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如何制作一张个性化的AI小说指令表来提高创作效率?

如果你已经玩过一阵子AI写作,大概率会遇到一个问题:AI今天写得还行,明天就完全不在线,风格、人设、故事细节全忘了。每次开新章节都像在跟一个新的AI沟通,要重复解释一遍之前的设定,效率很低。这就是为什么你需要一张个性化的“AI小说指令表”。

这张表不是简单地把指令复制粘贴进去,而是建立一个你和AI之间的“项目文件”。有了它,AI才能真正成为你的写作助手,而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调教的实习生。这张表能确保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风格统一、人设不崩、细节一致。

接下来,我们就一步步拆解,怎么制作这么一张表。

第一步:先别急着写指令,搞清楚你要什么

很多人一上来就急着写指令,让AI“写一个精彩的故事”。这种指令等于什么都没说。在动手之前,你得先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弄明白。这一步,是给你自己用的,不是给AI的。

你需要一个文档,把下面这些基础设定想清楚,然后用最简单直接的语言写下来。

  1. 核心概念 (Logline):用一句话说清楚你的故事。比如:“一个能进入别人梦境的侦探,在调查一桩离奇的昏迷案时,发现凶手可能来自他自己的潜意识。” 这句话就是整个故事的锚点。
  2. 故事类型和基调:你的小说是赛博朋克、都市奇幻,还是软科幻?基调是黑暗、悬疑、轻松,还是讽刺?把这些关键词定下来。例如:“类型:都市悬疑,基调:压抑、阴冷,带有一点黑色幽默。”
  3. 核心人物简介:把主角、反派和关键配角用几句话描述清楚。包括他们的身份、核心欲望和主要矛盾。比如:“主角李维,35岁,前心理医生,因为一次医疗事故被吊销执照,现在靠在黑市帮人解决‘噩梦’为生。他最大的欲望是查清当年事故的真相,但他最大的矛盾是害怕面对自己的内心创伤。”
  4. 世界观设定:如果是架空世界,必须有基本规则。比如,在我的梦境侦探故事里,世界观可以是:“梦境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进入越深,对梦主人的影响越大,但对潜入者也越危险。梦境中的物理规则不稳定,由梦主人的情绪决定。”
  5. 故事大纲:不需要太详细,但至少要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关键情节点列出来就行。有个基本的框架,AI才不会把情节写飞。

把这些东西整理好,你就有了指令表的第一部分:“世界观与核心设定”。这是整个项目的“宪法”,后面所有的指令都要围绕它来展开。

第二步:创建模块化的指令库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写真正给AI看的指令了。不要把所有指令都堆在一个巨大的文本文件里,那样很难管理和调用。正确的做法是把指令“模块化”,分成几个部分,各管各的。我一般会把指令表分成下面几个核心模块。

模块一:全局指令 (Master Prompt)

这是整个指令表的核心,也是你每次开启新对话或写新章节时,首先要发给AI的内容。它相当于给AI做一个“项目简报”,让它立刻进入状态。

这个模块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角色扮演 (Role):明确告诉AI它是什么角色。这不是废话,而是设定它的行为模式。 例如:“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说家,擅长用冷静、克制的笔触描写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你的任务是根据我提供的设定和要求,续写我的小说。”
  • 核心设定摘要 (Summary):把第一步里准备好的“世界观与核心设定”浓缩成几段话,放进这里。内容要精炼,只保留最重要的信息。比如:“故事背景:2077年的‘夜之城’,一个科技高度发达但社会割裂的都市。主角V是一名雇佣兵,正在追查一个能让人永生的芯片。主要角色包括……”
  • 写作风格指南 (Style Guide):这是保证文风统一的关键。你要把风格拆解成具体的、可执行的规则。描述越具体,AI的模仿能力越强。
    • 视角:“请严格使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视角锁定在主角李维身上。”
    • 描写原则:“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禁止使用过于华丽的修辞。描写环境时,要通过主角的感官来写,比如‘他闻到空气中铁锈和雨水的混合气味’,而不是‘这是一个破败的工业区’。” 这是“Show, don’t tell”原则的具体化。
    • 对话风格:“对话要简洁、有力,符合人物身份。避免角色通过大段对话来解释背景设定。”
    • 节奏控制:“动作场景的句子要短,多用短句和快节奏的动词。内心独白的句子可以长一些,但要避免拖沓。”
  • 禁止项 (Exclusions):明确告诉AI不能做什么。比如:“禁止进行任何道德评判。禁止使用陈词滥调,例如‘时间会治愈一切’。禁止情节突然跳跃,所有转折必须有铺垫。”

模块二:角色指令表 (Character Sheet)

这个模块专门用来管理人物。每当你要写到一个特定角色的戏份时,就把对应的角色表发给AI,或者在指令中引用。

每个角色的指令表应该包含:

  • 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职业、外貌特征。
  • 背景故事:简述角色的过去,特别是那些影响了他们性格的关键事件。
  • 性格与动机:他的核心性格是什么?(比如:多疑、冲动、善良)他最想要什么?(动机)他最害怕什么?(恐惧)
  • 语言习惯:他说话有什么口头禅吗?是喜欢用长句还是短句?是喜欢说黑话还是官方语言?

模块三:情节与场景生成指令 (Plot & Scene Prompts)

这是日常写作中用得最多的模块。当你需要AI帮你写一个具体场景或者推进一段情节时,就从这里调用指令。这些指令通常是“一次性”的,但可以有固定的模板。

一个好的场景生成指令模板应该像这样:

“现在,请根据以下信息,撰写[章节/场景名称]:
* 当前情节点:[简单描述目前故事进展到哪了,比如:李维刚从一个危险的梦境中逃脱,身心俱疲。]
* 场景目标:[这个场景要达到什么目的?比如:展现李维的脆弱,并引出下一个线索人物‘老猫’。]
* 关键事件:[场景中必须发生的几件事,按顺序写。1. 李维回到他的安全屋。2. 他发现有人入侵过的痕迹。3. ‘老猫’通过一个加密频道联系他。]
* 情绪与氛围:[这个场景应该是什么感觉?比如:紧张、疲惫,带有一丝不安。]
* 特殊要求:[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重点描写李维检查房间时的细节,突出他的警惕性。]”

第三步:迭代和优化,让指令表“活”起来

你的指令表不是一次就能写好的。在实际使用中,你肯定会发现AI在某些地方理解得不对,或者写出来的东西不符合你的预期。这时候就要回到指令表,去修改和优化。

  • 建立反馈循环:每次AI生成内容后,花点时间分析一下。好的地方在哪里?差的地方在哪里?问题出在指令的哪个部分?是因为风格指南不够具体,还是场景目标描述得太模糊?
  • 用具体案例来“喂养”AI:如果AI总是写不好某种风格,你可以自己写一小段作为范例,然后把它加到“写作风格指南”里。 比如:“以下是一个对话风格的范例:‘东西呢?’老猫的声音像砂纸一样。‘老规矩。’李维回答,‘一半现在付,一半事成之后。’” 这种“few-shot”的方法比单纯用语言描述要有效得多。
  • 不断扩充你的指令库:当你发现某个场景指令特别好用时,就把它保存成一个模板。 久而久之,你就会积累起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高效的指令库。

制作一张个性化的AI小说指令表,本质上是一个把你的创作思维“结构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它强迫你在一开始就把故事的核心想清楚,然后在执行层面为AI提供清晰、一致的规则。这不仅能大幅提高创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让AI真正成为你思想的延伸,而不是一个只会随机生成文本的机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如何制作一张个性化的AI小说指令表来提高创作效率?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