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跟AI沟通像开盲盒。有时它很聪明,有时又很笨。其实,这不完全是AI的问题,关键在于你跟它说了什么,也就是你的“描述词”或者说Prompt。把AI用好,本质上是个技能,就像学一门外语。你需要积累词汇,还得懂语法。 真正会用的人,不是每次都从零开始想怎么说,而是有一套自己的“词汇库”和“句式”。
这个过程没那么玄乎。它更像是在整理你的工具箱,把常用的工具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 下面,我会一步步说明白,如何建立和积累你自己的AI描述词汇库。这套方法,我自己一直在用,它不复杂,但真的有用。
第一步:先别急着“创造”,从模仿和收集开始
刚开始,没人天生就知道怎么写出好prompt。最好的起点是模仿。 就跟学画画先要临摹一样,你要先去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具体怎么做:
-
找到高质量的例子。 网上有很多分享prompt的网站和社区。看到那些让你觉得“原来还能这么问”的例子,别犹豫,马上复制下来。关键不是照抄,而是看它的结构。一个好的prompt通常包含几个基本元素:角色、任务、背景信息、输出格式要求和约束条件。 比如,你让它帮你写邮件,一个好的prompt会说:“你是一名资深产品经理(角色),写一封邮件给技术团队(目标人群),告知他们下周的需求评审会议时间(任务)。邮件要简洁、专业,并附上会议链接(格式和约束)。”
-
拆解别人的prompt。 把收集来的好prompt拆开看。想一想,它为什么能让AI给出那么好的回答?是哪个词让AI扮演的角色更精确了?是哪个句子把任务描述得特别清楚?比如,你可能会发现,“一步步思考”这个简单的短语,能让AI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思路更清晰,结果更靠谱。 这就是所谓的“思维链”提示。
-
识别“关键词”。 在拆解中,你会慢慢发现一些高频、高效的词。这些词就像是给AI的“快捷键”。比如,在写作任务中,“用苏格拉底式的风格提问”、“以第一人称视角”、“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等等。这些就是你词汇库的第一批核心成员。
第二步:建立一个系统来存放你的词汇
收集来的东西如果不整理,很快就会乱成一团,等于没收集。 你需要一个地方来存放它们,而且这个地方必须方便你查找和使用。这个系统不一定要多高级,关键是要适合你。
推荐几个简单的工具:
- 电子表格 (Excel或Google Sheets): 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你可以建一个表格,至少包含这几列:任务类别(比如写作、编程、分析数据)、Prompt标题(简单说明这个prompt是干嘛的)、Prompt原文、备注(记录使用效果、哪些地方可以改)。 用表格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筛选和排序。
- 笔记软件 (Notion, Evernote等): 这类工具更灵活。你可以创建一个数据库,用标签(Tags)来分类。 比如,你可以给一个prompt打上“邮件写作”、“市场营销”、“中文”等多个标签,以后找起来非常快。 我自己就用Notion,因为它能让我给每个prompt加上详细的说明和使用案例。
- 纯文本文件或代码片段管理工具 (GitHub Gists): 如果你是个程序员,这个方法可能更适合你。你可以把每个prompt存成一个gist,这样还能利用版本控制来记录你对一个prompt的修改过程,非常清晰。
整理的原则:
- 分类要清楚。 按照你自己的工作流程来分。比如,可以按“工作内容”分(写报告、做PPT、回邮件),也可以按“技能”分(创意构思、信息总结、代码生成)。
- 命名要直接。 每个prompt的标题都要能让你一眼看明白它是干嘛的。别用“Prompt 1”、“测试prompt”这种模糊的名字。 比如,“生成周报邮件初稿-项目A”就比“邮件prompt”要好得多。
- 记录使用反馈。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一个prompt旁边记下:“这个版本效果很好,但有时候有点啰嗦”或者“用在GPT-4上比用在Claude上效果好”。 这种记录能帮你持续改进它。
第三步:主动练习和迭代,把别人的词变成你自己的
词汇库建起来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用,并且在用中改进它。 就像学外语,背了一堆单词但从来不说,最后还是哑巴。
练习和迭代的方法:
-
从一个基础prompt开始。 别指望一次就写出完美的prompt。先写一个最简单的版本,能让AI勉强完成任务就行。比如,你想让它帮你总结一篇文章,可以先简单地说:“总结这篇文章”。
-
不断追问和优化。 拿到AI的第一次输出后,别急着接受或放弃。要像跟一个真人沟通一样,去调整你的要求。
- 如果结果太笼统,就补充更多细节:“用三个要点来总结,每个要点不超过100字。”
- 如果风格不对,就给出明确的风格指导:“用更口语化的风格来总结,就像在跟一个刚入行的新人解释一样。”
- 如果关键信息缺失,就直接指出来:“总结里要包含这篇文章提出的三个主要解决方案。”
-
“喂”给它例子。 这是个非常好用的技巧,很多人都忽略了。 如果你想让AI模仿某种风格写作,直接丢给它几个你喜欢的例子,然后说:“模仿这个风格”。 这比你用一堆形容词去描述那个风格要有效得多。比如,你想让它写几句广告语,可以先把你们公司之前效果最好的几句广告语发给它,然后让它照着写。
-
把成功的模式固定下来。 当你通过反复调整,发现某个prompt结构能稳定地产生好结果时,马上把它存进你的词汇库。 这就是你自己的“模板”。比如,你可能会发现,“扮演[某个角色],遵循[几个规则],完成[一项任务],并以[某种格式]输出”这个结构特别好用。那就把它变成你的标准句式。
第四步:定期回顾和清理你的词汇库
你的词汇库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博物馆,它应该是一个活的、不断进化的系统。 AI模型在不停更新,你的需求也在变。所以,你需要定期回头看看你的收藏。
- 删掉没用的。 有些prompt可能一开始觉得很好,但后来发现很少用,或者已经被更好的版本替代了。那就删掉它们,保持你的词汇库干净、高效。
- 合并同类项。 你可能会发现好几个prompt其实都是为了解决一类问题,只是细节不同。试着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更通用的模板,通过修改变量来适应不同情况。
- 更新旧的prompt。 也许某个旧的prompt在新模型上会有更好的表现,或者你可以用学到的新技巧去优化它。花点时间“翻新”一下,是很有价值的。
说到底,建立AI描述词汇库这个事,没什么魔法。 它就是一个把模糊的想法变得具体、把随意的尝试变得系统的过程。它强迫你去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怎样才能把我的需求说清楚?当你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仅是在学习怎么跟AI说话,更是在学习如何更清晰地思考。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