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在AI小说写作指令中,如何指导AI创造出独特且富有深度的世界观设定?

咱们聊聊怎么让AI帮你构建一个真正独特、有深度的世界观。很多人用AI写小说,起手就是“给我写一个奇幻世界”,结果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不是精灵矮人,就是魔法斗气。这不怪AI,怪我们的指令太懒了。AI是个工具,你得告诉它具体要什么。

想让AI干出漂亮的活儿,关键在于你的指令,也就是Prompt。指令越具体、越有想象力,AI生成的世界就越不可能跟别人撞车。

第一步:别从类型开始,从一个“核心设定”开始

大多数人会这样写指令:“创建一个赛博朋克世界,有高科技和底层人民的挣扎。” 这太宽泛了。AI会从数据库里调取所有关于赛博朋克的标签:霓虹灯、摩天大楼、义体改造、大公司。这些东西没错,但没新意。

换个思路,从一个具体的、违反直觉的核心设定开始。这个设定就是你世界的基石。

  • 错误示范:“写一个魔法世界。”
  • 正确示范:“写一个世界,这里的魔法源于‘被遗忘’。一个东西被所有人忘记后,它的‘存在’就会转化为魔法能量。所以,‘失物招领处’是法师的圣地,而最强大的法师致力于抹除历史。”

你看,第二个指令给AI的不是一个空泛的“魔法”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规则。AI可以基于这个规则去推演:这个世界里,历史学家可能是最危险的职业。政府会如何控制信息的传播和遗忘?会不会有专门的组织去制造“遗忘”?一个简单的核心设定,就能生发出无数独特的细节。

再举个例子:

  • 错误示范:“描述一个后末日废土世界。”
  • 正确示范:“描述一个世界,70年前一场‘寂静瘟疫’让全球99%的人类失去了说话能力,只能通过肢体和眼神交流。现在,‘语言’成了一种秘密流传的技艺,掌握语言的人被称为‘说客’,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力。”

这个指令一下就把世界的冲突、社会结构和权力体系都勾勒出来了。AI不需要再去套用《疯狂的麦克斯》或者《辐射》的模板。它会开始思考:一个无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说客”如何统治?普通人如何生活?这就有了深度的基础。

第二步:引入“矛盾”,让世界自己动起来

一个好的世界观,内部一定充满了张力。这种张力来自矛盾。在给AI指令时,要主动植入矛盾的设定。

比如,你想创造一个生态乌托邦。

  • 普通指令:“创建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世界。” 这很美好,但也很无聊。故事需要冲突。
  • 带有矛盾的指令:“创建一个世界,人类通过基因技术与植物共生,每个人的后背都长着一棵‘共生树’,这棵树提供他们能量和氧气。但是,这种共生关系有一个代价:人类失去了‘远行’的能力,一旦离开共生树超过48小时就会死亡。社会因此分化为两派:崇尚静止与和谐的‘守根者’,和渴望探索外部世界、试图切断共生关系的‘断枝者’。”

这个指令里包含了几个矛盾:

  1. 生存与自由的矛盾:共生带来了生存保障,却剥夺了迁徙的自由。
  2. 科技与自然的矛盾:基因技术创造了新的自然形态,但这种“新自然”是否真的完美?
  3. 社会阶层的矛盾:“守根者”和“断枝者”天然对立,这为故事提供了核心冲突。

当你把这些矛盾丢给AI,它就能围绕这些冲突点去构建社会规则、文化习俗,甚至是宗教信仰。世界观一下就“活”了。

第三步:用具体的“感官细节”和“规则”代替形容词

别跟AI说“一个宏伟的城市”,要告诉它这个城市宏伟在哪里。

  • 模糊指令:“描述一座繁华的未来城市。”
  • 具体指令:“描述一座城市‘垂天城’。这座城市建在一棵直径超过五公里的巨树枝干上,建筑由发光的菌类和金属混合而成。没有街道,市民依靠驯化的巨型飞蛾在不同枝干社区间穿梭。空气中永远弥漫着花粉和机油混合的气味。”

看到区别了吗?“发光的菌类”、“驯化的巨-型飞蛾”、“花粉和机油的气味”,这些都是具体的感官信息。AI在处理这些信息时,会比处理“繁华”这种抽象词汇更精确。它能帮你描绘出画面感。

规则也是一样。给AI的规则越清晰,它生成的内容就越有逻辑。

  • 模糊规则:“这个世界有魔法。”
  • 清晰规则:“这个世界的魔法基于‘情绪债务’。当一个法师施法时,他是在向世界‘借用’一种情绪能量(比如用‘快乐’点燃火焰)。施法后,他必须在24小时内体验到双倍的相反情绪(比如‘悲伤’)来‘偿还’,否则他的身体就会被能量反噬而石化。”

这个规则让魔法有了代价和限制。基于这个规则,AI可以推导出:法师可能是情绪最不稳定的一群人。他们会不会为了偿还“快乐”的法术,而主动去看悲剧?一个强大的法师,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痛苦。这比“法力值耗尽”的设定有深度多了。

第四步:让AI“提问”,把它变成你的世界观搭档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想不清楚所有细节。这时候,可以转变一下角色,让AI来问你问题。

你可以这样下指令:
“我正在构建一个世界观,核心设定是:‘所有人的梦境都是相连的,形成一个被称为‘梦海’的共享空间。人们可以在梦中学习、社交,甚至犯罪。’
现在,请你扮演一个世界观构建助手,向我提出5个最关键的问题,帮助我完善这个世界的社会、科技、经济和伦理方面的设定。问题要能激发深度思考。”

AI可能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1. “在‘梦海’中发生的犯罪,现实世界的法律如何界定和惩罚?是否存在‘梦境警察’?”
  2. “‘梦海’的接入权是天生就有,还是需要通过某种技术或设备?这是否会造成新的社会阶级——‘入梦者’和‘无梦者’?”
  3. “既然可以在梦中学习,现实世界的教育体系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实体学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4. “有没有公司或组织试图控制或商业化‘梦海’?比如通过贩卖定制的梦境体验,或者在梦中植入广告?”
  5. “长期沉浸在‘梦海’中,对人的精神和现实感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社会上是否存在‘梦境成瘾’的问题?”

这些问题质量很高,每一个都能让你对自己的世界观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你回答了这些问题,再把答案作为新的指令喂给AI,它就能生成更丰富、更有逻辑的内容。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你问我答”,而是来回的对话和迭代。

第五步:迭代和追问,把细节挖出来

不要指望一个Prompt就能搞定所有事。第一次生成的内容,只是一个毛坯。你需要做的是不断追问,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把细节挖出来。

假设AI根据你的指令生成了“垂天城”的初步描述。你可以接着问:

  • “详细描述一下‘垂天城’里普通市民的一天是怎样的。”
  • “‘垂-民’和‘枝干社区’之间存在阶级差异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 “驯化巨型飞蛾的技术是谁发明的?背后有什么故事?”
  • “这座城市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是来自外部的敌人,还是巨树本身的生态变化?”

通过这样持续的追问,你会不断得到新的细节,把最初那个单薄的设定,填充成一个有血有肉、仿佛真实存在的世界。

总的来说,指导AI创作世界观,其实是在考验我们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你给AI的指令越是经过思考、越是独特和具体,它回馈给你的世界就越有深度。别把它当成一个自动贩卖机,把它当成一个虽然没有自我意识、但记忆力和联想能力超强的创作伙伴。你提供骨架,它帮你长出肌肉和皮肤。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在AI小说写作指令中,如何指导AI创造出独特且富有深度的世界观设定?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