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图本质上是你和AI之间的一场对话,你用文字告诉它画什么,它来给你结果。 所以,提示词(Prompt)写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你拿到手的图是不是你想要的。很多新手一开始不得要领,感觉AI画出来的东西总是奇奇怪怪,其实问题就出在没掌握和AI沟通的基本方法。
学习写提示词,不用想得太复杂,把它拆解成几个基本模块,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往上加就行。
第一步:先确定你要画的“主体”是什么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一步。你总得先告诉AI,这幅画的主角是谁。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动物,一个物体,甚至是一个场景。
开始时,描述要尽可能直接。别用太抽象或者模棱两可的词。
比如,你想画一只猫,就直接写:
a cat (一只猫)
这个指令很简单,AI肯定能看懂。但问题是,它给你的可能是一只卡通猫,也可能是一张真实的猫片,猫的品种、颜色、姿势都是随机的。因为你给的信息太少了,AI只能自己去猜。
所以,我们需要给主体增加一些描述性的细节,让它更具体。
a ginger cat sleeping on a bookshelf (一只睡在书架上的橘猫)
这样一来,画面就清晰多了。AI知道了猫的颜色(ginger)、动作(sleeping)和位置(on a bookshelf)。这是构建一个好提示词的起点:先有一个明确、具体的主体。
第二步:选择一种“艺术风格”或者“媒介”
光有主体还不够,你得告诉AI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这个主体。是照片?是油画?还是卡通动画?这就是风格关键词的作用。
这是决定画面整体观感的关键一步。不同的风格词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一些基础且常用的风格关键词包括:
-
照片感 (Photographic Styles):
photorealistic: 写实照片风格,追求和真实照片一样的效果。portrait photography: 肖像摄影,适合拍人或动物。landscape photography: 风景摄影。product photography: 产品摄影,背景干净,突出物体。
-
绘画感 (Painting Styles):
oil painting: 油画风格。watercolor painting: 水彩画风格。impressionist painting: 印象派绘画,比如莫奈那种感觉。sketch: 素描风格。
-
插画与动漫感 (Illustration & Anime Styles):
illustration: 插画风格,用途很广。Studio Ghibli style: 吉卜力动画风格,宫崎骏的感觉。anime style: 日本动漫风格。3D render: 3D渲染图,像皮克斯动画那种立体感。
现在我们把风格和主体结合起来。还是用刚才那只猫举例:
watercolor painting of a ginger cat sleeping on a bookshelf (一张水彩画,画的是一只睡在书架上的橘猫)
你看,只加了一个风格词,画面的感觉就完全确定下来了。它不再是一张随机的照片,而是一幅有艺术感的水彩作品。对于新手来说,每次只想着“主体+风格”这两个元素,就已经能产出不错的图片了。
第三步:控制“构图”和“视角”
构图和视角决定了观众从哪个角度看你的主体,以及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 这是让画面看起来更专业、更有故事感的关键。
想一想,你是想离得很近拍个大头照,还是离得远一点把周围环境也拍进去?
一些基础的构图和视角
-
距离 (Distance):
close-up shot: 特写镜头,聚焦在主体的某个细节上。medium shot: 中景镜头,通常拍人物的半身。full-body shot: 全身镜头。wide shot或long shot: 远景镜头,能看到主体和大部分周围环境。
-
角度 (Angle):
eye-level shot: 平视视角,最常见的视角。low-angle shot: 仰拍视角,从下往上看,能让主体显得更高大。high-angle shot或top-down shot: 俯拍视角,从上往下看。dutch angle: 倾斜视角,画面会歪着,增加动感或紧张感。
我们再来优化一下那只猫的提示词:
watercolor painting of a ginger cat sleeping on a bookshelf, close-up shot (一张水彩画,画的是一只睡在书架上的橘猫,特写镜头)
加上 close-up shot 之后,AI就会把焦点放在猫的脸上,而不是整个书架。如果你想表现猫和书架的整体环境,就可以换成 wide shot。
第四步:用“光线”来营造氛围
光线是画面的灵魂。不同的光线能营造出完全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是温暖的午后阳光,还是冷峻的霓虹灯?
这是进阶的一步,但效果非常显著。
一些基础的光线
-
光线风格 (Lighting Style):
soft light: 柔和的光,阴影不明显,感觉很平静。dramatic lighting: 戏剧性光线,光影对比强烈,有冲击力。cinematic lighting: 电影感光线,通常用来讲故事,很有氛围。natural light: 自然光,比如阳光、月光。neon lighting: 霓虹灯光,常用于赛博朋克或都市夜景风格。
-
时间和氛围 (Time & Atmosphere):
golden hour: 黄金时刻,日出后或日落前,光线是金色的,非常温暖。blue hour: 蓝色时刻,日出前或日落后,天空是深蓝色的,很宁静。moody: 情绪化的,通常指光线较暗,有点忧郁或神秘的感觉。vibrant: 充满活力的,通常指光线明亮,色彩鲜艳。
我们继续给猫的提示词加上光线描述:
watercolor painting of a ginger cat sleeping on a bookshelf, close-up shot, soft afternoon sunlight streaming through a window (一张水彩画,画的是一只睡在书架上的橘猫,特写镜头,午后柔和的阳光从窗户照进来)
加上光线后,画面立刻就有了温度和故事感。你几乎能感觉到那个懒洋洋的下午。
第五步:指定“色彩”
如果你对画面的颜色有特定要求,可以直接告诉AI。
一些基础的色彩
vibrant colors: 鲜艳的颜色。monochromatic: 单色,整个画面只有一种色相,但明暗不同。pastel colors: 粉彩色,饱和度低,很柔和。warm color palette: 暖色调,以红、橙、黄为主。cool color palette: 冷色调,以蓝、绿、紫为主。
比如,你想让画面整体偏暖,可以这样写:
watercolor painting of a ginger cat sleeping on a bookshelf, close-up shot, soft afternoon sunlight streaming through a window, warm color palette (一张水彩画,画的是一只睡在书架上的橘猫,特写镜头,午后柔和的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暖色调)
一个完整的公式
总结一下,一个对新手友好的提示词结构可以是这样的:
[风格] of [主体] in [场景], [构图], [光线], [色彩]
把上面那只猫的例子套进去,就是:
(watercolor painting) of (a ginger cat sleeping) in (a cozy library), (close-up shot), (soft afternoon sunlight), (warm color palette).
当然,你不需要每次都把所有元素写全。根据你的需求,可以自由组合。但理解了这个结构,你就有了清晰的思路,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丰富你的想法。
一些给新手的额外建议
- 从简单开始,逐步迭代:不要一开始就写一大段复杂的描述。先写个简单的主体和风格,看看AI生成什么。然后根据结果,一次只修改或增加一个元素,比如换个光线或者改个构图。 这样你就能清楚地知道是哪个词影响了结果。
- 用逗号分隔关键词:把不同的关键词或短语用逗号隔开,这样AI更容易理解你的指令结构。
- 多看别人的作品:很多AI绘画社区都会分享作品和对应的提示词。这是学习新关键词和新风格最快的方法。 看到喜欢的图,就去研究它的提示词是怎么写的,然后模仿和修改。
- 使用负面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有些AI绘画工具允许你写不希望出现在画面里的东西。 比如,如果你不想要图片里出现文字,可以在负面提示词里写
text, watermark。
学习写提示词就像学一门新的语言,关键是多练习,多尝试。别怕犯错,AI生成一张图的成本很低。多玩几次,你慢慢就能摸清它的脾气,让它更听你的话。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