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说,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一键复制”的万能公式。原因很简单,AI听不懂“美”这种主观概念。你觉得好看的,它不一定明白。你必须把“美”拆解成它能听懂的具体指令,它才能给你想要的图。AI绘画的本质,就是你用描述词当它的眼睛和手,指导它去画。
不过,虽然没有一键万能公式,但确实有一套高效的、可以反复使用的“搭建框架”。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句型,只需要往里面填词,就能稳定地出图。这比到处找别人用过的、效果不稳定的零散描述词要靠谱得多。
这个框架公式长这样:
主体特征 + 细节与服装 + 环境背景 + 艺术风格 + 技术参数
接下来我们把它拆开,一步一步讲清楚每个部分怎么用,以及为什么这么用。
第一部分:主体特征 (Subject)
这是最基础的一步,你要告诉AI画的是“谁”。这部分的关键是精确,不能模糊。不要只说“一个美女”,要具体到人种、年龄、头发和五官的关键特征。
- 人种/国籍 (Race/Nationality): 这是决定面部轮廓和肤色的基础。比如
Chinese girl(中国女孩),Korean beauty(韩国美女),American model(美国模特)。不同的人种词汇会直接影响角色的骨相。 - 年龄 (Age): 明确年龄能避免AI画出过于成熟或幼稚的脸。用
18-year-old girl(18岁女孩) 会比只说young woman(年轻女性) 更准确。 - 头发 (Hair): 这是塑造角色个性的重点。描述要细,格式是:长度 + 发型 + 颜色。例如
long flowing black hair(黑色飘逸长发),short curly brown hair(棕色短卷发),sleek ponytail(顺滑的马尾辫)。 - 眼睛 (Eyes): 眼睛是灵魂。描述格式是:形状/神态 + 颜色。例如
captivating blue eyes(迷人的蓝色眼睛),expressive hazel eyes(富有表现力的淡褐色眼睛),soft eyes(温柔的眼睛)。直接说beautiful eyes(漂亮的眼睛) 是没用的,AI无法理解什么是漂亮。 - 面部表情 (Facial Expression): 这是决定照片氛围的关键。例如
charming smile(迷人的微笑),serene expression(宁静的表情),confident and alluring expression(自信迷人的表情)。
把这些组合起来,一个基础的主体就有了:“A 20-year-old Chinese girl, with long wavy black hair, captivating brown eyes, and a gentle smile.”(一个20岁的中国女孩,有着黑色长卷发,迷人的棕色眼睛,带着温柔的微笑。)
第二部分:细节与服装 (Details & Clothing)
主体框架搭好了,现在要加细节让它变得真实可信。这部分包括服装、配饰和皮肤质感。
- 服装 (Clothing): 服装的描述要具体,格式是:风格 + 类型 + 材质 + 颜色。例如,不要只说“连衣裙”,要说
elegant black lace lingerie set(优雅的黑色蕾丝内衣) 或casual denim jacket and a white top(休闲牛仔夹克和白色上衣)。服装的细节,比如delicate embroidered border(精致的刺绣花边),能大幅提升图像的精致度。 - 配饰 (Accessories): 耳环、项链、帽子这些小东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
feather earrings(羽毛耳环),ornate gold choker necklace(华丽的金色颈链)。 - 皮肤质感 (Skin Texture): 这是一个很多人忽略但极为重要的点。加上
photorealistic skin texture(逼真的皮肤纹理) 或者soft glowing skin(散发柔光的皮肤),能让人物看起来更真实,避免塑料感。freckles(雀斑) 也是增加真实感的好词。
这部分加上后,描述就更丰满了:“wearing a white sundress”(穿着白色太阳裙)。
第三部分:环境背景 (Environment & Background)
你想让这个人在哪里?环境决定了照片的故事感和光线来源。
- 具体地点 (Location): 地点越明确越好。例如
in a sunny street with New York City skyscrapers in the background(在阳光明媚的街道上,背景是纽约的摩天大楼),standing on a beach at sunset(日落时分站在沙滩上),in a lush garden at night(在夜晚繁茂的花园里)。 - 环境元素 (Elements): 如果背景比较简单,可以用元素来丰富。比如
surrounded by blooming roses(被盛开的玫瑰包围),graffiti-covered urban wall(布满涂鸦的城市墙壁)。 - 氛围 (Atmosphere): 描述环境的感受,比如
dreamy atmosphere(梦幻的氛围),cozy and romantic(舒适浪漫的氛围)。
这部分加上后,整个画面的故事性就出来了:“sitting in a flower field during golden hour with mountains in the distance.”(黄昏时分,坐在远山前的花海里。)
第四部分:艺术风格 (Art Style)
你想让这张图看起来像什么?是照片还是油画?是电影截图还是动漫?
- 媒介类型 (Medium Type): 这是最直接的风格定义。例如
photorealistic portrait(超写实肖像),cinematic portrait(电影感肖像),digital illustration(数字插画)。写实照片是目前的主流需求。 - 艺术家风格 (Artist Style): 模仿特定艺术家的风格。比如
by Alphonse Mucha and Wlop,这能让画面带上特定画家的笔触和色彩感觉。 - 构图与视角 (Composition & Angle): 这决定了画面的呈现方式。例如
full-body shot(全身照),close-up on her face(脸部特写),from slightly below perspective(从稍低的角度拍摄)。
这部分定义了最终图像的“画风”。写实风格通常会用 photorealistic。
第五部分:技术参数 (Technical Parameters)
这部分是给AI下达的技术指令,用来控制最终画质、光线和相机效果。这也是让图片看起来“专业”的关键。
- 画质 (Quality): 这是最常用的部分。
best quality(最高质量),masterpiece(杰作),high detail(高细节),8K。把这些词加上,能直接提升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量。 - 光线 (Lighting): 光是摄影的灵魂,在AI绘画里也一样。例如
soft morning light filtering through a dusty window(柔和的晨光从布满灰尘的窗户透进来),warm, golden light backlighting her(温暖的金色逆光照在她身上),dramatic lighting(戏剧性光照)。 - 相机和镜头 (Camera & Lens): 模仿真实世界的摄影设备,能让画面更逼真。例如
Shot on a Canon EOS 5D Mark IV with an 85mm f/1.4 lens(使用佳能5D4相机和85mm f/1.4镜头拍摄)。这会让AI模拟出特定镜头下的景深和焦外效果。bokeh(背景虚化) 就是一个很好用的词。
把这五个部分组合起来,你就得到了一个完整且逻辑清晰的描述词结构。我们来套用一下这个框架,生成一个可以直接使用的例子:
【主体特征】 A beautiful 22-year-old Korean girl, with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 and expressive brown eyes, a gentle smile.
【细节与服装】 wearing a simple white t-shirt and blue jeans, with delicate silver earrings, realistic skin texture with subtle freckles.
【环境背景】 sitting at an outdoor café in Paris, with the Eiffel Tower softly blurred in the background.
【艺术风格】 photorealistic style, candid portrait.
【技术参数】 soft afternoon sunlight, beautiful bokeh, shot on a Sony A7III with a 50mm f/1.8 lens, high detail, 8k.
把它们连起来,就是一段可以直接丢给AI的、高质量的描述词。因为每个部分都清晰、具体,AI几乎不会出错,而且你可以通过修改任何一部分的关键词,来调整最终效果,实现真正的“自定义”。
所以,别再去找那些零散的“万能词”了。掌握这个框架,你就掌握了和AI沟通的方法。这比复制任何单一的“公式”都有用。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