大叙事和色彩运用)。
* 镜头与构图:wide-angle shot (广角镜头), cinematic (电影感)。
* 光照:dramatic lighting (戏剧性光照), long shadows (长长的影子)。
* 画质:hyper-realistic, 8k, unreal engine。
最后,我的完整提示词就变成了:
A solitary general in ancient Chinese armor, walking slowly on the Great Wall at sunset, his back to the viewer, cape fluttering in the wind, long shadow stretching behind him, melancholic mood, vast and desolate landscape, in the style of Zhang Yimou, wide-angle shot, cinematic, dramatic lighting, hyper-realistic, 8k, unreal engine --ar 16:9
结论: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所以,哪个AI绘画提示词生成器能更好地理解中文?答案是:没有一个工具是完美的,聪明的做法是把它们组合起来用。
- 如果你是新手,或者想快速出图:直接用AI绘画工具里自带的“提示词优化”功能,或者找一个简单的“关键词填充型”网站,比如一些提供大量关键词复制的中文网站像“即时设计”或者“Pixso AI”整理的词条。
- 如果你有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具体描述:首选基于强大语言模型的“创意拓展型”工具。它可以帮你把模糊的概念具象化。
- 如果你想创作特定风格的作品:去找垂直领域的生成器,效果会精准得多。
最终,这些工具都只是辅助。真正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审美和想法。工具帮你把话说清楚,但画什么,怎么画,最终还是取决于你。最好的方法是多尝试,理解不同工具的逻辑,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工作流程。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