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直接对着AI输入“写一个XX故事”了,那样得到的只会是一堆陈词滥调的垃圾。把AI当成一个需要精确指令的实习生,而不是一个会读心术的大师,这才是我们高效合作的开始。好的故事,源于好的指令。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拆解,如何用一套结构化的指令模板,让AI帮你构建一个真正吸引人的故事情节。
第一步:设定“超级世界观”——给AI一个清晰的沙盒
在动笔之前,你得先给AI画个圈,告诉它故事将在哪个世界里发生。这个圈越大、越模糊,AI就越容易胡编乱造。相反,你给的规则越具体,它生成的内容就越贴合你的想法。
这个初始指令,我称之为“世界观设定指令”。它至少要包含这几个核心元素:
- 身份 (Role): 命令AI扮演一个角色。比如,“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好莱坞编剧,擅长创作快节奏的悬疑惊悚故事。” 这句话不是废话,它能让AI调用其数据库里与“编剧”和“悬-惊悚”相关的知识,输出的风格会更专业。
- 类型 (Genre): 明确你的小说类型。是“赛博朋克”,还是“都市奇幻”?或者是“设定在明朝的架空历史悬疑”?类型越精准,AI的发挥就越稳定。例如,直接说“科幻”就不如说“硬科幻,背景设定在22世纪的火星殖民地”来得有效。
- 核心概念 (Core Concept): 一句话说清你的故事是关于什么的。比如,“一个能够通过触摸感知他人记忆的侦探,在调查一桩连环杀人案时,发现凶手的记忆竟然和自己重叠。” 这个概念就是整个故事的锚点。
- 主题 (Theme): 你的故事想探讨什么?是“科技对人性的异化”,还是“极端压力下的道德抉择”?主题能让故事的内核更深邃。
- 基调 (Tone): 故事的整体氛围是怎样的?“黑暗、压抑、现实主义”,还是“轻松、幽默、充满希望”?基调会直接影响AI在用词和情节设计上的倾向。
把这些元素组合起来,一个基础的世界观指令模板就成型了:
指令模板示例:
“你将扮演一位资深科幻小说家。为我构思一个故事。
类型: 赛博朋克,反乌托邦。
核心概念: 在一个记忆可以被数字化交易的未来城市,一个底层数据清理工意外获得了一份包含着城市创建者罪证的记忆数据。
主题: 探讨记忆、身份认同与社会阶级的关系。
基调: 压抑、黑色电影风格,带有一丝对未来的悲观。”
这个指令下去,AI就不会给你生成一个王子公主的童话故事。它接下来的所有产出,都会围绕这个你设定的沙盒进行。
第二步:创造有血有肉的角色——用“矛盾”驱动人物
一个好的故事是靠角色驱动的。平庸的角色只会让情节显得像一具空洞的骨架。要让AI帮你创造出立体的角色,关键在于指令中要包含“矛盾”。
创造角色的指令模板,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 基本信息 (Basic Profile): 这部分很简单,就是姓名、年龄、职业等。 但关键在于,职业要和他的性格或故事核心挂钩。比如,一个“入殓师”主角,天然就带有一种对生死的独特视角。
- 核心欲望 (Want): 这个角色最想要得到什么?可能是“找到失踪的妹妹”,也可能是“获得社会的认可”。这是他行动的外部动机。
- 深层需求 (Need): 在他想要的表象之下,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通常和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性格缺陷有关。 比如,那个想“获得社会认可”的角色,他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欲望和需求的冲突,是人物成长的关键。
- 核心矛盾/弱点 (Flaw/Conflict):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一个角色的弱点和他的优点往往是一体两面。 比如,一个“极度忠诚”的骑士,他的弱点可能就是“盲从”。给他一个指令,让他必须在“忠诚”和“正义”之间做出选择,故事的张力就来了。
- 背景故事 (Backstory): 他的核心矛盾是如何形成的?简要说明一段能塑造他现在性格的关键经历。
角色创建指令模板示例:
“基于上述世界观,为我设计主角。
姓名: Kaelen (Kael)。
年龄: 28岁。
职业: 记忆交易所的底层数据清理工。
核心欲望: 赚钱买回他妹妹被卖掉的童年记忆。
深层需求: 摆脱过去的负罪感,与家人和解。
核心矛盾: 他极度珍视情感和记忆的价值,但他的工作却是清除和销毁他人的“情感垃圾”。他有很强的共情能力,这让他工作时非常痛苦,但也让他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
背景故事: 幼年时因为他的疏忽导致妹妹遭遇事故,一部分记忆受损,家庭为了支付医疗费卖掉了妹妹完好的童年记忆。他因此辍学,进入记忆交易所工作,想以此赎罪。”
用这样的指令创造出来的角色,比简单的一句“一个勇敢的男人”要丰富得多。AI可以基于这些矛盾点,去生成后续的情节和对话。
第三步:搭建故事的骨架——三幕式结构的应用
有了世界和人物,接下来就是搭建情节框架。直接让AI“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大纲”效果通常很差,因为它不知道如何分配节奏。 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经典的叙事结构,比如“三幕式结构”,把它变成模板,让AI来做填空题。
三幕式结构简单说就是:开端(第一幕)、发展(第二幕)、结局(第三幕)。我们可以把它进一步细化成具体的节点,然后要求AI填充内容。
三幕式大纲指令模板示例:
“请使用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为主角Kaelen的故事设计一个详细的情节大纲。第一幕: 铺垫 (Setup)
* 开场画面: 展现Kaelen在记忆交易所的日常工作,和他压抑的生活环境。
* 激励事件 (Inciting Incident): Kaelen在一次常规数据清理任务中,发现了一份被标记为“损坏”的加密记忆数据。出于好奇,他偷偷备份了这份数据。
* 第一情节转折点 (Plot Point 1): Kaelen破解数据后,发现这是城市创建者之一的罪证。几乎同时,一股神秘势力开始追杀他,他被迫逃亡。第二幕: 对抗 (Confrontation)
* 上升行动 (Rising Action):
1. Kaelen找到一个地下数据黑客寻求帮助,了解了这份记忆数据的价值和危险。
2. 追杀他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身边的朋友也因此受到牵连。
3. 他利用自己清理工的经验和对城市数据网络的了解,几次险象环生躲过追捕。
* 中点 (Midpoint): Kaelen发现追杀他的不仅仅是企业势力,还有政府内部的力量。他意识到自己对抗的是整个城市的秩序。同时,他从记忆数据中发现,妹妹当年的事故并非意外,也与这个阴谋有关。
* 第二情节转折点 (Plot Point 2): Kaelen的藏身之处暴露,他的黑客盟友为了保护他而牺牲。他陷入最低谷,但决定不再逃避,而是主动反击。第三幕: 结局 (Resolution)
* 决战前夕 (Pre-Climax): Kaelen设计了一个计划,准备利用城市一年一度的“记忆庆典”,将这份罪证记忆公之于众。
* 高潮 (Climax): 在庆典的数据中心,Kaelen与最终反派(追杀他的势力头目)当面对峙。他必须在曝光真相和保护妹妹安全之间做出最终选择。
* 结局 (Resolution): Kaelen成功曝光了部分真相,引发了社会动荡。他虽然没有完全扳倒敌人,但点燃了反抗的火种。他带着妹妹的记忆副本,走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这个指令非常清晰,AI只需要在每个节点下填充符合逻辑的具体事件即可。 你把控着故事的整体节奏和关键转折,AI负责填充血肉,这是最高效的合作方式。
第四步:细化场景与章节——从骨架到血肉
有了详细大纲,我们就可以开始细化每一章或每一个关键场景了。这里的技巧是“聚焦”,一次只让AI处理一个任务单元。
章节细化指令模板示例:
“现在,请详细描述第一幕中的激励事件这个场景。
场景目标: Kaelen发现并偷偷备份加密记忆数据。
地点: 记忆交易所的数据焚化炉车间。
氛围: 嘈杂、闷热、充满数据废气的味道。
需要包含的细节:
1. 描述Kaelen熟练但厌恶地处理“垃圾记忆”的动作。
2. 描写这份加密数据在外观上与其他垃圾数据的不同之处(例如,它有一个奇特的加密标记)。
3. 展现Kaelen内心的挣扎:一边是规章制度的警告,另一边是强烈的好奇心和一丝反叛精神。
4. 他如何利用职务之便,在监控死角下完成备份的简短过程。
输出风格: 请使用简洁、客观的文字,侧重于动作和环境描写,避免大段的心理活动描述。”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像导演一样,指导AI完成每一个场景的拍摄。不断迭代和修改AI给出的初稿,直到满意为止。AI生成的内容永远是初稿,你的判断和修改才是注入灵魂的关键。 记住,AI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能帮你快速生成草稿和提供灵感的伙伴,但最终的创作者,仍然是你自己。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