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有没有一个完整的AI创作文章指令大全,覆盖从构思到润色的全过程?

网上流传的AI写作指令很多,但一个完整覆盖从构思到润色的“大全”其实并不存在。原因很简单,写作本身是个创造过程,不是流水线作业,每个环节的需求都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把整个创作流程拆解开,看看在构思、起草、修改、润色这四个核心步骤里,分别有哪些好用的指令框架。

第一步:构思与规划——让AI成为你的创意伙伴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从零到一,确定写什么、为谁写、怎么写。很多人觉得AI只能执行命令,但实际上它在头脑风暴阶段特别有用。 关键在于你要给它足够清晰的“边界”和“方向”。

一个有效的构思指令通常包含四个要素:角色(Persona)、任务(Task)、背景(Context)和格式(Format)

  • 角色:告诉AI它应该扮演谁。比如,“你是一位资深的科技博主”或者“你是一名面向职场新人的职业规划师”。 这能帮AI迅速锁定语气和专业领域。
  • 任务:明确你到底想干什么。 不要说“给我点想法”,而是“为一篇关于远程工作效率的博客,生成10个吸引人的标题备选”。
  • 背景:提供必要的上下文信息。 你的目标读者是谁?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目标读者是刚开始远程办公的团队管理者,文章目的是提供可行的建议,而不是理论”。
  • 格式:你希望输出结果是什么样的? 是一个列表、一个表格,还是几段话?明确格式能省去很多后期整理的麻烦。

构思阶段的具体指令案例:

假设我想写一篇关于“AI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的文章。

  • 坏指令:“给我一些关于AI工作的点子。”

    • 这个指令太模糊,AI给出的内容可能非常宽泛,从技术原理到社会影响什么都有,对你来说没用。
  • 好指令
    > “扮演一个为中小企业主提供咨询的商业顾问。我的任务是为我的博客写一篇文章,主题是‘非技术人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马上使用AI’。目标读者是对AI感兴趣但又有点害怕的办公室职员。请为这篇文章提供5个不同角度的切入点,并为每个切入点构思一个吸引人的标题。请以列表形式输出。”

这个指令清楚地定义了AI的角色、你的具体任务、读者画像和期望的输出格式,AI给出的答案会聚焦且实用。

第二步:搭建框架与起草初稿——从想法到文字

有了明确的方向,下一步就是搭骨架。AI非常擅长根据要点生成结构化的大纲。

大纲指令的核心原则是“由点到面”:

  1. 先提供核心论点:把你构思阶段确定的几个切入点直接丢给AI。
  2. 要求细化:让AI为每个核心论点下面,补充2到3个支撑性的子观点或案例。

搭建大纲的指令案例:

“根据我们之前确定的文章主题‘非技术人员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马上使用AI’以及以下几个核心论- 点:
1. 用AI写邮件和报告
2. 用AI做会议纪要和总结
3. 用AI辅助数据分析
4. 用AI生成PPT内容
请为这篇文章创建一个详细的大纲,每个核心论点下至少包含3个具体的子要点或操作步骤。大纲需要包含引言和结论部分。”

拿到大纲后,就可以让AI开始写初稿了。这里有个技巧叫“分块写作”,或者叫“思维链提示(Chain of Thought Prompting)”。 不要让AI一次性写完几千字,那样很容易逻辑混乱、内容空洞。 更好的做法是,让它根据大纲逐个部分地写。

分块写作指令案例:

“很好,现在根据大纲的第一部分‘用AI写邮件和报告’,撰写详细内容。重点介绍3个具体场景:如何让AI写一封催促客户付款的邮件、如何让AI总结一份周报、如何让AI优化一段项目汇报的开场白。要求语言简单、直接,多用实例说明。这部分内容大约500字。”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检查和调整每一部分的内容,确保文章始终在你的掌控之中。就像盖房子,一块砖一块砖地砌,比一次性浇筑成型要稳固得多。

第三步:修改与重写——让AI成为你的批判性读者

初稿通常都很粗糙。AI在修改阶段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帮你从多个角度审视稿件。

修改阶段可以尝试的指令类型:

  • 扮演反对者:让AI挑战你的观点。
    > “你现在是一个挑剔的读者,阅读我上面写的关于‘用AI写邮件’的内容。请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读者会有的疑虑,并提出至少3个尖锐的问题。”
    这种方法能帮你提前发现文章的逻辑漏洞。

  • 简化语言:如果感觉文章太晦涩,可以这么说:
    > “把这段文字重写一遍,目标读者是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小白。确保句子简短,去掉所有专业术语,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

  • 改变语气和风格
    > “把这篇文章的语气从正式的商业风格,改为更轻松、幽默的对话风格。可以多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

  • 增强说服力
    > “为我的论点‘AI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补充一些数据或引用一些专家的观点来支撑。请给出具体的例子和来源。”

修改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不要指望AI一次就能改好,你需要不断地给它新的指令,直到满意为止。 每次只让他修改一个点,比如先改逻辑,再改语言,效率更高。

第四步:润色与校对——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一步是打磨细节。这个阶段,AI主要负责检查语法、错别字、标点以及优化句子结构,让文章读起来更流畅。

润色阶段常用的指令:

  • 基础校对
    > “请检查以下文本中的所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标点错误,并直接输出修正后的版本。”

  • 句子优化
    > “请检查这段文字,找出所有过长或者结构复杂的句子,并将它们拆分或重写得更清晰、更易读。”

  • 词语替换
    > “在这段文字中,‘很好’这个词出现了5次。请帮我替换成其他更丰富、更精确的同义词。”

  • 格式统一
    > “请确保文中所有的标题、列表格式都保持一致。”

一个实用的建议是,在润色时,你可以要求AI用表格形式列出修改前后的对比,并解释修改的原因。 这样不仅能看到结果,还能学习到如何改进自己的写作。

总的来说,不存在一个可以一键生成完美文章的“指令大全”。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把写作流程拆解开,在每个环节都使用清晰、具体、有明确目标的指令。 AI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助理,但它需要一个懂行的领导。 而你,就是那个领导。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有没有一个完整的AI创作文章指令大全,覆盖从构思到润色的全过程?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