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绘画提示词大全中关于光影和构图的关键词有哪些?

光影和构图是决定一张AI绘画作品好坏的关键。它们就像是照片的灵魂,能瞬间抓住人的眼球,或者让画面变得平淡无奇。用对了关键词,AI才能精准理解你想要的气氛和视觉效果。

光影:不只是亮和暗

光影的玩法非常多,不同的光线能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下面是一些具体、好用的光影关键词,你可以直接拿去用。

1. 光源类型和方向

首先要告诉AI,光从哪里来,是什么样的光。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自然光 (Natural Light): 这是最常用的词,效果很真实,适合大多数场景。
  • 阳光 (Sunlight): 如果想要画面里有明确的太阳光,就用这个词。
  • 逆光 (Backlight / Backlighting): 光源在主体背后,能产生漂亮的轮廓光,主体会变成剪影或者边缘发光。这个词能立刻让画面充满戏剧性。
  • 边缘光 (Rim Light): 和逆光类似,但更强调主体边缘那道细细的光线,能把主体和背景分离开,特别适合人像。
  • 侧光 (Side Lighting): 光从侧面来,会在物体上形成明显的明暗对比,让物体的轮廓和质感更突出。
  • 硬光 (Hard Lighting): 比如正午的太阳,光线直接照射,会产生清晰、边缘锐利的阴影,对比度高,适合营造紧张、硬朗的氛围。
  • 柔光 (Soft Lighting): 比如阴天的光线,光线被云层散射,阴影边缘模糊,对比度低,适合营造平静、柔和的氛围。
  • 顶光 (Top Light): 光从正上方来,会在人脸上产生一些不太好看的阴影,但用在特定场景下会很有戏剧感。
  • 工作室灯光 (Studio Lighting): 这个词会模拟出专业摄影棚里的布光效果,画面通常干净、光线均匀,适合产品图或者专业人像。

2. 特定时间和氛围的光

有时候,直接描述时间和场景,AI也能领会你想要的光线效果。

  • 黄金时刻 (Golden Hour): 日出后或日落前的一小时,光线温暖、柔和,呈金色,能让任何画面都变得很美。 这是出图效果最好的关键词之一。
  • 蓝色时刻 (Blue Hour): 日出前或日落后,天空呈现深蓝色调的短暂时刻,氛围静谧、甚至有点忧郁。
  • 电影光 (Cinematic Lighting): 这个词能让画面看起来像电影截图,通常对比度高,色彩有特定调性,故事感很强。
  • 体积光 (Volumetric Lighting) / 上帝光 (God Rays): 形容光线穿过云、雾或者树林时,形成一道道清晰可见的光束。这个词能给画面增加神圣感和深度。
  • 伦勃朗光 (Rembrandt Lighting): 一种经典的人像布光技巧,特征是脸部阴影处有一个倒三角形的光斑。这能让肖像画看起来很有深度和艺术感。
  • 暗调 (Low Key): 整个画面大部分区域都很暗,只有主体被少量光线照亮,能创造出神秘、戏剧化的效果。
  • 亮调 (High Key): 整个画面非常明亮,阴影很少甚至没有,给人感觉轻松、愉悦。

3. 特殊光效

如果你想玩点花样,可以试试这些词。

  • 霓虹灯 (Neon Lighting): 适合赛博朋克或者都市夜景题材,能带来五彩斑斓、充满活力的光线。
  • 散景 (Bokeh): 背景里的光斑形成的模糊、梦幻的效果,通常用在人像或特写中,能突出主体。
  • 镜头光晕 (Lens Flare): 模拟镜头对着强光时产生的光斑和光环,能增加真实感和温暖感。
  • 剪影 (Silhouette): 主体完全变黑,只剩下轮廓,背景则很明亮。逆光效果的极致。

构图:画面的骨架

构图决定了观众如何看你的画,好的构图能引导视线,突出重点。

1. 视角和距离

先确定“镜头”放在哪里,离主体多远。

  • 广角 (Wide Angle View / Wide Shot): 视野开阔,能容纳更多背景,适合风景或者需要展示环境的场景。
  • 特写 (Close-up / Headshot): 聚焦于主体的某个局部,比如人脸,能强调细节和情绪。
  • 全身像 (Full Body Shot): 完整展示主体的全身。
  • 鸟瞰视角 (Bird’s-Eye View): 从正上方往下看,有一种掌控全局的感觉。
  • 仰视 (Low Angle View / Worm’s-Eye View): 从下往上看,能让主体显得高大、有压迫感。
  • 正视图 (Front View): 直接从正面拍摄,感觉比较稳定、正式。

2. 经典构图法则

这些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构图方法,直接使用就能让画面看起来很专业。

  • 三分法 (Rule of Thirds): 把画面分成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或者线上。这是最基础也最有效的构图法则,能让画面显得更均衡、有活力。
  • 对称构图 (Symmetrical Composition): 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能带来稳定、和谐、庄严的感觉。 建筑和人像经常用。
  • 引导线 (Leading Lines): 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比如公路、河流、栏杆)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能增强画面的深度和方向感。
  • 黄金比例 (Golden Ratio): 一个更复杂的构图法则,基于数学比例1.618,能创造出非常自然和谐的视觉效果。
  • 画框构图 (Framing): 利用画面中的元素(比如门、窗、树枝)作为前景,框住主体,能增加层次感,让视线更集中。

3. 画面元素布局

除了大的构图法则,还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控制元素的具体摆放。

  • 居中构图 (Centered Composition): 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适合想突出主体,营造稳定感的时候。
  • 负空间 (Negative Space): 画面中主体周围的空白区域。合理利用负空间能突出主体,让画面更简洁、有呼吸感。
  • 深度感 (Depth of Field): 通过模糊背景或前景来突出主体,让二维的画面看起来有三维空间感。

把这些光影和构图的关键词组合起来,就像是给AI一个非常详细的拍摄指南。比如,你可以这样写一个提示词:“一个女人的全身像,黄金时刻的逆光,柔光,有镜头光晕,采用三分法构图,背景是海滩,有很大的负空间。” (A full body shot of a woman, golden hour backlight, soft light, with lens flare, rule of thirds composition, on a beach with a lot of negative space.) 这样生成的图片,效果会比只写“一个女人在海滩上”要好得多。多尝试不同的组合,你就能慢慢掌握指挥AI的技巧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绘画提示词大全中关于光影和构图的关键词有哪些?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