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提示词工程师有前途吗

坦白说,聊提示词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前景,有点像讨论20年前“网管”这个工作有没有未来。一方面,需求确实存在,而且在某个阶段非常火爆。 另一方面,这个岗位的定义、技能要求和未来路径又显得模糊不清,甚至有人觉得它可能很快就会过时。

先说点实际的,这个岗位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薪资确实可以很高。一些AI初创公司,比如Anthropic,就开出过17.5万到33.5万美元的年薪招聘提示词工程师。 国内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像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都在招聘相关职位,月薪范围从1.5万到6万元人民币不等。 需求不仅限于科技行业,法律、医疗等领域也在寻找能将AI模型应用到具体业务中的人才。 比如,有律所需要“GPT法律提示词工程师”来探索大语言模型在法律问题上的应用。

那么,提示词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

简单来说,他们就是负责和AI进行有效沟通的人。 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AI的“灵魂导师”或者“项目经理”。 当你给AI一个模糊的指令,比如“画一幅画”,得到的结果可能千差万别。 但提示词工程师能通过设计精准、结构化的指令(也就是提示词),引导AI生成更符合预期的、高质量的输出。

这个过程并不只是简单地“和AI聊天”。 它需要你理解AI模型的工作原理,知道它的能力边界和局限性。 你得把一个复杂的任务拆解成AI能理解的多个步骤,并提供必要的上下文信息,才能让AI高效地完成工作。 比如,让AI写一个应用代码,直接下指令是行不通的,需要提示词工程师把任务分解,并提供所需数据,一步步引导AI完成。

成为一名提示词工程师,需要哪些技能?

这个岗位的要求是跨学科的。

  • 技术知识是基础: 虽然不一定需要从零开始写代码,但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有深入的理解是必须的。 了解这些,你才能知道为什么某些提示词有效,而另一些则不行。一些岗位甚至明确要求具备编程经验。
  • 语言和沟通能力: 这是核心。你需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你的意图。 有时候,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的改变,都可能导致输出结果的巨大差异。 这种能力不仅是和AI沟通需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中也同样重要。
  • 数据分析能力: 提示词工程师需要监控和分析AI的输入与输出,通过数据来优化提示词的效果。
  • 行业知识(Domain Expertise): 如果你想在特定领域,比如医疗或金融行业工作,那么相关的专业知识就非常重要。 在医疗领域,提示词工程师需要和医学团队合作,优化AI辅助诊断产品的表现。
  • 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AI有时会产生错误或有偏见的信息,这被称为“AI幻觉”。 提示词工程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发现这些问题,并通过调整提示词来修正。

这个职业的争议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聊到这里,就得说点不那么乐观的了。关于提示词工程师这个职业,最大的争议在于它究竟是一个独立的、可以长远发展的职业,还是一个过渡性的临时工种。

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AI技术本身的发展,对人类提示词工程师的需求可能会减少。 AI模型正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善于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 未来,我们可能不再需要精心设计复杂的提示词,AI就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意图。

而且,自动化提示工程(Automatic Prompt Engineering)技术也正在发展。 简单说,就是让AI自己去生成和优化提示词。 像OpenAI和Anthropic这样的公司,已经发布了可以根据最佳实践自动生成提示词的工具。 微软也发布了“自动提示优化框架”,可以直接让AI自行优化提示词,减少人工干预。 这些工具的出现,无疑会降低提示词工程的门槛。

从另一个角度看,编写提示词这项技能,未来很可能会像今天我们使用搜索引擎或者办公软件一样,成为一项职场基本技能,而不是一个专门的岗位。 就像现在很少有公司会专门招聘一个“谷歌搜索工程师”一样。

那么,结论是什么?到底还有没有前途?

我的看法是,单纯的“提示词工程师”这个岗位名称,可能会在几年内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但是,提示词工程背后所代表的核心能力——有效定义问题、拆解任务以及与AI协作的能力——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所以,与其纠结于“提示词工程师”这个头衔,不如把重点放在培养与AI高效协作的综合能力上。

  1. 把它看作一项核心技能,而不是一个孤立的职业。 无论你本身是程序员、市场营销人员、设计师还是律师,掌握提示词工程的技能,都能让你在自己的领域里更具竞争力。 这项技能会深度融合到各行各业中。 比如,软件工程师需要用它来辅助编码,市场人员用它来生成营销文案。

  2. 专注于“提问”和“定义问题”的能力。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指出,相比写出完美的提示词,更重要的是清晰地阐述和拆解问题的能力。 当一个问题被明确定义后,提示词中字句的细微差别对结果的影响就会变小。 而这恰恰是许多职场人士所欠缺的。

  3. 保持持续学习。 AI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今天有效的提示词技巧,可能在下一代模型发布后就过时了。 因此,持续学习,跟上行业趋势,理解最新模型的能力和特点,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总的来说,把“提示词工程师”作为进入AI领域的敲门砖,或者作为现有职业技能的增强包,是非常有前途的。但如果仅仅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可以安稳做一辈子的工作,那可能需要谨慎一些。未来的职场,需要的不是单纯会“喂”给AI指令的人,而是能与AI深度协作,共同创造价值的复合型人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提示词工程师有前途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