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的东西,总感觉有点“假”,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因为AI写作有固定的模式,比如句子结构单一、用词过于正式。 要想让AI写的文本更像真人,关键在于打破这些机器模式。
一、给AI一个具体的“人设”
这是最直接也最好用的一招。不要让AI用默认的、中立的AI口吻写作,那样的文字最容易被识别。 你得让它扮演一个角色。
具体做法:
给AI一个身份、一种情绪,甚至一个有点“缺陷”的人设。真人写作时状态会有起伏,会累,会分神,这恰恰是机器没有的特点。
指令范例:扮演一个疲惫的大学生
“请你扮演一个很累的大学生,在凌晨2点写一篇关于[你的主题]的文章。这篇文章需要包含以下特点:
1. 有几个句子写得特别长,有点啰嗦。
2. 在其中一个地方,明显能看出思路中断了一下。
3. 夹杂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口头语。
4. 文章的正式程度稍微有点不一致,有些地方正式,有些地方随意。
5. 有一段写得比其他段落要弱一些。
6. 文章质量是B+水平,而不是完美的A+。要聪明,但不是完美的。”
这个指令的核心在于人为地制造“不完美”。AI检测工具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就是文本的一致性。 这种包含长短句、思路偶尔中断、语气不统一的文本,恰恰模拟了人类真实的写作状态,从而破坏了机器写作的规律性。
二、改变句子结构和节奏
AI生成的文本常常因为句子结构过于单调而显得“没有人味儿”。 解决办法就是主动打乱它的节奏。
具体做法:
- 混合长短句:连续的短句显得急促,连续的长句让人疲劳。自然的写作应该是长短结合,有节奏感。你可以直接在指令里要求:“请混合使用长句和短句,让文章读起来更有节奏。”
- 多用主动语态:AI很喜欢用被动语态,这会让文章显得客观但疏远。 多把“一系列措施被采取”改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字会立刻生动起来。
- 使用缩写和非正式用语:在合适的场景下,把“do not”改成“don’t”,能瞬间拉近和读者的距离,让文字听起来更自然。 当然,这要看你的文章类型,学术论文就别这么干了。
三、注入个人经验和情感
AI没有个人经历,也无法真正理解情感。这是它最大的短板,也是我们能利用的最大突破口。
具体做法:
- 虚构个人故事:在指令中要求AI加入具体的、虚构的个人故事或案例。 比如:“写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并在其中加入一个‘我’的故事,讲讲我是如何因为拖延搞砸一个项目,最后又是如何改正的。”
- 加入主观感受和情绪:不要只陈述事实,要加入观点和感觉。 把“这个产品发布会很成功”改成“我们对产品发布会取得的惊人成功感到欣喜若狂”。 这种带有强烈个人情绪的表达,是AI很难自己生成的。
- 使用第一人称视角:直接用“我”或“我们”来写作,可以有效地增加文章的代入感和真实性。
四、故意制造一点“瑕疵”
完美是AI的标签,而不完美才是人类的特征。有时候,一点点小瑕疵反而能让文本更可信。
具体做法:
- 故意跑题再拉回来:人类写作时,思绪偶尔会飘走。 我们可以让AI模仿这一点。指令可以是:“写一篇关于[你的主题]的文章,但在其中一段,让话题稍微偏离到一个相关但不是完全切题的方向。然后,用‘总之’或者‘说回正题’这样的词,再把话题拉回来。” 这种逻辑上的“不连贯”是典型的人类写作特征。
- 引入一些口语化表达:在文章中夹杂一些生活化的、非正式的短语或句子,比如“说实话”、“谁能想到呢”之类的。这能有效打破AI那种过于平滑和系统化的语言风格。
- 可以犯点无伤大雅的小错:AI通常不会犯拼写或语法错误。 在非正式的写作中,故意保留一些口语习惯带来的“错误”,比如不完整的句子,反而更显真实。但这一招要慎用,正式场合绝对不行。
五、使用更高级的指令结构
除了内容层面的调整,在指令本身的技术层面,也有一些高级玩法。
具体做法:
- 思维链(Chain-of-Thought)指令:这种方法不是直接让AI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它一步一步地思考,并把思考过程展示出来。 比如,在分析一个复杂问题时,你可以要求它:“首先,请分析问题A的三个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每个原因,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最后,总结这些方案的优缺点。”这种指令能让生成的内容逻辑更深入,不像AI一贯的风格。
- 分步指令(Prompt Sequencing):把一个复杂的写作任务拆解成多个连续的指令。 先让AI生成大纲,你修改确认后,再让它根据大纲逐段生成内容。每一步你都可以进行人工干预和调整。这相当于你成为了一个项目经理,而AI是你的执行者,最终的产出自然带有更多你的个人印记。
- 提供范例(Few-shot Prompting):在你的指令中,先给AI几个你想要的写作风格的范例。 比如,你可以贴一段你自己的文字,然后说:“请模仿以上风格,写一段关于[你的主题]的内容。”AI的学习能力很强,能快速抓住你范例中的精髓,比如句子长度、用词习惯和语气。
最后要说的是,把AI生成的内容看作一个初稿,而不是最终成品。 任何高级指令都替代不了最后的人工审查和修改。AI是工具,最终的作者还是你。通过这些技巧,你能更好地驾驭这个工具,让它产出的内容真正为你所用。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