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创作不同类型(如悬疑、科幻)的小说提示词有什么独到的技巧吗?

写小说提示词这事儿,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不就是随便想个点子吗?但真要做起来,想弄出那种让人一看就“哇,这个带感,想写”的提示词,特别是悬疑或者科-幻这种类型,还真有点门道。这跟你随便在网上找个“一百个写作点子”完全是两码事。那些点子大多是千篇一律的模板,比如“一个侦探调查一桩离奇谋杀案”,这种说了等于没说。

一个好的提示词,应该像个钩子,能瞬间勾住宿主的想象力。它不是给你一个完整的故事大纲,而是提供一个充满矛盾和可能性的起点。我琢磨了挺久,也踩过不少坑,发现搞定不同类型小说的提示词,确实有些独到的技巧。

悬疑类:核心是“信息差”和“反常识”

悬疑的魅力在于解谜,在于那种“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的抓心挠肝的感觉。所以,创作悬疑提示词,关键就是要制造一个认知上的缺口,让看到的人立刻产生疑问。

第一步:先建立一个日常的、无聊的场景。
为什么从日常开始?因为最深的恐惧,往往源于对日常秩序的破坏。一个正常的、甚至有点乏味的环境,突然出现一件不合逻辑的事,那种冲击力才强。

比如,别上来就写“在一个阴森的古堡里发生了谋杀”。这太套路了。 不如试试这个思路:“一个主妇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超市购物小票。上面的日期,是她丈夫下葬后的第二天。”

你看,场景很日常——整理遗物。但那个“下葬后的第二天”的小票,一下子就把整个情境变得诡异起来。丈夫真的死了吗?谁用他的卡买的东西?买了什么?一连串的问题会立刻冒出来。这就是利用“反常识”制造的钩子。

第二步:植入一个具体的、不寻常的“物件”或“细节”。
模糊的描述很难激发创作欲。你需要一个具体的、能抓住眼球的东西。这个东西本身可能很普通,但它出现的时间、地点或者状态不普通。

举个例子:一个警察在一桩入室盗窃案的现场,发现所有贵重物品都没丢,唯一不见的,是主人家孩子书桌上的一本旧童话书。

这里的核心物件就是“旧童话书”。为什么小偷费那么大劲,不偷钱不偷珠宝,只偷一本书?这本书里藏着什么秘密?是藏宝图,还是某个罪证的线索?这个具体的物件,让整个案件的方向变得不可预测。比起“一个奇怪的盗窃案”,这个提示词提供了更清晰的创作起点。

第三步:制造人物关系的“裂痕”。
悬疑小说很多时候是关于人性的。一个好的提示词,应该能暗示出角色之间不稳定的关系。

比如这个:“每年结婚纪念日,丈夫都会给妻子送一束她最爱的白玫瑰。在她失踪后的第三年,那束白玫瑰依然准时出现在了家门口。”

这个提示词的重点不在于失踪本身,而在于那束“准时出现的白玫瑰”。这背后暗示了什么?是丈夫的执念?还是凶手的挑衅?或者,妻子还活着,这是她传递的信息?这个简单的设定,能衍生出无数关于爱、控制、复仇的故事。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动作,暴露了人物关系背后隐藏的暗流。

总的来说,悬疑提示词的技巧就是:
1. 场景日常化:把怪事放在最普通的地方。
2. 细节具体化:用一个反常的物件作为引爆点。
3. 关系矛盾化:让一个看似正常的举动暗示出人物关系的裂痕。

这样做出来的提示词,不是一个干巴巴的事件描述,而是一个充满了张力的谜题开端。

科幻类:核心是“概念的延伸”和“规则的重塑”

科幻小说提示词的难点在于,既要有想象力,又不能完全脱离逻辑。它的核心不是单纯的“未来会怎样”,而是“如果某项技术或某个科学概念被推到极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步:抓住一个真实存在的科学概念,然后“推”一把。
完全凭空捏造一个科学设定,很容易写得又假又空。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从一个真实的、大家都听说过的概念入手,然后把它推向一个极端。

比如“基因编辑”。这个概念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单纯说“一个关于基因编辑的故事”就很无聊。但我们可以这样推一把:“在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删除人的暴力倾向。一名警察在追捕一个连环杀手时,发现对方的基因档案显示,他天生就是个‘无暴力倾向’的完美公民。”

这个提示词就把一个技术问题,变成了一个哲学和社会问题。 如果技术定义了你“不可能”犯罪,但你还是犯罪了,那问题出在哪里?是技术错了,还是人性的定义错了?这就为故事提供了巨大的探讨空间。

第二步: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规则或生存法则。
好的科-幻不仅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对社会的思考。一个强大的科-幻提示词,往往会描述一个因为技术或环境改变而形成的、看似荒谬却又逻辑自洽的社会规则。

举个例子:“在一个资源极度匮is乏的星球上,每个人的生命都被量化为‘贡献值’。当你的贡献值耗尽,就会被强制‘回收’。主角是一名‘回收员’,他今天的任务目标,是他的亲生父亲。”

这个设定里,“贡献值”就是那个全新的社会规则。它直接颠覆了我们现在的道德和家庭观念。这种提示词的威力在于,它强迫作者去思考在这种极端规则下,人性会如何扭曲和挣扎。父子亲情、社会公义、个人生存,这些主题都自然而然地被包含在里面了。

第三步:颠覆一个基本常识。
科幻的一大乐趣就是挑战我们对世界的基本认知。 找一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常识,然后问一句“如果它不是这样的呢?”

比如,我们都知道时间是线性的。那如果不是呢?
“一家科技公司发明了一种‘记忆交易’技术,人们可以出售自己不想要的记忆,也可以购买别人的经历。一个男人为了还债,卖掉了自己和妻子相爱的所有记忆。一天,他在街上偶遇了一个女人,感觉一见钟情,却发现她就是自己的妻子。”

这个提示词颠覆的是“记忆的私有性”这个常识。当记忆可以像商品一样买卖时,爱情、身份认同这些东西还可靠吗?“我”还是“我”吗?这种从根本上动摇现实认知的设计,往往能催生出非常深刻的科幻故事。

总结一下,科幻提示词的技巧是:
1. 概念极端化:把一个真实科学概念推到极限,看它会引发什么矛盾。
2. 规则陌生化:设计一个因环境或技术而生的新社会规则,观察它对人性的影响。
3. 常识颠覆化:挑战一个基本物理或社会常识,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不管是悬疑还是科幻,创作提示词的共同点是,不要试图把所有事情都说清楚。你要做的,是打开一扇门,门后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世界,然后邀请作者走进去。一个好的提示词,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故事,它有开头,但把结局留给了创作者。这才是真正能激发灵感的方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创作不同类型(如悬疑、科幻)的小说提示词有什么独到的技巧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