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灵感风景描述词怎么写

想让AI画出你脑子里的那片风景,其实没那么玄乎。这事儿不像许愿,AI听不懂“我想要个好看的”。你得像个导演,给它具体、清晰的指令。用大白话说,就是你得告诉它“拍什么”、“在哪儿拍”、“什么天气”、“用什么风格的摄像机”,甚至“想让看的人有啥感觉”。

一开始别想太多,记住一个基本公式就行:主体 + 场景 + 风格。 几乎所有像样的AI风景画描述词,都是在这个框架上添砖加瓦。

我们一步一步来拆解。

第一步:把主体和场景说清楚 (是什么,在哪里)

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很多人只会说“山”或者“海”,AI听到这些词,脑子里也是一团浆糊,只能给你一个最普通、最大众化的山和海。

你要做得更具体。

别用模糊的词,要用具体的名词和细节描述。
* 不说:
* 要说: 白雪皑皑的山峰 或者 陡峭、戏剧性的悬崖

  • 不说: 树林
  • 要说: 长满青苔的松树林 或者 一条蜿蜒的小溪穿过高耸的树木

  • 不说: 海滩

  • 要说: 金色沙滩和轻柔的海浪 或者 一排棕榈树排列在海滩上

你看,AI拿到后面这种描述,脑子里立刻就有画面了。它知道要去数据库里找哪些图片来“学习”和“拼接”。

举个例子,你想画一个湖边小屋。
* 新手会写: A lake and a cabin. (一个湖和一间小屋)
* 有经验的人会写: A small, rustic cabin with a dark roof in the midst of a blooming canola field during golden hour. (黄金时段,盛开的油菜花田里,有一座带着深色屋顶的质朴小木屋。)

第二个描述词包含了主体 (cabin)、场景 (canola field)、具体细节 (rustic, dark roof) 和时间 (golden hour)。AI收到的信息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出来的图自然也就千差万别。

第二步:注入情绪和氛围 (感觉怎么样)

一张好照片不只是记录了东西,还传递了情绪。AI画画也一样。你想让这片风景是宁静的、神秘的,还是壮丽的?这些感觉都可以用词语“注入”进去。

1. 用形容词直接定义情绪。
在你的描述词里加上 serene (宁静的), tranquil (安详的), dramatic (戏剧性的), majestic (雄伟的), melancholic (忧郁的), mysterious (神秘的) 这类词。 AI能理解这些词背后代表的视觉风格。

比如,同样是山景:
* A dramatic mountain landscape (一幅戏剧性的山景) 出来的图可能会有夸张的光影和险峻的山峰。
* A serene mountain landscape (一幅宁静的山景) 则可能是一片平静的湖面倒映着远山。

2. 靠时间和天气来烘托气氛。
这是最有效的技巧之一。时间和天气自带强烈的氛围感。
* 时间: sunrise (日出), sunset (日落), golden hour (黄金时段), at dawn (黎明时分), night (夜晚)。 日出和日落通常带着暖色调,而黎明则可能偏冷、带着薄雾。
* 天气: light fog (薄雾), misty (有雾的), rainy (下雨的), clear blue sky (晴朗的蓝天), fluffy clouds (蓬松的云朵)。 “薄雾”这个词几乎是制造神秘感和深度的万能钥匙。

比如,想画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街道,可以写:a bustling Victorian market street in the rain, with people in period clothing carrying umbrellas, capturing a busy yet melancholic mood. (一条雨中繁忙的维多利亚时代集市街道,人们穿着那个时期的服装打着伞,捕捉一种繁忙而又忧郁的氛围。)

3. 用色彩来引导情绪。
直接告诉AI你想要的色调。比如 a palette of blues and golds (蓝色和金色的调色板),或者 reflecting the pink and orange sky (倒映着粉色和橙色的天空)。这比单纯说一个 colorful (彩色的) 要精确得多。

第三步:确定风格 (看起来像什么)

这是决定画面最终质感的关键一步。你是想要一张照片,还是一幅油画?是动漫风格,还是科幻概念图?

1. 直接说出艺术风格或流派。
AI“学习”过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艺术风格。你直接报名字就行。
* Impressionist painting (印象派绘画)
* Japanese Ukiyoe style (日本浮世绘风格)
* Surrealism (超现实主义)
* Cyberpunk style (赛博朋克风格)
* Studio Ghibli style (吉卜力工作室风格)

把这些风格词放在描述词的开头或结尾,效果都很明显。

2. 指明创作媒介。
这能极大地影响画面的纹理和笔触。
* oil painting (油画)
* watercolor painting (水彩画)
* Japanese ink (Sumi-e) style (日本水墨画风格)
* digital illustration (数字插画)

比如,同样是山,watercolor painting of mountains (山的水彩画) 和 oil painting of mountains (山的油画),前者会更通透、边缘更柔和,后者则笔触更厚重、色彩更浓郁。

3. 参考具体的艺术家。
如果你想模仿某个特定艺术家的感觉,可以直接用他们的名字。比如 in the style of Miyazaki (宫崎骏风格) 或者 in the style of Van Gogh (梵高风格)。AI知道你要的是那种卷曲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

第四步:调整技术参数 (用什么“镜头”拍)

这一步就像是你在操作一台虚拟相机。通过一些专业术语,你可以控制构图、光线和画质,让画面更接近专业作品。

1. 构图和视角。
你想从哪个角度看风景?
* aerial view / overhead shot (鸟瞰/俯视)
* wide angle lens / panoramic view (广角镜头/全景)
* street level view (街景视角)
* long shot (远景)

加上这些词,可以立刻改变画面的空间感。比如 aerial view of a lush, green valley (一片葱郁绿谷的鸟瞰图) 就能获得非常开阔的视野。

2. 光线效果。
光是摄影的灵魂,在AI绘画里也一样。
* cinematic lighting (电影感光效):能产生强烈的故事感和氛围。
* volumetric light / god rays (体积光/耶稣光):就是那种从云层或树林缝隙里透出来的光束,非常适合营造神圣或静谧的氛围。
* soft lighting (柔和的光线)
* hard lighting (硬光)

3. 画质要求。
最后,别忘了对画质提要求。加上这些词,等于告诉AI:“别糊弄我,拿出你最好的水平。”
* hyper-realistic (超写实)
* highly detailed (高细节)
* 8K / 4K
* best quality (最高质量)

整合与实践:一个完整的流程

理论说完了,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最好的方法是从简单开始,逐步增加细节。

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开始: 雪山

第一轮(增加主体和场景细节): A majestic snow-capped mountain over a calm lake. (雄伟的雪山,坐落于平静的湖面之上。)

第二轮(增加氛围和情绪): A misty mountain landscape at dawn, the peaks barely visible through the fog, with a lonely cabin nestled in the foreground. (黎明时分,薄雾笼罩的山景,山峰在雾中若隐若现,前景中坐落着一座孤独的小屋。)

第三轮(确定风格): Japanese ink wash painting of a misty mountain landscape at dawn... (一幅关于黎明时分薄雾山景的日本水墨画…)

第四轮(加入技术参数): Japanese ink wash painting of a misty mountain landscape at dawn, serene and tranquil mood, wide angle lens, cinematic lighting, 8k, highly detailed. (日本水墨画风格,描绘黎明时分薄雾笼罩的山景,宁静安详的氛围,广角镜头,电影感光效,8K,高细节。)

你看,通过一层层地添加描述词,最终的指令变得非常精确。AI拿到这样的指令,想跑偏都难。

最后,记住一点:这只是个起点。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尝试和组合。把别人的好词库收藏起来,但不要只是复制粘贴。理解每个词背后的作用,然后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出只属于你自己的风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灵感风景描述词怎么写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