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针对不同类型的AI模型(例如文本生成、图片生成),编写提示词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针对不同类型的AI模型,编写提示词的思路确实有很大不同。把它想成跟不同专家沟通就对了:跟一个作家说话,跟一个画家说话,方式肯定不一样。核心区别在于,文本生成AI理解的是逻辑、结构和信息,而图片生成AI理解的是画面、风格和元素。

给文本生成AI写提示词:像个项目经理,目标明确、步骤清晰

和文本生成AI打交道,你要扮演的是一个逻辑清晰的项目经理角色。你需要给它一个明确的任务,并且把任务的背景、要求、格式都交代清楚。否则,它很容易给你一些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没什么用的东西。

1. 角色扮演 (Persona):先给AI一个身份

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招。在你提出要求前,先告诉AI它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能极大地约束它的发挥空间,让它输出的内容更聚焦、更专业。

  • 不好的例子:“帮我写个产品介绍。”
  • 好的例子:“你现在是一位资深的广告文案策划,请为我即将上市的无线降噪耳机写一篇150字左右的产品介绍,要突出它的长续航和佩戴舒适感。”

你看,后者给AI设定了“资深广告文案”的角色,明确了产品(无线降噪耳机)、核心卖点(长续航、佩戴舒适)和输出要求(150字左右),AI就能立刻理解任务的重点。

2. 提供上下文 (Context):把背景信息给足

AI没有你脑子里的知识和背景。如果你不提供上下文,它只能根据自己的通用知识库去猜。 比如,你要让它帮你润色一段文字,最好把原文和你的修改要求一起给它。

  • 步骤A:先把你的草稿贴出来。
  • 步骤B:然后明确告诉它,“这是我写的一段关于全球变暖的草稿,目标读者是中学生。请帮我用更简单、生动的语言改写,去掉专业术语。”

没有上下文,直接让AI“写得生动点”,结果肯定不理想。

3. 明确指令和约束 (Instruction & Constraints):画出条条框框

你需要用动词来明确指示AI做什么。 比如“总结”、“翻译”、“比较”、“生成列表”。同时,还要给出具体的约束条件,比如字数、语气、格式等。

  • 指令要直接:用“总结以下文章”而不是“你能帮我总结一下吗?”。
  • 给出格式样本:如果你想要一个特定格式的列表,可以直接展示给它看。 例如:“请列出世界三大高峰,并按以下格式输出:1. 名称:[山峰名],海拔:[米]”。
  • 规定语气和风格:你可以要求它用“正式”、“幽默”或者“小红书风格”来写作。

4. 迭代优化 (Iterative Refinement):不断追问和调整

很少有一次就能得到完美结果的。你要把和AI的对话看成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 第一次输出不满意,不要放弃,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 初始提示:“写一封邮件,拒绝一个工作邀请。”
  • 第一次优化:AI生成的可能太生硬了。你可以接着说:“太直接了。能不能让语气更委婉、更友好一些?同时要表达我对这个机会的感谢。”
  • 第二次优化:“很好,现在请在邮件末尾补充一句,祝愿公司未来发展顺利。”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一步步引导AI,直到拿到你想要的结果。

给图片生成AI写提示词:像个艺术总监,注重视觉和感觉

图片生成AI,比如Midjourney或Stable Diffusion,它们不懂逻辑,只认画面感。你跟它沟通,不能像跟文本AI那样讲道理,而是要用具体的视觉词汇去“描绘”一幅画。

1. 核心主体要具体、放前面 (Subject First and Specific)

图片生成AI通常会更关注提示词开头的部分。 所以,你最想画的东西,一定要放在最前面,而且描述得越具体越好。

  • 不好的例子:“一只猫。” 这太模糊了,AI只能随便给你一只猫。
  • 好的例子:“一只优雅的暹罗猫,有着蓝色的杏仁眼,正坐在洒满阳光的窗台上。”

这个描述包含了猫的品种、特征、动作和环境,信息量很大,AI就能准确地“看见”你想要的画面。

2. 用关键词和短语,而不是完整句子 (Keywords, Not Sentences)

和文本AI不同,图片AI对长句子和语法结构的理解能力有限。它更擅长处理用逗号隔开的关键词或短语。 你要把你想要的画面拆解成一个个视觉元素。

  • 主体:一只穿着维多利亚时期礼服的女士
  • 动作:手持一枝玫瑰
  • 场景:站在哥特式城堡的花园里
  • 环境:周围有蝴蝶飞舞,背景是黄昏的天空
  • 构图:特写镜头,低角度拍摄
  • 光线:柔和的逆光,营造梦幻氛围

把这些关键词组合起来,AI就能一步步构建出完整的图像。

3. 风格和艺术家是捷径 (Style and Artist References)

如果你想要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最快的办法就是直接说出来。你可以指定艺术流派、媒介,甚至是某个艺术家的名字。

  • 风格词:赛博朋克风格、水墨画风格、像素艺术、写实照片、虚幻引擎渲染。
  • 艺术家词:梵高风格、宫崎骏动画风格、安塞尔·亚当斯的摄影风格。

这些词背后包含了大量的视觉信息,能让AI迅速抓住你想要的感觉。

4. 善用“负面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

有时候,告诉AI“不要什么”和“要什么”同样重要。 很多图片生成工具都支持负面提示词,你可以用它来排除不想要的元素,提升画面质量。

  • 常见负面提示词:模糊、低画质、畸形的手、多余的肢体、丑陋、文字、水印。
  • 具体场景排除:如果你想画一片宁静的森林,可以在负面提示里加上“没有人、没有建筑”。

这就像在画画时用橡皮擦,能让最终的作品更干净、更符合你的想法。

总的来说,给文本AI写提示词,强调的是“定义任务”,需要的是逻辑和结构;而给图片AI写提示词,强调的是“描绘画面”,需要的是具象的描述和艺术感觉。虽然工具不同,但核心思路都是一样的:清晰、具体、不断尝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针对不同类型的AI模型(例如文本生成、图片生成),编写提示词的思路有什么不同?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