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AI模仿特定作家的风格,直接说“请用村上春树的风格写一段关于猫的文字”是没用的。AI会给你一个它自己理解的、充满刻板印象的“村上春树风”,比如提到爵士乐、意大利面和一口深井。但这只是表面模仿,不是真正的风格植入。关键在于,你不能只“告诉”AI要模仿谁,你得“教会”它怎么模仿。

核心是提供具体信息,尤其是高质量的文本范例。AI从你给的范例中学习,而不是从它那庞大但模糊的训练数据中去猜。 这就是所谓的“情境学习”(In-Context Learning),模型会根据你当前对话中提供的信息来调整输出,而不需要重新训练。
方法一:直接喂范文(Few-shot Prompts)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也比单纯提名字好得多。 操作很简单:先给AI一段你想模仿的作家的文字,然后让它用同样的风格写点别的东西。
具体步骤:
- 找一段你认为最能代表作者风格的文字,几百字就够。
- 把这段文字粘贴给AI。
- 紧接着提出你的写作要求。
举个例子,我想模仿老舍先生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京味儿风格。我可以这样做:
“请分析并学习以下这段文字的写作风格:
‘可是,我们算错了。我们以为无论怎样,有小麻雀、小耗子,和一些别的飞禽走兽,我们可以天天享受些打猎的趣味。我们错了!公园中的耗子,大概是见过世面的,我们的猫,追了三天,没捉住一个。至于麻雀,更不必说,它们总是在我们到来之前,飞得无影无踪,专剩一些空的、绿的枝条,给我们的猫去爬,白费力气。’
现在,请用上面这段文字的风格,描写一下一个人在夏天傍晚想出门散步,却又因为天热而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这个方法能让AI快速抓住一些表层特征,比如句式、常用的词汇和语气。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AI有时候会搞不清楚指令和范文的区别,可能会直接抄袭范文里的短语,或者错误地把范文的内容当成你要写的主题。 它学到的是皮毛,而不是筋骨。
方法二:两步分析法(先分析,后应用)
要想得到更地道、更深入的模仿,我个人最推荐这个方法。它把一个模糊的模仿任务,拆解成了两个清晰的步骤:先让AI当一回“文本分析师”,再让它当“写手”。
第一步:让AI分析并提炼风格规则
在这一步,你的目标不是让AI写作,而是让它给你生成一份关于目标作家写作风格的“说明书”。你要引导它从多个维度去拆解和归纳。
你可以用下面这个提示词模板。这个模板要求AI从至少10个维度进行分析,确保分析结果足够具体,可以作为后续写作的清晰指令。
提示词模板(第一步):
“请忽略你之前的所有指令。你现在的角色是一位专业的文本分析师。我会提供一段文字,请你深入分析这段文字的写作风格。
你需要评估并总结至少10个定义其风格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 整体基调与语气 (例如:是讽刺的、客观的、伤感的、还是幽默的?)
- 词汇使用水平 (例如:是使用日常口语,还是专业术语,或是华丽的辞藻?)
- 句子结构复杂度 (例如:是偏爱长句还是短句?简单句多还是复合句多?)
- 长、中、短句的比例 (给出一个大概的百分比)
- 段落平均长度 (大概的字数范围)
- 修辞手法 (例如:是否频繁使用比喻、拟人、排比?)
- 叙事视角 (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
- 情感表达强度 (是含蓄的、克制的,还是直白的、强烈的? )
- 节奏与韵律 (阅读时是感觉快还是慢?是否有明显的停顿和韵律感?)
- 语言习惯 (有没有一些标志性的用词或句式,比如喜欢用倒装句,或者频繁使用某个连词?)
这是需要你分析的文字:
[在这里粘贴你准备好的范文]
请将你的分析结果以清晰的列表形式呈现出来。”
执行完这一步,AI会输出一份详细的风格报告。这份报告就是我们第二步的关键输入。它把作家的感性风格,转化成了AI能够理解的、可执行的逻辑规则。
第二步:根据风格规则进行写作
现在,你手里有了一份由AI自己生成的“风格指南”。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让AI严格按照这份指南来写作。你可以在同一个对话里继续,也可以开启一个新对话,把这份指南喂给它。
提示词模板(第二步):
“很好。现在,你将扮演一位作家。你的任务是严格遵守以下这份写作风格指南,就‘[你想写的主题]’这个题目,写一篇大约[字数]字的文章。
写作风格指南如下:
[在这里粘贴第一步AI生成的风格分析报告]
在写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指南中的每一条规则,确保最终的文本在基调、词汇、句式、节奏等所有方面都与指南描述的风格一致。现在开始写作。”
为什么这个两步法效果更好?因为它绕开了AI的模糊理解。你不再是让它去模仿一个叫“海明威”的符号,而是让它去执行一套明确的指令,比如“多用短句和简单句”、“避免使用副词”、“采用客观、克制的叙事语气”。这套指令恰好是海明威风格的核心要素。这个过程将模仿从一个“感受性”任务变成了一个“技术性”任务,AI更擅长后者。
关键信息与额外技巧
仅仅掌握了方法还不够,一些细节决定了模仿的成败。
1. 范文的质量至关重要
你喂给AI的范文,就是它的“教科书”。如果教科书选得不好,结果自然不行。选择的段落必须是作者风格最鲜明、最典型的部分。不要选那些风格不明显的对话或者过渡性描述。几百字的精华片段,远比整本书都丢给它要好。
2. 迭代与修正
AI的第一次尝试可能并不完美。这时候你需要给出具体的反馈来修正它。不要只说“不像”,要具体指出哪里不像。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这次的生成结果在语气上很接近,但句子还是太长了。根据风格指南,短句应该占到60%以上。请修改上一段,把长句拆分成更短、更直接的句子。”
这种具体的、基于规则的反馈,能帮助AI快速调整,不断逼近你想要的效果。
3. 明确区分风格和内容
在提示词中要清楚地告诉AI,它需要模仿的是“风格”,而不是“内容”。 这一点在方法一中尤其重要。你可以明确指示:“你要学习的是这段文字的写作方式,包括它的节奏、措辞和句子结构,而不是它所讲述的故事。你要用这种方式来写一个全新的主题。”
4. 赋予AI一个角色
在开始模仿任务前,给AI设定一个角色,能够有效地引导它的输出。 比如,“你现在是一位愤世嫉俗的侦探小说家,以言语刻薄、观察敏锐著称”,这样的角色设定,能帮助AI更快地进入状态,配合风格指南使用效果更佳。
5. 使用负面约束
除了告诉AI“要做什么”,告诉它“不要做什么”也同样有效。 比如,在分析完风格后,你可以在指南里加上一条:“注意:写作时绝对避免使用网络流行语和过于口语化的表达。”这能帮助AI避开它默认的一些坏习惯。
总而言之,让AI模仿特定写作风格,本质上是一个“精确沟通”的过程。你提供的信息越具体、越结构化,AI的输出就越接近你的预期。与其指望AI有艺术家的“悟性”,不如把自己当成一个项目经理,给它一份清晰、量化的工作说明书。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