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现在市面上的AI工具太多,很多看起来都差不多。但真正能无缝融合到日常工作里,而不是让你为了用它而改变习惯的,其实并不多。我折腾了很久,踩了不少坑,这里给你整理一些我自己用下来觉得确实能提升效率的工具。我会按照它们的使用场景来分类,这样你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
第一类:全局指令与快捷启动器——让AI随时待命
这类工具的核心是让你在电脑的任何地方,都能用一个快捷键调出AI。不用再打开浏览器、切换标签页,这个体验上的差别很大。
-
uTools (Windows/Mac)
它不是一个单一功能的软件,更像是一个插件平台。 你可以通过一个快捷键(比如
Alt + Space)呼出一个搜索框,然后输入你想做的事。 它的AI相关插件很多,比如“AI 助手”或者“AI 对话”。你可以装一个,然后随时随地问问题、翻译文本或者让他帮你写东西。举个例子,我正在写邮件,需要一段客气的回复。我可以直接选中我写的草稿,按一个快捷键,把它发送给uTools里的AI插件,让它帮我润色,然后直接粘贴回来。整个过程不需要离开邮件客户端。
-
Raycast AI (Mac)
如果你用Mac,Raycast AI几乎是必装的。它跟uTools很像,也是一个快捷启动器,但是和macOS系统结合得更好。除了能快速启动应用、搜索文件,它的AI功能非常直接。你可以设定一个全局快捷键,随时调出AI聊天窗口。
我最常用的一个功能是它的“AI指令(AI Commands)”。你可以自己创建一些常用的指令模板,比如“总结这段文字”、“把这段中文翻译成英文”、“修复这段代码的语法错误”。之后,你只需要复制一段文本,按下快捷键,从列表里选择你创建好的指令,它就能一步到位。
第二类:指令管理与优化工具——告别重复输入
如果你每天都要和AI打交道,肯定会发现自己总是在用一些重复的指令(Prompt)。这类工具就是帮你把这些高质量的指令存起来,方便调用和分享。
-
AIPRM (浏览器插件)
这是一款针对ChatGPT的浏览器插件。 它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由社区贡献的指令库,覆盖了从市场营销、搜索引擎优化(SEO)到文案写作等各种场景。 你可以直接在ChatGPT界面上找到这些模板,点击一下就能用。
比如,你需要写一篇符合SEO规范的博客文章,你可以在AIPRM里找到一个专门生成博客大纲的指令,它会自动帮你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框架。而且,你也可以把自己写的好的指令存起来,方便以后重复使用。
-
Prompt Manager (各种平台)
这类工具现在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浏览器插件,有的是独立的网站。 核心功能都差不多:让你用标签、文件夹等方式来组织和管理你的指令。 比如PromptPal、Prompt Minder这些,都可以让你把指令分类保存,并且支持团队协作。
使用这类工具的好处是,你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或团队的“指令知识库”。 当你发现一个特别好用的指令时,就把它存进去,并写下使用说明。时间长了,这会变成一笔宝贵的资产,特别是对于需要保证AI输出风格一致的团队来说。
第三类:特定软件的集成插件——在熟悉的工具里用AI
把AI功能直接加到你每天都在用的软件里,是最自然的工作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在不同程序之间切换带来的干扰。
-
代码开发类:GitHub Copilot / 通义灵码
如果你是程序员,GitHub Copilot应该是老朋友了。它直接集成在VS Code这样的代码编辑器里,能根据你写的注释或者上下文,自动补全代码。 比如,你写下一行注释“// 连接数据库并查询用户信息”,它可能就会自动生成接下来的一整段代码。阿里云的“通义灵码”也提供类似的功能,并且在国内网络环境下使用体验不错。
-
笔记与知识管理类:Notion AI
Notion AI直接内置在Notion笔记软件里。 当你在写文档时,随时可以按一下空格键或者用
/命令调出AI。 它可以帮你总结会议记录、 brainstorm(头脑风暴)、或者把一段乱糟糟的文字整理成清晰的要点。它的一个好用之处在于和你的文档库是连通的。你可以让它基于你已有的笔记内容来回答问题,这让它更像一个真正懂你的个人助理。
-
自动化工作流类:Zapier / Make
这两个是强大的自动化平台,它们能连接不同的网络应用,让它们协同工作。 比如,你可以创建一个工作流:当你的邮箱收到一封带有“发票”字样的邮件时,自动把附件存到Google Drive,然后用AI提取发票里的关键信息,最后把这些信息记录到一个Excel表格里。
Zapier和Make都集成了AI功能。 你可以在自动化流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加入AI,让它来处理需要理解和判断的任务,比如分类邮件、总结客户反馈等。 这种方式能把一些重复性的人工任务彻底自动化。
选择哪款工具,最终取决于你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使用习惯。我的建议是,先从一个全局快捷启动器开始,感受一下随时随地调用AI的便利。然后再根据你的专业领域,看看在你最常用的软件里有没有好用的AI插件。不用追求多,找到一两个真正适合自己的,然后深度使用,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效率。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