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AI精准画出你脑子里的那幅画,关键就在于你怎么跟它“说话”,也就是写提示词(Prompt)。这事儿没那么玄乎,说白了就是个技术活,有规律可循。
我们先从最基础的结构开始。一个好的提示词,就像在搭积木,一块一块叠起来,画面就清晰了。通常,一个完整的提示词会包含这几个部分:主体、细节、构图和画风。
1. 主体 (Subject):画面的核心是什么?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你得先告诉AI,你要画的是谁,或者是什么。描述主体的时候,要具体。
比如说,你不要只写“a girl”(一个女孩),这太模糊了。AI不知道是多大的女孩,在干什么。你应该写“a young girl with long brown hair, wearing a red dress, reading a book”(一个留着棕色长发的年轻女孩,穿着红色连衣裙,正在读书)。你看,这样一来,主体就清晰多了。
再举个例子,画动物也一样。只写“a dog”(一只狗),你可能会得到任何品种的狗。但如果你写“a happy golden retriever puppy playing with a yellow tennis ball”(一只正在玩黄色网球的快乐金毛幼犬),画面感就完全不一样了。主体越明确,AI就越不容易跑偏。
2. 细节 (Details):给画面增加血肉。
主体定下来之后,就要开始加细节了。细节决定了画面的丰富程度和真实感。这些细节可以包括:
- 五官和表情:比如“smiling with eyes closed”(闭着眼睛微笑)、“a determined expression”(坚定的表情)。
- 服装和配饰:像“wearing a futuristic silver jacket and sunglasses”(穿着未来感的银色夹克和太阳镜)。
- 动作和姿势:可以是“sitting on a wooden bench”(坐在木凳上),也可以是“jumping in the air”(在空中跳跃)。
- 环境和背景:主体在哪里?是在“a bustling cyberpunk city street at night with neon lights”(夜晚霓虹灯闪烁的赛博朋克城市街道),还是在“a quiet, misty forest at dawn”(黎明时分薄雾笼罩的宁静森林)?背景对整体氛围的影响很大。
- 光照:光是塑造氛围的利器。你可以指定“soft morning light”(柔和的晨光)、“dramatic cinematic lighting”(戏剧性的电影灯光),或者“glowing neon signs”(发光的霓虹灯)。不同的光线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
把这些细节一个个加上去,你的提示词就会变得很长,但画面也会越来越具体。比如,我们把前面的女孩再深化一下:“a young girl with long brown hair, wearing a red dress, sitting on a wooden bench in a quiet, misty forest at dawn, soft morning light filtering through the trees, she is reading a book with a determined expression.”(一个留着棕色长发的年轻女孩,穿着红色连衣裙,黎明时分坐在薄雾笼罩的宁静森林里的木凳上,柔和的晨光从树林间洒下,她正带着坚定的表情读一本书。)
3. 构图与镜头 (Composition & Camera):决定画面怎么看。
现在,我们有了主体和细节,但画面看起来可能还是有点“平”。这是因为我们还没告诉AI从哪个角度去“拍摄”这幅画。这就需要用到摄影里的概念了。
- 视角 (Angle):你是想“eye-level shot”(平视),还是“from above”(俯视),或者是“low-angle shot”(仰视)?仰视能让主体显得高大,俯视则会有种上帝视角的感觉。
- 景别 (Shot Type):你想看多大的范围?是“full body shot”(全身照),“medium shot”(中景),还是“close-up”(特写)?特写能突出面部表情,而全身照则能更好地展示动作和环境。
- 镜头类型 (Lens):你甚至可以指定镜头,比如“wide-angle lens”(广角镜头)可以让场景显得更开阔,而“85mm lens”则常用于人像摄影,可以带来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也叫“bokeh”)。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强调女孩读书时的专注,可以加上“close-up shot, 85mm lens, soft bokeh background”(特写镜头,85mm镜头,柔和的背景虚化)。这样,AI就会把焦点放在女孩的脸上,背景被自然地模糊掉。
4. 风格 (Style):给画面注入灵魂。
最后一步,就是确定这幅画的整体风格。这是最能体现创意的地方。你可以指定某个艺术家的风格,比如“in the style of Vincent van Gogh”(梵高风格),或者“by Hayao Miyazaki”(宫崎骏风格)。
除了艺术家,你还可以指定艺术流派,比如“impressionism”(印象派)、“surrealism”(超现实主义)或“ukiyo-e”(浮世绘)。 甚至可以是一些更具体的风格描述,比如:
- 媒介 (Medium):“oil painting”(油画)、“watercolor sketch”(水彩素描)、“3D render”(三维渲染)。
- 质感 (Texture):“highly detailed”(高细节)、“smooth”(平滑)、“gritty texture”(粗糙纹理)。
- 色彩 (Color):“vibrant colors”(鲜艳的色彩)、“monochromatic”(单色)、“pastel color palette”(粉彩色调)。
- 情绪 (Mood):“serene”(宁静的)、“mysterious”(神秘的)、“energetic”(充满活力的)。
比如,我们想让那幅女孩读书的画有点动画的感觉,就可以加上“anime style, by Makoto Shinkai”(新海诚的动画风格)。
组合与权重:高级技巧
当你熟练掌握了上面的基础结构后,就可以玩一些更高级的技巧了。
- 权重 (Weighting):有时候,你希望AI特别强调提示词里的某个部分。在Midjourney这样的工具里,你可以用
::符号来分配权重。比如,“a cat::2 playing with a ball::1”,这样AI就会更侧重于画猫,而不是球。数值越高,代表权重越大。 在Stable Diffusion中,则常用括号和冒号来增加权重,例如(red dress:1.3),这会使得红色连衣裙这个特征更加突出。 反之,减少权重可以用(red dress:0.8)。 - 负面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除了告诉AI要画什么,你还可以告诉它不要画什么。这对于修正画面里的常见错误很有用。 比如,AI画手经常会画错,多出或少掉手指。你可以在负面提示词里加入“extra fingers, deformed hands”(多余的手指,变形的手)。或者,如果你不想要模糊的画面,可以加入“blurry, out of focus”(模糊,失焦)。 很多AI绘画工具都有一个专门的负面提示词输入框。
- 分步思考 (Chain of Thought):这个方法比较“野路子”,但有时很管用。你可以先生成一个比较简单的基础图像,比如只用“a girl in a forest”(森林里的女孩)。然后,基于这张图,再用更详细的提示词进行“图生图”(img2img)或者局部重绘(in-painting),逐步添加你想要的细节。比如,在生成的图上选中女孩的裙子,然后用提示词“red dress”去重绘这个区域。这样一步步地修改,控制力会更强。
总的来说,写提示词就像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一门和AI沟通的语言。一开始可能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但只要掌握了上面这些基本的结构和原则,你就能更精准地控制画面,把脑海中的想象变成现实。记住,多看别人的优秀作品和他们用的提示词,是进步最快的方法。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