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如何运用AI写小说的指令来克服创作瓶颈,获得新的灵感?

你肯定有过这种体验:坐在电脑前,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打上“第一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光标在闪,大脑空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一个字都憋不出来。或者更惨,写了三万字,然后发现角色站不住脚,故事走进死胡同,删掉舍不得,继续又不知道怎么写。

这感觉很糟糕。但你不是一个人。

我们过去把这叫做创作瓶颈,然后喝更多咖啡,或者出去走走,期待灵感自己找上门。现在,我们有了个新选项:跟AI聊聊。别误会,我不是让你用AI帮你写小说,那很蠢,而且写出来的东西没法看。我是说,把它当成一个不会累、知识渊博但毫无创造力的“助理”或者“陪练”,帮你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理清楚。

关键是怎么跟它“聊”,也就是怎么给指令。用对了指令,AI能帮你打开思路;用错了,它只会给你一堆陈词滥调的垃圾。

第一步:不要让AI“创作”,要让它“扮演”和“提供原材料”

这是最核心的原则。永远不要对AI说:“帮我写一个精彩的故事。”这样你只会得到一个缝合了无数网络小说套路的平庸开头。AI没有生活体验,它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精彩。

但是,你可以让它扮演一个角色来和你对话,或者让它为你提供具体、客观的“原材料”。

举个例子,我之前写一个设定在近未来的科幻故事,卡住了。主角需要潜入一个高科技公司的总部,但我对建筑安防系统一窍不通,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觉得假。

于是我给AI一个这样的指令:
“你现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安防系统设计师,专门为大型科技公司设计总部安防方案。请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向我介绍一下,一个典型的、位于市中心的科技公司总部大楼,可能会有哪些物理和网络上的安防措施?请列出至少10个具体的安防设施或策略,并简单解释它们的作用。”

看到区别了吗?我没让它写故事,而是让它扮演一个专家,给我提供知识。 AI根据这个指令,给了我一串列表,包括虹膜扫描门禁、压力感应地板、带有人脸识别的监控摄像头、内部网络物理隔离等等。这些具体的细节,我不可能凭空想出来。我没有直接把这些东西照搬进小说,但是它们给了我具体的“积木”,让我可以根据我的故事情节和主角的能力,去选择、修改和组合,设计出合理的潜入方案。这个过程,灵感就来了。

拆解写作瓶颈,让AI逐个击破

创作瓶颈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它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有时候是不知道如何开始,有时候是情节卡壳,有时候是人物塑造不出来。针对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指令策略。

场景一:卡在开头,世界观一片模糊

很多人想写一个故事,但脑子里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一个魔法和科技并存的世界”。这很好,但没法动笔。这时候,你可以让AI帮你把这个模糊的概念具体化。

试试这样的指令结构:
“我正在构思一个[你的世界类型,例如:蒸汽朋克风格的奇幻世界]。请帮我头脑风暴这个世界的一些核心设定。请提供:
1. 五种这个世界独有的能源名称及其来源和用途。
2. 三种主要的社会阶层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 这个世界里,普通人面临的最大日常烦恼是什么?”

这个指令的重点在于“具体提问”。你问得越具体,AI给你的答案就越有启发性。比如“最大的日常烦恼”,这个问题能帮你瞬间找到普通人的视角和矛盾冲突的来源。AI可能会告诉你,因为能源核心不稳定,城市会随机断电,导致机械义肢失灵。你看,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切入点吗?

场景二:情节推进不下去,主角被困住了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主角走到了一个关键节点,你却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强行写下去,情节就会变得不合逻辑。

这时候,可以把AI当成一个编剧团队的成员,让它帮你做“What If”(如果……会怎么样)分析。

指令可以这样设计:
“我正在写一部[你的小说类型]小说。我的主角[主角名字和简介]目前遇到了一个困境:[详细描述主角当前的处境和目标]。我需要一些让情节发展的可能性。请提供五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或下一步行动,并简要分析每种方案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后果。”

比如:“我的主角,一个侦探,发现唯一的证人昨晚被谋杀了,线索全断了。请提供五种主角可以采取的行动,来重新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AI可能会给你一些建议,比如:
1. 调查证人的过去,看他得罪过谁。
2. 在证人被杀的现场重新进行更细致的勘察,寻找凶手留下的微量物证。
3. 故意放出假消息,引诱凶手再次行动。
4. 从被害者的人际关系网入手,寻找与证人有交集的人。
5. 放弃这条线,从案件最开始的卷宗里寻找被忽略的细节。

这些方案里,可能四个都是废话,但只要有一个能点醒你,让你想到“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可以这样”,那它的任务就完成了。关键在于,它帮你打破了你的思维定势。

场景三:角色苍白,像个纸片人

你设定好了一个角色:一个三十岁的女程序员,性格内向。然后呢?她在不同情境下会怎么说话?她有什么样的过去?这些细节决定了角色是否真实可信。

你可以让AI帮你填充角色的血肉。一个很有用的技巧是“角色访谈”。

指令可以这样下:
“现在,请你扮演我正在创作的小说角色。她的名字是[角色名],[角色的基本设定,比如年龄、职业、性格]。我将作为采访者,向你提出一些问题,请你以这个角色的身份和口吻来回答。”

然后你就可以开始提问了:
* “你童年最深刻的一段记忆是什么?”
* “你最大的恐惧是什么?”
* “如果可以改变过去的一件事,你会改变什么?”
* “描述一下你居住的公寓是什么样子。”

通过这种一问一答,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角色在你脑海里会慢慢变得立体。AI的回答可能并不完美,但它会迫使你去思考这些问题,甚至在反驳AI的回答时,你自己的想法会变得更清晰。比如AI说“我的公寓很整洁”,你可能会立刻反驳:“不对,根据她的性格,她的公寓应该是乱中有序,工作台会很干净,但生活区可能一团糟。”看,在你反驳的那一刻,这个角色的形象就更鲜活了。

最后,记住你是作者,AI只是工具

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被AI牵着鼻子走。AI生成的所有内容,都只是建议、原材料和激发你思考的催化剂。 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手里。你要筛选、修改、舍弃,然后用你自己的风格和思想,把这些零散的碎片融合成一个真正属于你的故事。

我自己的经验是,AI最擅长的是提供逻辑和信息,而最不擅长的是提供情感和创意。所以,我会用它来检查我情节里的逻辑漏洞(比如问它“一个角色中了这种毒,多久会发作,有什么症状?”),或者帮我搜集资料(比如“给我描述一下18世纪伦敦的街道是什么样的,包括声音、气味和常见的交通工具”)。 但我绝对不会让它帮我写一段表达悲伤的场景,或者设计一个巧妙的比喻。那是作者的工作。

把AI当成你的“外部大脑”,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头脑风暴的伙伴。 这样一来,下次再面对空白文档时,你可能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如何运用AI写小说的指令来克服创作瓶颈,获得新的灵感?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