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生成图片指令中,如何描述负面提示词来避免不想要的元素?

用AI画图时,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脑子里想的是个帅哥,结果AI给你画了个手指扭曲的怪物;或者想要一张干净的风景照,AI却非要画蛇添足加上几个路人。 这时候,光靠正面说“我要什么”就不够了,你得学会告诉AI“我不要什么”。这就是负面提示词(Negative Prompts)的作用。 它就像一个过滤器,帮你筛掉那些乱七八糟、不想要的东西,让最终的图片更接近你的想法。

很多人刚开始用AI画图,都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写好正面提示词上,其实负面提示词同样重要。 特别是你想让图片质量上一个台阶的时候,比如避免那些AI常犯的低级错误:人体结构崩坏、画面模糊、出现奇怪的水印文字等等。

先从最常见的问题开始:修复人体

AI画人最头疼的就是手和脸。 经常画出六根手指、扭曲的胳膊,或者一张脸左右不对称。 这时候,你的负面提示词就可以直接针对这些问题。

第一步:锁定问题

你看到图里的人手画崩了,有六根手指。那你的负面提示词就直接写出来。

  • 针对手部: extra fingers (多余的手指), mutated hands (变异的手), poorly drawn hands (画得不好的手), fused fingers (粘连的手指)。 你可以把这些词都放进去,AI就会尽力避免这些情况。
  • 针对肢体: extra limbs (多余的肢体), malformed limbs (畸形的肢体), bad anatomy (糟糕的人体结构), disconnected limbs (断开的肢体)。 这样一来,那些胳膊腿长错地方的诡异情况就会少很多。
  • 针对面部: poorly drawn face (画得不好的脸), asymmetrical features (不对称的五官), cloned face (克隆脸,指画面中出现长得一样的脸), distorted eyes (扭曲的眼睛)。

第二步:用通用负面词提升整体质量

除了具体指出问题,你还可以加上一些通用的负面提示词来提高图片的整体质量。 这些词就像给AI画了个底线,告诉它别给我生成一堆垃圾。

常用的通用负面词包括:
* 低质量相关: worst quality (最差质量), low quality (低质量), normal quality (普通质量), jpeg artifacts (JPEG压缩瑕疵), blurry (模糊)。
* 丑陋与变形: ugly (丑陋), deformed (变形的), disfigured (毁容的)。
* 干扰元素: watermark (水印), text (文字), signature (签名)。

我自己的经验是,会把一套常用的高质量负面词保存下来,每次画图都先粘贴进去。比如 worst quality, low quality, blurry, ugly, text, watermark, bad anatomy, extra limbs, mutated hands, extra fingers。 这套组合拳能过滤掉大部分AI的常见毛病,让出图的成功率高很多。

接着是控制画面风格和内容

负面提示词不只是用来修bug的,还能帮你精准控制画面的内容和风格。

场景一:想要一张纯粹的风景照

比如你想生成一张“日落时分的宁静山景”,结果AI总给你画上几栋房子或者几个人。 这时候,你就可以在负面提示词里加上:people (人), buildings (建筑), cars (车)。 这样AI就会更专注于描绘自然风光。

场景二:想避免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

假设你想要一张写实风格的照片,但AI生成的图片总有点卡通感。 你可以在负面提示词里加入:cartoon (卡通), anime (动漫), 3D render (3D渲染)。 这样AI就会尽量避免这些风格,让图片更接近真实照片。 反过来,如果你想画动漫人物,就可以在负面提示词里加上 realistic (写实的), photorealistic (照片般真实的),来确保画风的纯粹性。

场景三:去除不想要的细节

有时候AI会“过度创作”,在画面里加一些你根本没要求的细节。比如你只想画一个干净的肖像,背景却很杂乱。你可以在负面提示词里写 cluttered (杂乱的), messy (凌乱的), crowded (拥挤的)。 如果你不想要图片带边框,可以加上 frame (画框)。

如何写出更有效的负面提示词?

写负面提示词也有一些技巧,不是简单地把不想要的东西列出来就行。

  • 要具体,不要模糊。 你说“不好的质量”(bad quality),AI可能不太明白。但你如果说“模糊”(blurry)、“像素化”(pixelated)、“噪点”(noisy),它就能更准确地理解。 同样,与其说“不要画坏了”,不如直接说“多余的手指”(extra fingers)。
  • 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调整。 一开始别扔进去一大堆负面词。先从最关键的一两个开始,比如你最不想要的是人物,就先加个 people。 然后看生成的结果,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再慢慢加别的词。这是一个不断试错和优化的过程。
  • 使用权重来控制强度(适用于Stable Diffusion等模型)。 有些AI绘图工具允许你给提示词增加权重。 比如在Stable Diffusion里,你可以用括号和数字来增强或减弱某个词的影响力。例如,(blurry:1.5) 会让AI更强力地避免画面模糊。 而 (people:0.5) 则是稍微减少人物出现的可能性,但不是完全禁止。这个功能可以让你做更精细的微调。
  • 注意词语的冲突。 你的正面提示词和负面提示词最好不要互相矛盾。 比如你正面要求画“一个拥挤的城市街道”,负面又写上“没有人,没有车”,那AI可能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最后生成的结果可能很奇怪。

不同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法

不同的AI平台使用负面提示词的方式有点不一样。

  • Stable Diffusion (及很多基于它的工具): 通常会有一个专门的“Negative Prompt”输入框。你把所有不想要的词,用逗号隔开,填进去就行了。 这是最直接也最强大的方式。
  • Midjourney: 使用的是 --no 参数。你需要在你的主提示词后面加上 --no,然后跟着你不想出现的词。 比如 /imagine prompt: a serene landscape --no buildings, cars (一个宁静的风景 –不要 建筑,汽车)。 另外,Midjourney也支持权重调整,可以用 :: 语法,比如 forest scene:: animals::-0.5,意思是让动物在画面中的权重降低。

总的来说,把负面提示词当成你创作工具箱里一个必备的工具。它能帮你从“随机抽卡”式的创作,变成更可控、更精确的表达。下次再遇到AI不听话,生成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时,别急着换正面提示词,试试在负面提示词上下点功夫,直接告诉它:“这些,我不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生成图片指令中,如何描述负面提示词来避免不想要的元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