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有哪些精准的AI图片反推生成描述词的软件值得推荐?

看到一张很棒的AI画,想知道它是怎么画出来的?以前这事儿基本靠猜,现在不一样了,可以直接用工具把图片“翻译”回它诞生时用的描述词(prompt)。这个过程,我们叫“反推”,或者“图生词”。市面上这类软件不少,但好用的不多。有些工具分析得一塌糊涂,有些则精准得吓人。下面聊聊几个我用过,觉得确实值得推荐的。

如果你用Midjourney:官方自带的 /describe 就够了

先说Midjourney用户,你们其实不需要找第三方工具。Midjourney自己就有一个内置的功能,叫 /describe。这个功能就是专门用来干“图生词”这活儿的。

操作步骤很简单:
1. 在Discord的输入框里,像平时画图一样,先打一个斜杠 /
2. 在弹出的命令列表里,输入或者选择 describe
3. 然后,它会让你上传一张图片。把你想分析的图片拖进去,或者点击上传。
4. 按下回车,等Midjourney的机器人思考一下。通常一分钟不到,它就会给你返回四条它认为可以生成这张图的prompt。
5. 最方便的是,在这四条prompt下面,会有一排按钮,标着“1”、“2”、“3”、“4”,还有一个“Imagine all”。你点哪个数字,Midjourney就会直接用对应的那条prompt开始画图。点“Imagine all”,就是把四条全画一遍。

实际体验和一些个人看法:

/describe 的优点是无缝集成,用起来特别顺手,不需要在各种软件之间来回切换。而且它生成的prompt格式是Midjourney原生支持的,可以直接用。

但是,它的精准度是个玄学问题。我用过很多次,发现它对主体内容、构图的识别很准。比如你给它一张“一个宇航员骑在马背上”的图,它生成的prompt里肯定会有“astronaut riding a horse”。但在风格、艺术家、光影这些细节上,它的表现就不太稳定。 有时候它给出的艺术家风格和原图八竿子打不着,有时候又惊人地准确。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你用同一张图反复使用 /describe 命令,每次拿到的四条prompt都可能不一样。 这说明它不是在做一个简单的“图片内容识别”,而是带有一定的创造性。所以,我不会把它当成一个能100%还原原图的工具,而是把它当成一个“灵感激发器”。当你没想法的时候,或者看到一张喜欢的图但不知道怎么描述那种风格时,用 /describe 跑一下,从它给出的词里挑挑拣拣,组合一下,往往能帮你打开思路。

比如说,我曾经用一张带有浓厚赛博朋克风格的城市夜景图去测试。它返回的prompt里,除了描述画面内容的词,还给出了类似“in the style of futuristic landscapes”、“cyberpunk art”、“dystopian elements”这样的风格关键词,甚至还包含了一些具体的镜头参数,比如“shot on 70mm film”。这些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可以马上用到我自己的创作里。

面向Stable Diffusion玩家和技术控:CLIP Interrogator

如果你是Stable Diffusion(SD)的用户,或者你追求对prompt更极致的控制和理解,那CLIP Interrogator绝对是绕不开的工具。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站或者App,而是一个开源项目,你可以在Hugging Face上免费使用,也可以下载到本地部署。

它是怎么工作的?

CLIP Interrogator的原理比Midjourney的 /describe 要复杂。它背后主要用了两个模型:一个是OpenAI的CLIP,另一个是Salesforce的BLIP。 简单来说,BLIP先给图片生成一个基础的文字描述,告诉你这张图里大概有什么。然后,CLIP模型登场,它会把你上传的图片和你选定的一个庞大的艺术家、风格、媒介等词库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和这张图最匹配的那些词。最后,它把这两部分信息整合起来,生成一条结构化的、适合Stable Diffusion使用的prompt。

怎么使用(以Hugging Face在线版为例):
1. 打开CLIP Interrogator在Hugging Face的页面。
2. 你会看到一个上传图片的区域,把你的图片拖进去。
3. 下面有几个模式可以选择,比如“best”和“fast”。“fast”模式速度快,几秒钟出结果,但分析得比较粗糙。“best”模式会慢一点,可能要半分钟,但分析得更详细。
4. 点击“Submit”提交,然后等待结果。

实际体验和个人看法:

CLIP Interrogator给我的感觉就是“专业”。它生成的prompt非常详细,结构清晰。通常是一段描述画面内容的句子,后面跟着一大串用逗号隔开的关键词,比如艺术家名字、艺术风格、渲染引擎、色彩描述等等。

我用一张梵高风格的星空画作测试,它不仅能准确识别出“starry night”(星空),还能在关键词列表里给出“by Vincent Van Gogh”、“impressionism”(印象派)、“swirling brushstrokes”(漩涡状的笔触)这些非常精准的风格描述。这是很多傻瓜式工具做不到的。

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对于新手来说,部署和使用本地版有一定技术门槛。 其次,在线版因为是免费的公共服务,有时候会排队,用的人多了就很慢。 最后,它生成的prompt是为Stable Diffusion优化的,如果你直接把结果复制到Midjourney里,效果不一定好,因为不同AI模型的“语言”习惯不一样。

所以,我推荐给谁用呢?
* Stable Diffusion重度用户:这是你们的必备工具,可以帮你快速学习和解构别人的作品。
* 想深入学习prompt工程的人:通过分析CLIP Interrogator的输出,你能很快理解一条高质量的prompt应该包含哪些元素,怎么组织结构。

简单直接的在线工具:不用安装,上传就行

除了上面两个和特定AI绘画平台深度绑定的工具,还有很多第三方的在线网站,它们的目标就是简单直接:上传图片,生成描述词。 这类工具五花八门,质量也参差不齐。我试用过不少,这里提几个特点比较鲜明的。

比如 ImagePrompt.orgMyEdit 这样的网站,它们通常提供一个非常简洁的界面。 你需要做的就是上传图片,然后点击生成。有些网站还会让你选择目标AI模型,比如Midjourney或Stable Diffusion,它会根据你的选择优化输出的prompt格式。

这类工具的共同点:

  • 优点:方便快捷,不需要注册,也不用安装任何东西,打开浏览器就能用。 对新手非常友好,是了解“图生词”概念最快的途径。
  • 缺点:精准度普遍不如前面提到的专业工具。它们生成的描述词大多集中在画面内容上,对于艺术风格、氛围、情感等抽象元素的捕捉能力较弱。而且很多这类网站都有免费使用次数限制,用多了就要付费。

我的使用场景:

我通常在需要快速获取一张图片的基本元素时会用这类工具。比如,我在网上看到一张构图奇特的照片,想用AI画一张类似构图的画,但不关心风格。我就会把照片扔到这类网站里,它会告诉我“a lone tree on a hill, under a stormy sky”(暴风雨天空下,山丘上的一棵孤树)。这个基本结构就有了,剩下的风格、色彩等元素,我自己再往prompt里加。这比我自己一个词一个词去想要快得多。

另外,一些工具如 Vheer 还提供了不同详细程度的选项,比如“简单描述”、“详细描述”和“创意描述”,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这种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算是一个加分项。

总的来说,没有一个“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适合你当前需求的工具。如果你是Midjourney的忠实用户,/describe 应该作为你的首选,因为它最方便,而且能激发灵感。如果你是钻研Stable Diffusion的技术流,或者想真正搞懂prompt的构成,那么CLIP Interrogator是你的不二之选。而如果你只是想偶尔快速地把一张图变成一些基础的描述词,那么任何一个简单直接的在线工具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有哪些精准的AI图片反推生成描述词的软件值得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