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多角色对话和心理活动,本质上是在“教”AI理解角色的独特性和内在世界。这不像让它写一首诗或者总结文章那么直接,你需要给它更精细的指令,把它当成一个需要学习的演员。
我们先说多角色对话。最常见的问题就是AI写的对话读起来像一个人在自言自语,所有角色的语气、用词都差不多。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角色定义”。
第一步:给每个角色一张清晰的“身份证”
在动笔写对话之前,你得先给AI把每个角色的设定喂饱。别指望AI能凭空创造出性格鲜明的角色。你需要创建一个角色简介,越详细越好。这就像给演员的剧本背景介绍。
这份简介至少要包含:
* 姓名和身份: 李雷,一个刚毕业的程序员。韩梅梅,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
* 性格标签: 李雷(内向、有点理想主义、说话直接但容易紧张)。韩梅-梅(果断、务实、说话有条理、偶尔带点讽刺)。
* 说话风格/口头禅: 李雷喜欢用“那个…”、“我觉得…”,说话带点技术术语。韩梅梅则常用反问句,“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得面对现实。”
* 核心目标: 在这次对话中,李雷想说服韩梅梅采纳他的新方案。韩梅梅则想控制项目风险,对新方案持怀疑态度。
把这些信息整理好,放在你的指令的最前面。这等于给AI画好了框架,让它知道接下来要扮演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第二步:用结构化指令来组织对话
定义好角色后,不能直接说“写一段李雷和韩梅梅的对话”。这样AI还是会混淆。你需要用更结构化的方式来引导。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用“角色名:”作为开头,明确指定每一句的发言人。
你可以这样写指令:
“请根据以下角色设定,写一段关于项目方案的对话。
角色设定:
* 李雷: 22岁,新手程序员,性格内向,对技术有热情,说话有点紧张,口头禅是“那个…”。
* 韩梅梅: 30岁,项目经理,务实,说话干练,目标是控制项目风险。
对话场景: 办公室里,李雷想向韩梅梅推销自己的新方案。
对话内容:
李雷:[先紧张地开场,解释自己的方案]
韩梅梅:[提出质疑,侧重于风险和可行性]
李雷:[尝试从技术角度反驳,语速可能变快]
韩梅梅:[打断他,用一个现实问题让他冷静]
…”
看到了吗?你不仅指定了谁说话,还用方括号大致规定了每句话的情绪和内容走向。这能极大地避免AI“意识模糊”,让对话逻辑清晰,并且符合人物性格。
第三步:在对话中强化角色特征
为了让对话更真实,你可以在指令里要求AI在对话中加入角色的动作、表情或习惯。
比如,把上面的指令升级一下:
“…
李雷:[紧张地搓着手,解释自己的方案,语速有点快]
韩梅梅:[身体向后靠在椅子上,双臂交叉,提出质疑,侧重于风险和可行性]
…”
这样生成的对话就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而是有画面的场景。AI在生成“紧张地搓着手”时,会自然联想到角色内心的不自信,从而影响他接下来说话的语气。
接下来,我们聊聊更难的——心理活动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最怕写得空洞和标签化,比如“他感到很高兴”或者“她非常伤心”。这种写法毫无感染力。我们要引导AI写出角色的真实感受,核心技巧是“具象化”和“展示而非告知”(Show, Don’t Tell)。
第一步: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具体行动和生理反应
人类的情绪很少是纯粹的心理状态,总会伴随着身体的反应。当你感到愤怒时,你可能会心跳加速、手掌握拳、呼吸急促。这就是我们可以用来引导AI的素材。
不要告诉AI“角色很焦虑”。
你应该这样指令AI:“描写角色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面试。他感到很焦虑,通过以下细节来表现:他的手心在出汗,不停地用指关节敲击桌面,喉咙发干,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你看,我们把“焦虑”这个抽象的词,分解成了一系列可以被观察到的、具体的生理反应。AI非常擅长处理这种具体的描述。
第二步:使用感官细节和环境互动
角色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他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一个内心充满喜悦的人,可能会觉得阳光格外明媚,鸟叫声也格外悦耳。而一个沮丧的人,则可能只注意到阴天的压抑和路边的垃圾。
你可以这样指令AI:
“主角刚刚失恋,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请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不要直接说他‘伤心’或‘难过’。通过他对环境的感知来体现他的心情:他注意到街灯的光晕在雨水中模糊不清,湿冷的空气让他感觉刺骨,他刻意避开路边一对正在说笑的情侣。”
这里,我们没有提到任何情绪词,但通过“模糊的光晕”、“刺骨的空气”和“避开情侣”这些细节,角色的失落感已经很明显了。这是引导AI进行高级写作的有效方式。
第三-步:用比喻和内心独白来深化心理
有时候,我们需要直接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这时,可以使用内心独白和比喻。
直接指令AI写内心独白,很容易变得直白且无聊。所以,最好是给它一个比喻作为支点。
例如,不要说:“写一段主角感到迷茫的内心独白。”
可以试试这样:“主角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请写一段他的内心独白,用‘一场大雾’的比喻来描写他此刻的感受。他感觉自己被困在浓雾里,看不清前方的路,也找不到回去的方向,周围的声音都变得遥远而不真切。”
这种方法给AI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意象(大雾),它会围绕这个意象来构建角色的心理世界,生成的内容会更有深度和文学性。
总的来说,无论是处理多角色对话还是心理活动,核心原则都是一样的:把抽象的概念拆解成具体、可执行的指令。 你要做的不是一个命令者,而是一个导演。你给AI的不是命令,而是剧本和表演指导。你描述得越清晰、越细致,AI这个演员的表现就会越出色。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尝试和微调,但一旦掌握,AI就能成为你写作中真正的伙伴。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