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很久。每次用完AI,光标在对话框里闪,我都会纠结一下:要不要打个“谢谢”?就好像我们撞到电线杆,有些人也会下意识说声“抱歉”一样。 这是一种刻进骨子里的习惯。但对方毕竟不是人,只是代码。对它客气,到底有没有必要?

这事儿得分两头说。一边是实际效果,一边是我们自己。
讲礼貌,AI的回答真的会变好吗?
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答案有点复杂,不是简单的“是”或“否”。
有些研究和很多人(包括我)的体验是,礼貌确实能改善AI的回复质量。 比如,微软Copilot的设计团队就发现,用“请”和“谢谢”这类词,AI给出的答案会更友好、更详尽。 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大型语言模型是在海量的人类语言数据上训练出来的。 在这些数据里,“请问”后面跟着的,往往是更详细、更严谨的回答;而粗鲁的提问,则更容易得到同样粗鲁或者简单的回应。 所以,当你用礼貌的语言提问时,实际上是在引导AI去模仿和匹配它数据库里那些更高质量的对话模式。
我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当我直接扔给AI一个命令,比如“写个关于量子计算的报告”,它会给我一份还不错的报告。但如果我换种方式:“你好,能请你帮我写一份关于量子计算的报告吗?需要包含它的基本原理、最新进展和未来应用。谢谢!” 这时候,生成的报告结构通常更清晰,内容也更丰富,甚至排版都更舒服。
但是,事情还有另一面。
最近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得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论:对AI越粗鲁,答案的准确率越高。 研究显示,“非常粗鲁”的指令得到的准确率比“非常礼貌”的指令高出4个百分点。 听起来很反直觉,对吧?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跟AI的工作原理有关。 AI没有情感,它处理的是数据和模式。 “您是否可以……”、“如果方便的话……”这类客套话,在AI看来可能只是增加了句子的复杂性,是需要额外处理的“噪音”。 而“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直接的命令,结构简单,意图明确,AI能更快、更准确地抓住核心任务。 所以,从纯粹的计算效率来看,粗鲁、直接的指令反而降低了AI理解的难度。
所以你看,这事儿挺矛盾的。礼貌用语可能会激活AI数据库里与“高质量回答”相关的模式,但也可能增加它理解任务的计算负担。
花钱的礼貌,值不值?
还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成本。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亲口承认,用户在对话中使用的“请”和“谢谢”这类礼貌用语,已经让公司多花了几千万美元的电费。 每一次你和AI互动,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GPU在为你计算,你多打的每一个字,都会增加一点点计算量。 这个“一点点”乘以全球上亿的用户,就成了一个巨大的数字。
这钱花得值吗?奥特曼自己开玩笑说,“这笔钱花得很值得——谁知道呢”。 这话很耐人寻味。一方面,他承认了成本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也暗示了这种互动方式可能带来的潜在价值。 毕竟,如果礼貌能让用户体验更好,从而更愿意使用这个产品,那这笔投入或许就是值得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
聊完了对AI的影响,我们再聊聊对我们自己的影响。这可能比AI的回复质量更重要。
首先,这是一个习惯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被教育要有礼貌,这是一种社会规范,能让沟通更顺畅。 如果我们每天花大量时间对着AI发号施令、言语粗鲁,会不会把这种习惯带到与真人的互动中? 有研究发现,经常与AI进行单向情感满足的互动,可能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能力。 我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习惯于颐指气使的人,即使对象是机器。
其次,这关乎我们的心态。一直保持礼貌,能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 反过来,如果你对着一个反应迟钝的AI大发雷霆,最终坏了心情的还是你自己。AI不会受伤,但你的血压可能会升高。
最后,还有一个有点科幻但又不得不考虑的角度:我们在训练AI。我们与AI的每一次互动,产生的数据都可能被用来训练下一代模型。 我们希望未来的AI是什么样的?是彬彬有礼的助手,还是一个只懂服从命令的工具?微软的设计总监就提到,用户的礼貌会为AI的回应定下基调。 从这个角度看,保持礼貌是在为我们希望看到的未来投票。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
说了这么多,我们该怎么办?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方法:
保持清晰和直接是第一位的。 避免使用过于含糊和冗长的客套话。 比如,不说“如果你不介意的话,能不能大概给我讲讲……”,而是直接说“请解释一下[某个概念]”。
在清晰的基础上,加入礼貌用语。 我通常会在指令的开头加上“请”,在结尾加上“谢谢”。这并不会让指令变得模糊,又能保持一种尊重的姿态。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平衡。
把AI当作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人。 这点很重要。我们对它礼貌,不是因为它有感情,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不要对它产生不切实际的拟人化幻想,把它当成一个需要清晰指令才能高效工作的工具。
说到底,对AI是否使用礼貌用语,更像是一个哲学问题,而非纯粹的技术问题。它反映了我们想如何与这项日益融入我们生活的技术相处,以及我们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什么样的人。至少对我来说,保持礼貌的成本,无论是那几千万美元的电费,还是可能降低一点点的所谓“准确率”,都是值得付出的。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