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AI画个美女,听起来简单,但很多人一上手就发现,生成的图片总感觉差点意思,要么长相普通,要么画风奇怪。问题出在“描述词”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rompt。你给AI的指令越模糊,它就越容易“自由发挥”,结果自然不理想。其实,写好描述词没那么玄乎,把它想成给一个听话但没啥想象力的画师下达指令就行,你得说得特别具体。

咱们可以把一个完整的描述词拆成几个部分:主体、外貌特征、服装、环境、画风和技术参数。一步步来,把这些细节填进去,出来的图就不会差到哪去。
第一步:先定下核心主体
开头就得告诉AI你要画什么。别只说“一个美女”,这太笼C统了。可以具体一点,比如“一个29岁的美国模特”,“一个穿着红色晚礼服的中国女孩”,或者“一个有着金色卷发的精灵”。先把人物的身份、年龄、种族这些基础信息定下来,AI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起点。
举个例子:
* 一个年轻的日本女高中生
* 一个30岁左右的优雅法国女士
* 一个皮肤黝黑、充满力量感的非洲部落女性
你看,只是简单加了几个定语,人物形象是不是立刻就立体起来了?
第二步:细化五官和外貌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细节决定成败。你可以从头到脚,把想到的所有细节都加上。
- 脸型和皮肤:是“精致的五官”,“还是脸上有“淡淡雀斑” (light freckles)?皮肤是“白皙无瑕” (flawless skin),还是“被阳光晒过的古铜色” (sun-kissed glow)?加上这些词,能避免AI生成千篇一律的“网红脸”。比如,“拥有柔和下颚线的鹅蛋脸,皮肤白皙,脸颊上有一些可爱的雀斑”。
- 眼睛:眼睛是灵魂之窗。不能只说“大眼睛”。什么颜色的眼睛?“深邃的榛色眼睛” (deep hazel eyes),“清澈的蓝色眼睛”?眼神是什么样的?是“温柔的凝视” (serene expression),还是“充满力量和自信的眼神” (Power and Confidence)?你甚至可以描述眼睛里的细节,比如“眼睛里有光” (catchlights)。一个好的眼睛描述是这样的:“一双杏仁状的深棕色眼睛,眼神清澈,带着一丝笑意”。
- 头发:长发还是短发?直发还是卷发?什么颜色?“及腰的黑色长直发”,“蓬松的金色波浪卷发”,还是“干练的银色短发”?头发的状态也很重要,是“随风飘动” (wind-swept hair),还是“精心打理过的”?比如:“一头栗棕色的长卷发,发丝在阳光下泛着光泽,有几缕随意地垂在脸颊旁”。
- 嘴唇和表情:嘴唇是“饱满的” (full lips) 还是“薄的”?颜色呢?“涂着大胆的红色唇膏” (bold, seductive red)。表情是“真诚的笑容” (genuine smile),“沉思的” (pensive mood),还是“带着一丝神秘” (slightly mysterious)?把这些组合起来,人物的情绪就出来了。例如:“嘴唇饱满,嘴角微微上扬,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第三步:穿什么衣服很重要
服装直接影响人物的风格和所处的场景。描述服装也要具体。
- 款式:是“飘逸的白色长裙” (flowing white gown),“时尚的皮夹克” (black leather jacket),“还是合身的商务套装”?
- 材质:是“丝绸的质感”,“牛仔布的纹理”,还是“羊毛的温暖感”?材质能极大地提升图片的真实感。
- 颜色和细节:颜色要明确,比如“宝蓝色的晚礼服”。如果衣服上有特殊设计,比如“有精致的蕾丝花边”或者“点缀着闪亮的水晶”,一定要写进去。
一个好的服装描述就像这样:“她穿着一件剪裁合身的米色风衣,里面是简单的白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棕色短靴”。
第四步:设定场景和环境
你想让这个美女出现在哪里?环境决定了照片的整体氛围和故事感。
- 具体地点:是在“繁华的纽约街头”,“开满薰衣草的田野里” (field of lavender),还是“一个光线昏暗的酒吧” (dimly lit bar)?地点越具体,AI能参考的细节就越多。
- 背景细节:背景里有什么?是“霓虹灯闪烁的未来都市景观” (futuristic cityscape with neon lights),“远处是连绵的山脉”,还是“书架上摆满了旧书”?这些细节能让画面更丰富。
- 天气和时间:是“阳光明媚的午后” (sunny street),“黄金时刻的柔和光线” (Golden Hour Glow),还是“雨后的湿漉漉的街道” (rainy street)?时间和天气直接影响光影效果。
比如,你可以这样写:“背景是一个复古风格的咖啡馆,窗外下着小雨,街灯的光晕映在玻璃上,她坐在靠窗的位置”。
第五步:确定画风和质感
这是决定图片最终看起来像照片还是画作的关键。
- 照片风格:想要真实的照片,就必须用上摄影相关的词。比如“写实照片” (photorealistic),“超高清细节” (hyper-realistic),“8K分辨率”。你还可以更进一步,指定相机和镜头参数,这会让AI更倾向于生成照片质感。例如,“用佳能EOS R5拍摄,85mm镜头,f/1.8光圈” (shot on Canon EOS R5, 85mm lens, f/1.8 aperture)。这就像告诉画师你想要的相机型号,他会模仿那个相机的成像风格。
- 艺术风格:如果你想要绘画或插画风格,可以直接点名。比如“水彩画风格” (watercolor painting),或者模仿某位艺术家的风格,如“宫崎骏风格”或“梵高风格”。直接引用艺术家或艺术流派,是让AI快速抓住风格的捷径。例如,“模仿阿尔丰斯·穆夏风格的数字艺术插画” (digital art by Alphonse Mucha)。
- 灯光:灯光是摄影和绘画的灵魂。好的灯光描述能瞬间提升图片档次。一些常用的词包括:“柔和的自然光” (soft natural lighting),“戏剧性的侧光” (dramatic side lighting),“电影感的灯光” (cinematic lighting)。比如,“柔和的窗边光线照亮了她的侧脸,形成了鲜明的轮廓光”。
把所有东西组合起来
现在,我们把上面所有的元素拼在一起,看看一个完整的描述词是什么样的。
例1:写实都市风
“一张超高清的写实照片,主角是一个25岁左右的东亚女性,她有一头及肩的黑色直发,化着淡妆,眼神自信地看着镜头。她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和白色T恤,站在夜晚的东京街头。背景是湿漉漉的路面,反射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光。整张照片有强烈的电影感,构图是对称的中心构图,用索尼a7 IV相机拍摄,50mm f/1.4镜头。”
例2:梦幻田园风
“一幅数字插画,画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脸上带着淡淡的雀斑,笑容甜美。她穿着一条白色的波西米亚风格长裙,赤脚坐在一片开满向日葵的田野里。时间是傍晚的黄金时刻,温暖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形成柔和的光晕。整体色调温暖,风格浪漫梦幻,有点像吉卜力的动画电影画面。”
一些个人经验和小技巧
- 从简单到复杂:刚开始别写太长的描述词,先从“主体+场景+画风”这种简单结构开始,跑出图之后再慢慢加细节修改。
- 多用正面词,善用负面词:除了描述你想要的,也可以告诉AI你不想要什么。比如在描述词后面加上
(worst quality, low quality:1.4), ugly, deformed等负面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可以有效避免生成奇怪的肢体和低质量的图片。 - 借鉴和学习:很多AI绘画社区(比如PromptHero)都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和它们的描述词。 看到喜欢的图,就去研究一下别人是怎么写的,这是最快的学习方法。
- 中英文混用:目前大部分AI模型对英文的理解更好。所以,即使你用中文描述,也可以夹杂一些关键的英文单词,特别是那些专业的摄影或艺术术语,效果可能会更好。
写AI绘画的描述词,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优化的过程。把它当成一种和AI沟通的语言,你说得越清楚、越具体,它就越能懂你。多练习几次,你就能让AI乖乖画出你脑海中的那个“她”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