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有哪些实用的去AI味提示词,能让文章读起来不那么生硬?

大家现在用AI写东西,普遍感觉就是内容有点“假”,少了点人情味。 这很正常,AI毕竟是靠数据和算法输出,天生就容易写出一些模式化的东西,看着像说明书。 但其实,只要你给的指令(也就是提示词)足够聪明,AI完全能写出更自然、更像人话的东西。 下面这些方法,都是我实践下来确实有用的,不讲理论,直接上干货。

一、 先从基础做起:明确你的要求

很多人用AI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指令太模糊。 你只说“写一篇关于XX的文章”,AI只能给你最普通、最大众化的回答。想要让它不一样,你就得把要求说清楚。

1. 设定一个角色和对话场景

这是最快见效的方法。别让AI只是一个“AI”,给它一个身份,它就能立刻进入状态。

  • 指定角色: 让AI扮演一个具体的角色,比如“你是一位专业的文案大师”、“一个喜欢吐槽的朋友”或者“一名资深的科技记者”。 不同的角色,说话的语气、用词和角度自然就不同了。
  • 设定场景: 告诉AI它在跟谁说话,在什么样的场景下说话。 比如,“你现在是在一个分享会上,跟一群刚入行的年轻人聊天”或者“你正在跟一个对AI完全不懂的朋友解释这个概念”。 这样一来,文章的距离感会瞬间拉近。

举个例子:

  • 普通指令: “写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
  • 优化后的指令: “你是一个刚刚摆脱拖延症的大学毕业生,正在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你的经验。用聊天的口气,讲讲你是怎么从每天都很焦虑,到现在能把学习和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多用一些自己的例子,别讲大道理。”

你看,后者生成的文章,肯定比前者要生动得多。

2. 明确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AI本身没有情感,但你可以要求它在文字里表现出情感。 你希望文章读起来是轻松幽默的,还是严肃专业的?是充满希望的,还是带点怀疑的?这些都要提前告诉它。

  • 直接定义语气: 在提示词里直接加入“用轻松、口语化的语气”、“用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语气”或者“用冷静、客观的语气”。
  • 注入情感: 你可以要求AI“在文中表达出对……的担忧”或者“用兴奋的语气描述……”。 甚至可以让它加入一些体现情绪的词,比如“说实话”、“这让我很惊讶”等等。

举个例子:

  • 普通指令: “介绍一下在家健身的好处。”
  • 优化后的指令: “写一篇关于在家健身好处的文案,语气要非常轻松、有说服力,就像一个健身多年的朋友在真心推荐一样。要体现出那种‘省钱又方便,何乐而不为’的感觉,让读者看完就想立刻铺开瑜伽垫动起来。”

二、 进阶技巧:模仿人类的写作习惯

AI写得“假”,很多时候是因为它太“完美”了。语法绝对正确,逻辑绝对清晰,从不犯错。但人不是这样的。人的写作会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而这些恰恰是人味儿的来源。

1. 变化句子结构,多用短句

AI倾向于写结构相似、长度均匀的句子,这会让文章读起来很单调。 人的写作是有节奏感的,长短句结合。

  • 怎么做: 直接在提示词里要求:“多使用短句,避免复杂的长句”、“变化句子长度,让文章有节奏感”。 你甚至可以具体要求,“一段话里既要有超过20个字的长句,也要有10个字以下的短句”。

2. 允许“不完美”的存在

人说话写作,有时候会犹豫,会补充,甚至会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口头禅。这些都可以教给AI。

  • 怎么做: 你可以这样告诉AI:“在文章里加入一些‘或许’、‘可能’、‘现在想来’这样的词,来体现思考的过程。” 或者,“可以适当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比如‘嗯’、‘对了’。” 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表达,反而会让文章更真实。

3. 用主动语态,少用生硬的连接词

AI特别喜欢用“首先”、“其次”、“此外”、“总而言之”这类词。 这会让文章显得非常刻板。

  • 怎么做: 明确告诉AI:“避免使用‘首先、其次、总之’这类模板化的连接词,用更自然的过渡方式。” 另外,多用主动语态,比如把“这个问题被大家广泛讨论”改成“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文章会更有力量。

4. 加入个人故事和具体例子

这是让文章摆脱空洞、增加可信度的关键。 AI没有个人经历,但它可以根据你的要求编造出非常逼真的故事和例子。

  • 怎么做: 与其让AI干巴巴地讲道理,不如让它“讲个故事”。比如,“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以是一个篮球比赛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项目开发的经历。” 真实的故事和细节,能瞬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三、 一些立竿见影的提示词模板

这里直接给你几个可以直接套用的提示词结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

模板一:角色扮演 + 风格指令

“你是一名[角色],正在为[目标读者]写一篇关于[主题]的文章。请严格遵守以下写作风格:
* 语气: [例如:对话式、轻松幽默、专业但平易近人]
* 句子: [例如:多用短句,句子结构要多样化]
* 用词: [例如:避免使用AI常用词汇,如‘值得注意的是’、‘综上所述’;多使用口语化表达]
* 写作手法: [例如:多用个人故事和比喻来解释观点,少讲空洞的理论]”

模板二:后期润色指令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篇AI生成的初稿,但觉得“AI味”太重,可以用这个指令让它自己修改。

“请修改下面的文章,目标是尽可能去除AI写作的痕迹,让它读起来更像一个真人写的。请注意以下几点:
1. 简化语言: 把复杂、正式的词换成更简单、日常的表达。
2. 打破均匀的节奏: 改变句子的长短和结构。
3. 增加人情味: 加入一些个人化的评论或情绪化的表达,比如‘老实说’、‘我猜’。
4. 删除套话: 去掉所有像‘此外’、‘然而’、‘总而言之’这样生硬的过渡词。

[这里粘贴你的文章]”

最后要说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提示词是万能的。最好的方法是不断尝试和调整,把它当成一个对话的过程。 你给的反馈越具体,AI就越能理解你的意图,最终生成的内容也就越符合你的期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有哪些实用的去AI味提示词,能让文章读起来不那么生硬?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