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问我,想知道AI画的那些好看的二次元图片到底是用什么关键词(Prompt)生成的,有没有什么工具能直接把图片丢进去,然后把提示词给反推出来。市面上这类工具确实不少,但专门针对二次元和动漫风格的,哪些最靠谱?我花时间测试了一圈,今天就直接聊聊这个话题。
先说结论,没有哪个工具是百分之百完美的,但有几个在识别动漫风格上确实做得比其他的好。我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评判:一是基础识别的准确度,比如能不能看懂画的是什么角色、什么场景;二是对风格和画师的识别能力,这对于二次元图片尤其重要。
DeepDanbooru:老牌选手,专注二次元
如果只推荐一个,我可能会先提DeepDanbooru。这个工具出现得比较早,它的训练数据基本都来自一个叫Danbooru的二次元图片网站,所以天生就对动漫风格的图片特别“懂行”。
它的优点很直接:
1. 标签化识别:它不会给你生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输出一大堆标签(Tags)。这些标签非常细致,从角色特征(比如 1girl, blonde hair, blue eyes)到服装(school uniform, sailor collar)再到背景和构图(outdoors, from side)都有。 这种标签化的结果,对于想在Stable Diffusion或者Midjourney里复现类似效果的人来说,非常实用,因为这些AI绘画工具本身就是靠标签来理解需求的。
2. 识别率高:因为专注二次元,它对很多动漫特有的元素,比如呆毛(ahoge)、泪痣(mole under eye)这类细节,识别准确率很高。这是很多通用型工具做不到的。
怎么用也很简单:
* 找到一个在线版的DeepDanbooru网站(搜一下就有很多)。
* 上传你想分析的图片。
* 它会直接在旁边显示出识别出的所有标签,每个标签后面还有一个置信度分数,分数越高说明它越确定。
但是,DeepDanbooru也有它的局限。它更像一个“元素分析器”,而不是一个“句子生成器”。它告诉你图里有什么,但不会帮你组织成一段通顺、可以直接丢给AI的自然语言提示词。另外,它对于一些比较新的、小众的画师风格,识别能力就比较有限。
Tagger by Stable Diffusion web UI:本地部署,更灵活
如果你用的是Stable Diffusion的Web UI(比如AUTOMATIC1111的版本),那你应该已经接触过一个叫Tagger的插件了。这个插件其实就是把DeepDanbooru或者类似的识别模型集成到了你的本地环境里。
好处在于:
* 方便快捷:就在你的AI绘画界面里,处理完图片直接就能把生成的标签发送到文生图或者图生图的提示词框里,省去了来回切换网站的麻烦。
* 可定制:你可以自己选择用哪个识别模型,有些大神会训练专门针对特定风格的模型,如果你能找到,就可以在本地加载使用,理论上能获得比在线版更好的效果。
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果你是Stable Diffusion的重度用户,Tagger插件是必装的。操作步骤一般是:
1. 在Web UI的“图生图”(img2img)标签页下上传图片。
2. 旁边会有一个“从图片中获取提示词”的按钮,比如“CLIP反推”或者“DeepDanbooru反推”。
3. 点击一下,它就会自动分析图片并把识别出的标签填入上方的提示词框。
不过缺点也和DeepDanbooru一样,它主要还是生成标签。而且因为它是在你自己的电脑上跑,如果你的显卡性能一般,处理大图的时候可能会有点慢。
Midjourney的 /describe 命令:更侧重意境和风格
Midjourney V4版本之后加入了一个 /describe 命令,这个功能就很有意思了。 它和上面两个工具的思路完全不同。你给它一张图,它不会给你一堆零散的标签,而是直接生成4条完整、优美的英文提示词句子。
它的强项在于:
1. 风格和氛围识别:Midjourney的 /describe 对画面的整体风格、色彩、构图和艺术流派的捕捉非常准。 比如它能识别出“in the style of studio ghibli”(吉卜力工作室风格)或者“cinematic lighting”(电影感光效)这类描述氛围的词。 这对于想学习如何写出“有感觉”的提示词非常有帮助。
2. 提供灵感:它给出的4个备选提示词,往往角度各不相同,能给你很多启发。你可能只注意到了角色,但它会从背景、光线、甚至艺术媒介(比如“watercolor painting”)等不同角度来描述这张图。
我用一张动画截图测试过,它给出的描述里包含了“anime aesthetic”和具体的颜色搭配,甚至还提到了“detailed character design”,这些都是高质量二次元图片的关键。
但 /describe 也不是万能的。
* 细节识别偏差:它对于角色具体穿了什么、做了什么动作这种细节,识别准确率不如DeepDanbooru。它可能会把一个复杂的奇幻服装简单描述成“a dress”。
* 倾向于自家风格:它生成的提示词,毫无疑问是“Midjourney味”的,直接拿到Stable Diffusion里用,效果不一定完全匹配。你需要手动修改和调整。
SauceNAO:专注于“溯源”
SauceNAO这个工具,严格来说不算是提示词反推工具,但对于二次元圈子来说,它却异常重要。它的主要功能是“以图搜源”,帮你找到这张图最原始的出处,比如P站(Pixiv)的画师页面。
这有什么用?用处大了。
* 找到画师:一旦你找到了原图在P站的地址,你就能看到原作者发布时打上的所有标签。这些标签往往比任何AI工具分析出来的都准,因为那就是作者本人对作品的定义。
* 学习画师风格:知道了画师是谁,你就可以去研究这位画师的其他作品,总结出他的风格关键词。比如,很多AI绘画模型都会专门训练特定画师的风格模型(LoRA),你知道了画师名字,就能直接去找对应的模型或者风格提示词。
所以我的流程通常是,拿到一张不错的二-次元图,先丢给SauceNAO。如果能找到P站来源,就直接参考作者的标签。如果找不到,再用DeepDanbooru或者Midjourney的 /describe 来分析。
一些通用工具的表现如何?
市面上还有很多通用的图片识别工具,比如Google图片搜索、百度的识图,还有一些别的AI Prompt生成器。我测试下来的感觉是,它们用来识别照片、风景图很厉害,但一碰到二次元,准确率就直线下降。
它们往往能看懂画面里有个“女孩”、“天空”、“建筑”,但对于“兽耳”(kemonomimi)、“过膝袜”(thighhighs)这类二次元特有的萌点属性就完全无法理解。它们也基本识别不出画师风格,更别提一些抽象的氛围感了。所以,如果你主要玩的是二次元AI绘画,这些通用工具基本可以忽略。
总的来说,处理二次元和动漫风格的图片,没有一个工具能搞定所有事。我的建议是组合使用:
1. 第一步,用SauceNAO溯源。能找到原作者标签是最好的情况。
2. 如果找不到来源,用DeepDanbooru(或者Tagger插件)分析图片的核心元素。获取精准的角色、服装、背景标签。
3. 同时,可以把图丢给Midjourney的/describe命令,参考它生成的句子来学习风格、构图和氛围的描述方式。
4. 最后,把你从这些工具里得到的信息整合起来。用DeepDanbooru的标签作为基础,再从/describe的结果里挑一些风格词汇加进去,组合成一条你自己的、更完美的提示词。
这样做虽然麻烦一点,但效果比单纯依赖任何一个工具要好得多。AI工具是死的,只能根据它的数据库来分析,但人是活的,理解了每个工具的优缺点,才能把它们用到实处。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