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视频提示词和图片提示词在结构上有什么核心区别?

图片提示词的核心是“是什么”,它描述一个静态的画面。 你需要告诉AI,这个画面里有什么东西、长什么样、整体是什么风格。它的结构就像在给一个不会画画的人解释一幅画,你得把主体、背景、光线、构图、画风这些细节都讲清楚。

举个例子,你想生成一张图片,关于“一只猫在看书”。如果只输入“猫,看书”,AI可能会给你一张很普通的猫和书的图片,甚至可能不合逻辑。但如果你写得更具体,结果会完全不同。一个好的图片提示词结构通常包含这些部分:

  • 主体 (Subject): 这是画面的核心。要非常具体。不是“一只猫”,而是“一只姜黄色条纹的英国短毛猫,戴着一副圆框金边眼镜”。 细节越多,AI就越能理解你的想法。
  • 环境 (Environment): 主体在哪里?“在一个堆满旧书的图书馆里,旁边有一扇朝南的窗户”。
  • 光线 (Lighting): 光线决定了氛围。“午后温暖的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亮了猫身上的绒毛和空气中的灰尘”。
  • 构图 (Composition): 主体在画面的什么位置,从哪个角度看?“特写镜头,焦点在猫的脸上,背景是虚化的书架”。
  • 风格 (Style): 这是决定最终图片观感的关键。比如“宫崎骏动画风格”、“数码插画”、“8K高清摄影”。

把这些组合起来,一个完整的图片提示词就是:“一张宫崎骏动画风格的图片,一只戴着圆框金边眼镜的姜黄色条纹英短猫,坐在堆满旧书的图书馆里,午后温暖的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照亮了空气中的灰尘,特写镜头,焦点在猫专注看书的脸上,背景虚化。” 这个提示词描绘的是一个凝固的瞬间,所有元素都为了这一个静止的画面服务。

但是,视频提示词完全是另一回事。它的核心是“发生了什么”,它必须描述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如果说图片提示词是画家的语言,那视频提示词就是导演的语言。它不仅要包含图片提示词里的主体、环境和风格,还必须加入两个最关键的新维度:动作 (Action)镜头运动 (Camera Movement)

一个基础的视频提示词公式可以是:主体 + 动作 + 场景 + 镜头运动 + 风格。

我们还用刚才那只猫来举例。要把静态图片变成动态视频,提示词就得彻底改变结构。

  • 主体和环境 (Subject & Environment): 这部分和图片提示词类似,但需要为“动起来”做铺垫。“一只姜黄色条M纹的英短猫,戴着圆框金边眼镜,坐在一张老旧木书桌前。”
  • 动作 (Action): 这是视频的灵魂,是区别于图片的关键。动作必须是连续的、有时序的。 比如:“它先是低头认真地阅读一本书,然后抬起头,打了个哈欠,接着用爪子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最后转头看向窗外。” 这里的“先…然后…接着…最后”就定义了时间的流逝和动作的顺序。你不能只说“猫在动”,必须清晰地描述它在做什么,怎么做。
  • 镜头运动 (Camera Movement): 如果没有镜头运动,视频会显得很呆板,就像一个固定的摄像头拍出来的GIF。你需要告诉AI镜头该如何移动。“镜头从书本的特写开始,慢慢向上平移,最终停留在猫的面部特写上。当猫看向窗外时,镜头缓缓向窗外推近。” 像“推、拉、摇、移、跟”这些都是导演的术语,现在你要学会使用它们。
  • 风格 (Style): 视频风格和图片类似,但更强调动态的质感。例如,“电影感,35mm胶片质感,温暖的色调”。

所以,一个完整的视频提示词会是这样:“电影感镜头,35mm胶片质感。一只戴着金边眼镜的姜黄色英短猫坐在书桌前。镜头从书本的特写开始,缓慢向上平移到猫的脸上,它认真阅读,然后抬起头打了个哈欠,用爪子推了推眼镜。最后它转头望向窗外,镜头缓缓向窗外推近,画面中阳光明媚。”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核心区别:图片提示词是描述一个状态,所有的词语都是为了构建一个完美的、静止的“决定性瞬间”。而视频提示词是叙述一个过程,它必须包含时间的流动、动作的序列和空间的变换(通过镜头运动实现)。

简单来说,写图片提示词,你是在当一个画家或摄影师,考虑的是构图、光影和瞬间的美感。而写视频提示词,你是在当一个导演,你需要思考故事的起承转合、角色的行为逻辑以及如何通过镜头语言来引导观众的视线。 图片提示词的结构是并列的,所有描述词共同指向一个画面;视频提示词的结构则是线性的,它描述的是一条时间线上的变化。 这就是它们最根本的不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视频提示词和图片提示词在结构上有什么核心区别?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