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没有。更准确地说,不存在一个能适用于所有情况、所有模型、所有画风的“万能”反向提示词列表。 如果有人给你一长串号称“通用”或“最佳”的反向提示词,让你直接复制粘贴,那他要么是没搞懂,要么就是想省事。
事情的真相是,反向提示词(Negative Prompts)这东西,更像是在配药,而不是套公式。 你得根据你想要生成的图片类型、你用的模型,以及你遇到的具体问题,来决定“不想要什么”。
举个例子,你在画一个写实风格的亚洲女性,结果发现AI画出了欧式双眼皮。这时候,你的反向提示词里就应该加上“欧式双眼皮”,而不是去网上找一堆“通用”列表,往里面塞“模糊”、“低画质”这种不相干的词。AI绘画是一个引导过程,你告诉它不要什么,它就会尽量避开那个方向。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反向提示词列表。列表是你的工具箱,里面装着各种常用工具。你需要知道每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时候该用哪个。下面我把这些“工具”分分类,让你看得更明白。
第一类:质量控制类——画面基础保障
这类词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用到的,也是最接近“通用”概念的。它们解决的是最基础的画面质量问题,比如模糊、噪点、低分辨率等。 记住,它们不能保证你的图一定好看,但至少能让你的图看起来不那么“烂”。
常用的质量控制词包括:
* 基础画质问题: (worst quality:2), (low quality:2), (normal quality:2), lowres, normal quality。 这里用括号和权重(比如:2)来加强语气,意思是“我绝对不要这些烂质量”。
* 数字时代的“垃圾”: jpeg artifacts, blurry, noisy, pixelated。这些词是用来避免那些看起来像被反复压缩过的、充满噪点和马赛克的图片。
* 多余的东西: text, watermark, logo, signature, username, banner, cropped。这些词能帮你避免图片上出现乱七八糟的文字、水印或者构图被切掉的情况。
什么时候用?
基本上,每次画图都应该把这些词带上。你可以把它们当成一个基础模板,粘贴到你的反向提示词框里。这就像做菜前先把锅洗干净一样,是一个基础操作。
第二类:人体结构类——避免“克苏鲁”风格
这是AI绘画最头疼的问题,也是反向提示词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手、脚、眼睛、身体比例,都是重灾区。如果你画的是人物,尤其是写实人物,下面这些词能救你一命。
- 手部和手指 (重灾区中的重灾区):
(poorly drawn hands:1.5), mutated hands, extra fingers, fused fingers, missing fingers, bad hands。 AI很难理解手的结构,经常画出六指琴魔或者鸡爪一样的手。这些词就是直接告诉它:“手别乱画!” - 四肢与身体:
bad anatomy, bad proportions, extra limbs, missing limbs, disconnected limbs, malformed limbs, disfigured。 这些用来防止出现三条腿、胳膊从奇怪地方长出来之类的恐怖画面。 - 面部特征:
poorly drawn face, ugly, cloned face, extra eyes, unclear eyes, deformed pupils。 当你发现AI画的脸有点奇怪,或者两边脸不对称时,可以用这些词来修正。
怎么用?
画人物的时候,强烈建议把这些词加上。但是,要注意一个问题:过犹不及。如果你加了太多的身体结构类反向提示词,有时候AI为了“避免画错”,可能会干脆把手藏起来,或者用一个很别扭的姿势来回避画脚。 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先生成一张图,看看哪里出了问题,然后针对性地添加反向提示词。比如,如果只是手画错了,你就只加和手相关的词,没必要把全身的都加上。
第三类:风格修正类——让你的画风更纯粹
有时候,你想要一种特定的风格,比如二次元动画风,但AI却给你生成了一张半写实、半卡通的“缝合怪”。这时候,风格修正类的反向提示词就派上用场了。
- 如果你想要二次元/动画风: 在反向提示词里加入
realistic, photorealistic, 3D, CGI。 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AI,排除掉所有写实和三维渲染的风格。 - 如果你想要写实/照片风: 在反向提示词里加入
cartoon, anime, drawing, painting, sketch, 3D render。 这能有效地避免画面出现卡通感或手绘感。 - 避免艺术风格污染:
ugly, morbid, mutilated。 这些词不仅能用在人物身上,也能用来避免一些怪异、病态的艺术风格,让画面整体感觉更正常。
使用技巧
这类词非常依赖你的正向提示词和你使用的模型。比如,你用一个专门画二次元的模型,那通常不需要在反向提示词里加“realistic”,因为模型本身就有很强的风格倾向。反之,如果你用一个通用大模型,想画特定风格,那这类反向提示词就很有必要了。
更高效的方法:使用负面嵌入(Negative Embeddings)
如果你觉得每次都复制粘贴一大堆反向提示词很麻烦,可以试试负面嵌入。
什么是负面嵌入?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反向提示词打包文件”。一些开发者会把上百个常用的、高质量的反向提示词打包成一个文件(比如 .pt 或 .safetensors 格式)。你只需要下载这个文件,放到你的 embeddings 文件夹里,然后在反向提示词框里输入这个文件的名字(比如 EasyNegative),就能起到和输入一大堆文字一样的效果。
怎么操作?
1. 下载:去网上(比如Hugging Face)搜索常用的负面嵌入文件,像 EasyNegative、bad-hands-5 等都是很出名的。
2. 放置:把下载好的文件放到你Stable Diffusion WebUI目录下的 embeddings 文件夹里。
3. 使用:在WebUI的反向提示词框里,直接输入你下载的文件名,比如 EasyNegative。
优点是什么?
简单、方便。一个词就能代替上百个词,能让你的提示词框保持整洁,而且效果通常很不错,因为这些嵌入都是经过大量测试和优化的。
有没有缺点?
有。就是不够灵活。比如,EasyNegative 可能包含了很多避免人体变形的词,但如果你就是想画一个怪物,这些反向提示词反而会阻碍你。所以,最终你还是要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手动组合或者修改反向提示词。
总而言之,别再迷信所谓的“通用列表”了。把它当成你的工具箱,理解每个词的作用,根据你遇到的具体问题去选择使用。先从基础的质量控制类开始,然后根据你的主题(人物、风景)添加相应的修正词。多尝试、多观察,慢慢你就能总结出最适合你自己的那几套反向提示词组合。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