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聊了这么久,感觉它就像个能力超强但没啥主见的高中生。你让他写个故事,他能写,但写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平淡无味,全是套路。问题不在AI,在我们自己。是我们没把指令说清楚。想要AI写出好故事,关键在于提示词。你得像个导演一样,把世界观、人物、情节走向都设计好,然后清晰地告诉它。
怎么设定一个不套路的世界观
很多人设定世界观,起手就是:“写一个魔法世界”或者“来个赛博朋克背景”。这种指令太宽泛了。AI听到这个,只会从数据库里调出最常见的标签贴上去。魔法世界就是精灵、矮人、魔法学院。赛博朋克就是霓虹灯、摩天大楼、大公司压迫。这些没错,但毫无新意。
想让AI帮你构建一个独特的世界,指令得换个思路。
第一步:从一个具体的“核心设定”开始,而不是从一个“类型”开始。
这个核心设定,就是你整个世界的基石,它应该是具体的、独特的,甚至有点违反直觉。
举个例子。
不够好的指令:
“请写一个奇幻世界,里面有魔法和各种神奇生物。”
AI会给你一个标准答案。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
更好的指令:
“请设定一个世界,这里的魔法能量来源于‘谎言’。一个谎言被越多人相信,它蕴含的魔力就越强。最强大的法师被称为‘欺诈师’,他们能让整个国家相信一个虚构的事实,从而获得毁天灭地的力量。在这个世界里,‘历史学家’和‘真相探究者’是被各大势力追杀的高危职业。”
你看,这个指令给的不是一个空泛的类型,而是一套独特的规则。AI接收到这个规则后,就能开始推演了。它会去想:这个世界的权力结构是怎样的?“欺诈师”如何维持他们的谎言?普通人如何生活在一个真假难辨的世界里?会不会有专门的组织致力于戳穿谎言?故事的冲突自然就有了。
再举个科幻的例子。
不够好的指令:
“我要一个后末日废土世界。”
AI大概率会给你类似《疯狂的麦克斯》的场景。
更好的指令:
“设定一个世界,50年前一场名为‘褪色’的灾难,让世界上所有的颜色都消失了,只剩下黑、白、灰。同时,人类也失去了感知大部分情感的能力,变得麻木。但是,有一种稀有的矿石,靠近它就能短暂地恢复色觉和情感。因此,控制矿石的组织掌握着最高权力,而‘色彩走私犯’则成了反抗的象征。”
这个指令提供了具体的设定和核心冲突。AI不需要再去套用现成的模板,它会基于“色彩与情感”这个核心去构建社会、文化和权力斗争。
第二步:给世界观加入内在的“矛盾”,让它自己动起来。
一个好的世界观,内部一定充满了张力,而张力来自矛盾。在给AI指令时,要主动植入矛盾。
比如,你想创造一个看似美好的乌托邦。
不够好的指令:
“创造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城市。”
这很美好,但也很无聊,因为没有冲突。
更好的指令:
“创造一个生态城市,所有建筑都由活体植物构成,市民通过与植物的精神链接获取能源和食物。但这种共生关系有一个代价:市民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负面情绪,比如恐慌或愤怒,整个城市就可能枯萎甚至崩塌。因此,社会实行严格的情绪管制,任何表现出强烈负面情绪的人都会被‘净化’。”
这个设定里,“和谐共生”是表象,“情绪管制”是内在的矛盾。这就为故事埋下了种子:主角是不愿压抑自己情感的人?还是一个负责“净化”的执法者,但他自己也开始怀疑这个制度?这种充满内在矛盾的设定,能让AI生成的故事更有深度。
所以,设定世界观的关键是:放弃类型化的描述,给AI一个具体、独特、且充满内在矛盾的核心规则。 把它当成一个逻辑推演的起点,而不是一个标签的集合。
怎样塑造一个活生生的人物
世界观是舞台,人物才是舞台上的主角。如果人物扁平,读者就很难有代入感。很多人创建角色时,给的指令也很模糊,比如“一个勇敢的战士”或“一个聪明的法师”。AI收到这种指令,只能给你一个符号化的人物。
要让AI创造出立体的人物,指令必须包含具体的细节。一个完整的角色提示词,至少应该包括这几个部分:外貌、性格、背景、动机和关键关系。
第一步:用具体细节描绘外貌和性格,避免使用形容词。
不要直接说一个角色“勇敢”或者“善良”。要通过具体的行为和细节来展示他的性格。
不够好的指令:
“主角是一个勇敢的骑士,性格坚毅。”
更好的指令:
“角色A:男性,28岁,是一名国王护卫。他身材高大,但左脸颊有一道从眉毛延伸到嘴角的旧伤疤,这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成熟。他说话语速很慢,用词精准,习惯在回答问题前停顿几秒钟。他不苟言笑,唯一的放松方式是每天擦拭他的长剑,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他从不主动挑起战斗,但当同伴受到威胁时,他总是第一个挡在前面的人。”
这个指令没有用“勇敢”这个词,但是通过“总是第一个挡在前面”这个行为展示了他的勇敢。通过“说话慢”、“擦拭长剑”这些细节,展示了他沉稳、细致的性格。细节越多,AI塑造的人物就越真实。
第二步:提供背景故事,解释人物性格的成因。
一个人的过去决定了他的现在。给AI一段背景故事,能让角色的行为逻辑更合理。
继续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补充背景:
“背景故事:他来自一个边境村庄,16岁时村庄被盗匪袭击,他的家人在他面前被杀害,脸上的伤疤也是那时留下的。他因为没能保护家人而一直怀有负罪感。之后他流浪到首都,被现在的老国王所救,并训练成了一名护卫。因此,他对国王的忠诚高于一切。”
这段背景解释了他为什么沉默寡言,为什么把保护他人看得那么重。有了这些信息,AI在生成后续情节时,就能更好地把握这个角色的行为模式。
第三步:明确角色的核心动机和目标。
角色想要什么?这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动力。他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
继续补充指令:
“核心动机:他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赎罪,弥补没能保护家人的过错。
当前目标:老国王病重,他怀疑宫廷中有人密谋篡位,威胁到国家的稳定和年幼的王子。他必须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找出幕后黑手,保护王子顺利继承王位。”
这个目标非常具体,直接引出了故事的主线任务。
第四步:设定关键人际关系。
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行为会受到与他人关系的影响。
最后补充:
“关键关系:
1. 与老国王:视他为父亲,绝对忠诚。
2. 与年幼的王子:像对待弟弟一样,充满保护欲。
3. 与宫廷法师:不信任他,认为他野心勃勃,是潜在的威胁。”
这些关系为故事增加了更多的戏剧冲突。他和宫廷法师的互动,肯定会比和王子在一起时紧张得多。
把以上所有元素组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角色创建提示词。用这种方式,你可以为故事里的主要角色都建立一个档案,AI就能像一个真正的演员一样,理解并扮演好这些角色。
如何引导情节自然地走向
有了世界和人物,接下来就是情节了。让AI写情节,最怕的就是逻辑混乱或者平铺直叙。想要控制情节走向,不能指望一个指令就让AI写出完整的一章,而是要把它拆分成小步骤,像玩乐高一样,一块一块地搭。
第一步:先用框架搭建骨骼,再让AI填充血肉。
在写具体内容之前,先让AI帮你生成一个故事大纲。最经典的就是“三幕剧结构”。
你可以这样对AI说:
“请为我构思一个故事大纲,采用三幕剧结构。
故事核心:一个压抑情感的护卫,为了保护小王子,最终直面自己过去的创伤。
第一幕(开端):介绍主角和他的困境。老国王病重,宫廷暗流涌动,主角发现篡位阴谋的蛛丝马迹。
第二幕(中段):主角开始秘密调查,遭遇重重阻碍。他被诬陷,被迫逃亡,同时还要保护小王子。在这个过程中,他必须与他不信任的宫廷法师合作。冲突升级,主角面临绝境,几乎放弃。
第三幕(结局):主角在绝境中找到关键证据,揭露了幕后黑手的真面目。在高潮部分,他不仅要用武力战胜敌人,还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道德抉择。最终,他成功保护了王子,也与自己的过去和解。”
有了这个大纲,你就掌握了故事的主动权。AI接下来的所有写作,都必须围绕这个框架进行。
第二步:把大纲拆分成更小的场景,一个一个地写。
不要直接让AI“写第一幕”。而是把第一幕拆成几个关键场景。
例如,第一个场景的指令可以是:
“现在请写故事的开场场景。地点:老国王的寝宫。人物:主角(护卫)、病重的老国王。气氛:压抑、沉重。
场景目标:
1. 展示国王对主角的信任,他私下交给主角一个调查任务。
2. 通过他们的对话,暗示宫廷中有人不可信。
3. 描写主角在国王面前沉稳,但内心充满忧虑的状态。”
这个指令非常具体,它告诉AI场景里有什么人、在哪里、要达到什么效果。AI就能集中精力写好这一个片段。
第三步:在AI生成内容后,通过追问和修改来优化。
AI生成的第一版内容,可能不错,但不一定完美。你需要像个编辑一样,对它提出修改意见。
比如,AI写完上面的场景后,你可能觉得对话有点平淡。你可以接着说:
“很好。现在重写这段对话,让国王的语言更隐晦一些,不要直接说出他怀疑谁,而是通过一些比喻和暗示来表达他的担忧。同时,在对话中加入更多细节,比如国王的咳嗽声,或者主角注意到房间里某个不寻常的物品,来增加场景的紧张感。”
这种迭代式的沟通,能让AI的输出越来越接近你的想法。记住,你不是在和机器下命令,你是在和它协作。你提供方向和标准,它负责具体的文字实现。
总的来说,和AI协作创作小说,就像是导演和演员的关系。你需要先做好案头工作:设计好世界观的规则,写好详细的人物小传,规划好情节的每一个转折点。然后,把你的要求清晰、具体地传达给AI。指令越具体,AI的表现就越出色。它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最终的故事灵魂,还是来源于你。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