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提示词模版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如何根据需求进行修改?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同样是用AI,你问个问题,AI给你的回答平平无奇;而别人用同样的问题,却能得到一份堪比专家写的分析报告。

这中间的差别,不在于AI,就在于提问的方式。

好的提问,就像给了AI一张精确的地图,它能准确地带你到目的地。而一个模糊的提问,AI只能自己瞎猜,结果自然不怎么样。提示词模版,就是把那些被证明有效的“好问题”给固化下来,变成一个可以直接套用的框架。

你不需要每次都绞尽脑汁。你只需要找到合适的框架,填上你的具体信息,就能稳定地拿到高质量的回答。这东西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更像是一个让你和AI沟通更顺畅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把这个工具怎么用,怎么改,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模版到底是个啥,它凭什么这么好用

先搞懂它的构造

别把模版想得太复杂,它不是代码,更像一份“填空题”或者一个菜谱。它把一个任务拆解成了几个固定的部分,你只要往里面填内容就行。

一个好用的模版,一般都由这四个零件构成:

角色
这个就是给AI安排一个身份。你直接告诉它“你现在是一个有10年经验的 маркетинг 策划”,它就会立马调动相关的知识和说话方式,回答自然就专业多了。不给它安排角色,它就是一个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的“万金油”。

任务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你要用最直接的动词告诉AI具体“做什么”。比如“写一份报告”、“分析这些数据”、“对比A和B的优缺点”、“把这段话翻译成英文”。任务越清楚,AI的执行就越到位。别说“帮我看看这个”,要说“检查这段文字里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背景和信息
这是你投喂给AI的“原料”。没有原料,厨师手艺再好也做不出菜。你要AI帮你写产品文案,那你就得把产品的名字、卖点、目标客户是谁、他们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产品,都告诉AI。你给的信息越多、越具体,它生成的内容就越贴合你的需求。

格式和要求
这个部分用来给AI的行为画个框。你可以要求它的回答必须是表格、要点列表,或者是一段代码。你还能限制它的字数,规定它的语气是严肃还是活泼。比如,“用Markdown表格格式化你的回答”、“全文不要超过300字”、“语气要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用模版的好处在哪

你一旦开始用模
版,就会发现几个很爽的地方:

A.效率高了
你不用每次都琢磨怎么问问题。特别是那些每天都要做的重复性工作,比如写日报、回复客户邮件,套上模版,几秒钟就能搞定,省下大量时间。

B.结果稳定
AI的回答不再时好时坏,像开盲盒一样。因为模版的结构是固定的,只要你填入的信息质量稳定,它产出的结果质量也就很稳定。这对于工作来说,可靠性比偶尔的惊喜重要得多。

C.门槛低了
你不是程序员,也不是营销专家,没关系。用了专家设计的模版,你也能让AI生成专家水平的代码注释或营销文案。它把别人的经验,变成了你可以直接用的工具。

上手实操,三步用好提示词模版

知道理论了,直接开干。用好一个模版,就跟把大象装进冰箱一样简单,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 找个好模版

别总想着自己从零创造。网上有的是现成又好用的模版库,先学会用别人的,再想着自己改。

去哪儿找
GitHub 这是程序员的地盘,上面有大量开源的提示词项目,比如搜 awesome-chatgpt-prompts,你能找到成百上千个按职业和场景分类好的模版,质量很高。
专业网站 有些网站就是专门做这个的,比如PromptBase、FlowGPT。上面的模版更垂直,很多都是明码标价,质量有保证。
社区和论坛 国内的知乎,国外的Reddit,有大量用户在分享他们自己用着顺手的提示词。你直接搜你的需求,比如“小红书文案 提示词”,大概率能找到别人分享的宝贝。

怎么选
选模版就两条标准。
一是要看它是不是为你这个场景设计的。你要写代码,就别用一个写诗的模版。
二是要看它是不是适配你的AI模型。有些模版是专门为GPT-4设计的,你用在文心一言上,效果可能就会打折扣。

第二步 往里填东西

找到模版后,就是填空了。模版里一般会用 [ ] 或者 { } 这样的括号把需要你填写的部分标出来。

你的任务就是理解每个括号里需要填什么,然后用具体清晰的信息去替换它们。

我们看个例子
这是一个网上找的“小红书种草文案”模版:

你是一名小红书博主,请用闺蜜分享的、口语化的语气,创作一篇图文笔记。产品名称:[填写产品名称]核心卖点:[填写产品的亮点,1-3个]目标用户:[描述你的目标客户]使用场景:[描述用户会在何时何地使用]写作要求:

  • 多用emoji增加亲和力
  • 结构:痛点引入+产品介绍+使用感受+互动结尾
  • 文末加上5个相关领域的#话题标签
  • 字数控制在400字左右

现在,我们把它填上

你是一名小红书博主,请用闺蜜分享的、口语化的语气,创作一篇图文笔记。产品名称:“云朵泡泡”氨基酸洁面慕斯核心卖点:①纯氨基酸配方,超级温和,我这种敏感肌用着都毫无压力;②按出来就是绵密的泡沫,不用自己搓;③加了积雪草成分,洗完脸水润润的,一点都不紧绷。目标用户:20-30岁的年轻女生,皮肤有点敏感,很看重护肤品成分。使用场景:每天早晚洗脸,或者卸了淡妆之后用。写作要求:

  • 多用emoji增加亲和力
  • 结构:痛点引入+产品介绍+使用感受+互动结尾
  • 文末加上5个相关领域的#话题标签
  • 字数控制在400字左右

你看,信息一具体,AI就知道该怎么写了。它拿到的不再是“质量好”这种空话,而是“敏感肌适用”、“洗完不紧绷”这些能直接转化成文案的卖点。

第三步 和AI聊起来

别指望AI一次就能给你完美答案。它给你的第一版,只是个草稿。

你要做的是,在草稿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比如,AI写完后,你可以接着说:

  • “这个版本不错,但开头可以更抓人眼球一点吗?比如从熬夜皮肤差这个痛点切入。”
  • “能不能在介绍泡沫质感那里,多用一些比喻,让它听起来更诱人?”
  • “结尾的互动引导有点弱,换个问法,问问大家都有什么好用的洁面产品。”

这样一轮一轮地沟通下来,AI才能被你“调教”得越来越懂你,最终的成品才会无限接近你想要的样子。

进阶玩法,把别人的模版改成你的神器

用熟了别人的模版,你就会发现有些模版并不完全符合你的特殊需求。这时候,就该自己动手改了。

动手改之前,记住几条规矩

01.想清楚再改
改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希望改完之后,输出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是为了让文案更搞笑,还是为了让数据分析更深入?目标明确,才不会瞎改。

02.一次只改一个地方
别贪心,一次把角色、任务、格式全改了。那样一来,如果结果变差了,你根本不知道是哪个地方改错了。正确的做法是,一次只动一个变量,比如这次只改改语气,然后马上测试效果。有效了再改下一个。

03.别把骨架拆了
一个好模版的核心指令结构,往往是经过很多人验证的。在没搞懂为什么这么设计之前,不要轻易去动它的核心逻辑。你可以先在上面添砖加瓦,比如增加几条限制,而不是上来就把承重墙给砸了。

从这五个地方下手,效果立竿见影

No.1 改角色和语气
这是最简单的改法。把“营销专家”换成“脱口秀演员”,文案风格会立刻从专业变得风趣。你甚至可以把角色设定得更具体,比如“一个住在纽约、喜欢喝手冲咖啡的时尚博主”,AI就能模仿出对应人群的腔调。

No.2 换任务动词
任务动词是模版的心脏。把“总结这份报告”换成“反驳这份报告的观点”,整个任务的性质就变了。或者从“扩写这段话”变成“缩写这段话到50字以内”,输出结果会截然不同。

No.3 加减约束条件
约束条件就像给AI画的条条框框,框画得越好,它在里面表现得就越好。比如,在一个写周报的模版里,你可以增加一条约束:“周报中必须包含至少三个量化数据,并用加粗字体标出。”这样一来,生成的周报就更具可读性。

No.4 指定输出格式
让AI直接输出你想要的格式,能省去很多后续编辑的麻烦。比如,你可以要求它“把分析结果用JSON格式输出”,这样程序员就能直接拿去用了。或者“用思维导图的Markdown语法来生成文章大纲”,这样就能直接复制到笔记软件里。

No.5 给它一个例子(Few-shot)
这是最高级的技巧。有时候你的要求很抽象,用语言很难描述清楚,比如你想要一种非常独特的写作风格。这时候,直接给AI一个范例,比你说一万句话都有用。

比如,你想让AI帮你把复杂的术语解释得很有趣,可以这样:

我希望你当一个比喻大师,把枯燥的专业术语解释得生动有趣。这里是一个例子

  • 输入: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 输出:API就像餐厅的服务员。你(一个App)不用进后厨(服务器后台),只需要告诉服务员(API)你要点什么菜,他就会把你的需求告诉后厨,然后把做好的菜端给你。

现在,请按照上面的例子,解释一下这个术语:[你想要解释的术语]

AI看到这个例子,马上就明白你想要的不是干巴巴的定义,而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常见误区和最后想说的话

三个坑,别往里跳

a.没有万能模版
别指望一个模版能包打天下。每个模版都有它的适用场景。硬要把一个分析财务报表的模版,拿去写情书,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

b.指令不是越多越好
有些人觉得提示词写得越长越详细,效果就越好。不是这样的。又长又啰嗦,甚至前后矛盾的指令,只会让AI“精神错乱”,不知道该听哪个。清晰、简洁才是王道。

c.不给背景就让干活
这是新手最爱犯的错。光秃秃地给一句“帮我写个营销计划”,AI只能瞎编。你不告诉它产品是什么,预算有多少,市场怎么样,它怎么计划?你喂给AI的信息质量,直接决定了它产出结果的质量。

说到底,用AI就像是带一个很聪明但没有主动性的实习生。你把任务交代得越清楚,他干得就越好。

掌握提示词模版,本质上就是在学习如何清晰、有条理地向下达指令。这项能力,不只在和AI打交道时有用。当你能把一个复杂的任务,拆解成清晰的角色、步骤、目标和交付标准时,你在现实工作中的思考和沟通能力,也会变得更强。

别再把AI当成一个聊天机器人或者一个简单的搜索工具了。开始用模版,去实践,去修改,把它变成你工作流里真正的一部分。你会发现,你的生产力会因此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提示词模版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如何根据需求进行修改?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