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生图如何写提示词

很多人觉得AI生图难,主要是卡在了提示词上。感觉自己想的和AI画的总对不上号。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玄乎,本质上就是学习怎么跟机器有效沟通。你得把脑子里的画面,翻译成AI能听懂的语言。

一、打好基础:提示词的基本结构

先把复杂的放一边,所有提示词都离不开一个基本公式:主体 + 细节 + 风格。 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画面,都可以拆解成这几块。

  • 主体 (Subject): 你想画什么?是“一个女孩”、“一只猫”,还是“一座山”?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必须清楚。
  • 细节 (Details): 主体是什么样的?比如“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孩”、“一只打哈欠的姜黄色猫”、“一座被云雾环绕的雪山”。细节越多,画面越具体。
  • 风格 (Style): 你希望这张图看起来像什么?是“照片”、“油画”、“素描”,还是“宫崎骏动画风格”?

举个例子,如果只输入“猫”,AI可能会给你一张很普通的猫图。但如果你输入:“一只姜黄色的猫,在阳光下的窗台上打哈欠,毛茸茸的质感,照片风格,特写镜头”,你看,画面感就出来了。AI拿到的指令越明确,它就越不会自己乱发挥。

二、把话说清楚:描述要具体

AI不是人,它读不懂你的潜台词。所以,描述必须直接、具体。

1. 多用描述性词语,少用抽象词

你跟朋友说“画个好看的女孩”,你朋友知道什么是“好看”。但AI不知道。你得把“好看”拆解成具体的特征:“翠绿色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脸上有点小雀斑、嘴角微微上扬”。 这样AI才能get到点。

2. 给出明确的场景和动作

不要只说“一个男人”,要说“一个男人正坐在公园长椅上,低头看书”。 加上动作和环境,能让画面立刻生动起来。 比如,你想画一个科幻城市的场景,可以这样描述:“未来主义的赛博朋克城市夜景,街道上满是霓虹灯广告牌,空中飞着穿梭的汽车,地面有行人在雨中打着发光的伞”。

3. 精准使用数字和名词

如果你想要画面里有三只猫,就直接写“three cats”,而不是“cats”。 用复数名词有时候会让AI困惑,它可能画一只,也可能画一群。用具体的数字,结果会更可控。

三、专业一点:加入“技术参数”

想让图片看起来更专业,就要学着用一些摄影和艺术领域的术语。这相当于给AI一些“技术指导”。

1. 镜头和构图 (Composition & Framing)

告诉AI你想要什么样的镜头视角。 比如:

  • 视角: “鸟瞰视角 (bird’s eye view)”、“仰视 (low-angle shot)”、“平视 (eye-level shot)”。
  • 景别: “特写 (close-up)”、“中景 (medium shot)”、“远景 (wide shot)”。
  • 镜头类型: “广角镜头 (wide-angle lens)”、“长焦镜头 (telephoto lens)”。

例如,想拍出宏大的建筑感,就可以用“仰视,广角镜头”。想突出人物面部情绪,就用“特写”。

2. 灯光 (Lighting)

光线是画面的灵魂。不同的光线能营造完全不同的氛围。你可以试试这些词:

  • 氛围光: “柔和的光 (soft light)”、“戏剧性的光 (dramatic lighting)”、“黄金时刻 (golden hour)”。
  • 光源方向: “逆光 (backlight)”、“边缘光 (rim light)”、“顶光 (top light)”。

比如,想让人物肖像更有轮廓感,可以加上“边缘光”。想让风景照有温暖、怀旧的感觉,试试“黄金时刻”。

3. 画质和渲染 (Quality & Rendering)

想让图片细节更丰富,看起来更清晰,可以在提示词的末尾加上一些提升质量的词。比如“8k”、“超高分辨率 (ultra high resolution)”、“细节丰富 (highly detailed)”、“照片级真实感 (photorealistic)”。 这些词就像在告诉AI:“这次出图,请务必拿出最好的水平。”

四、高级玩法:权重和反向提示词

当你掌握了基础,就可以开始尝试一些更精细的控制方法了。

1. 调整关键词权重

有时候,你希望某个元素在画面中更突出。这时就可以给它“加权重”。在Stable Diffusion中,通常用括号来增加权重,比如 (red dress:1.2) 就是把“红色连衣裙”这个元素的权重增加到1.2倍。 括号越多,权重越高,比如 ((red dress))。 这能让AI更关注你强调的部分。

2. 使用反向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

除了告诉AI你“想要什么”,同样重要的是告诉它你“不想要什么”。这就是反向提示词的作用。

AI画图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比如多余的手指、变形的肢体、模糊的画面、丑陋的构图等。 你可以在反向提示词框里输入“畸形的手 (deformed hands)”、“模糊 (blurry)”、“画质差 (low quality)”、“水印 (watermark)”,来避免这些问题。

举个例子,你在画一幅古代风景画,但AI总画出一些现代建筑。你就可以在反向提示词里加入“现代建筑 (modern buildings)”、“汽车 (cars)”,把这些不该出现的东西排除掉。

五、不断试错和迭代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多试。没有谁能一次就写出完美的提示词。同一个提示词,每次生成的结果都可能不一样。

我的经验是,先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开始,生成第一版图片。然后,根据这张图的效果,逐步修改和增加提示词。 觉得颜色太暗了?那就加个“明亮的色彩 (vibrant colors)”。觉得构图太普通?那就试试“对角线构图 (dutch angle)”。

这个过程就像在和AI对话,你不断给出更精确的反馈,它就不断给你更接近你想法的结果。你可以把你觉得效果好的提示词组合保存下来,慢慢形成自己的“弹药库”。很多在线社区也有大量优秀的提示词可以参考,但不要直接照搬,要理解背后的逻辑,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生图如何写提示词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