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I沟通,很多人觉得结果不理想,问题不在AI,而在我们没把话说清楚。AI猜不到你脑子里想什么,它只能根据你给的文字指令(也就是提示词)来干活。 指令越清楚,它干得越好。写提示词就像跟一个很聪明但完全不了解你具体情况的助理沟通,你得把任务说明白。
写提示词的核心就一件事:清晰、具体。 别说“写个故事”,这种模糊的指令只会得到一个同样模糊的结果。 你要说清楚,写个什么故事、给谁看、什么风格、多长。本质上,一个好的提示词,就是把任务所需的所有信息都说明白。

拆解一个好提示词的四个要素
一个能让AI稳定输出高质量结果的提示词,通常包含四个部分:上下文、任务指令、输入数据和输出指示。 这种结构化提问的方式,能把一个模糊的想法,变成一个AI可以精确执行的任务。
上下文 (Context):告诉AI这是什么场景
AI虽然知识多,但它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 所以,你得先给它设定一个场景,让它知道自己该以什么身份、为谁、在什么背景下工作。这就像给演员一个剧本,让他知道自己要演谁。赋予角色 (Persona):让AI扮演一个具体的角色,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比如,你可以说:“你是一名资深的市场营销专家” 或者“你是一位擅长用苏格拉底式提问的导师”。指定角色能帮AI迅速锁定知识范围和沟通风格。 比如我之前想分析一个市场数据,直接问“分析这个数据”,结果很普通。但当我加上“你是一名有10年经验的数据分析师,为一家快消品公司CEO准备报告”这个角色设定后,它给出的分析报告就有了明显的商业视角和专业术语,非常对路。
提供背景信息:把任务相关的背景都告诉它。 比如你要让它写产品文案,就得先把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卖给谁这些信息给它。 信息越全,结果越准。有时候我甚至会问AI:“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你还需要知道些什么?”,这个方法能帮我检查自己是否遗漏了关键信息。
明确目标受众 (Audience):告诉AI最终内容是给谁看的。 写给技术专家的报告和写给普通消费者的广告,语言风格完全不同。 比如,“把这个技术概念解释给一个高中生听”,就比“解释这个技术概念”要好得多。
任务指令 (Instruction):告诉AI具体要做什么
这是提示词最核心的部分,必须直接、明确。 用简单的动词开头,比如“写”、“总结”、“翻译”、“比较”。指令要单一、清晰:一句话里最好只让AI干一件事。如果任务复杂,就把它拆解成几个简单的步骤,让AI一步一步来。 比如,不要说“分析这份报告并写一个摘要和演讲稿”,而是分成三步:“第一步,总结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第二步,基于这些观点,写一个500字的摘要”、“第三步,为高管会议准备一个10分钟的演讲稿”。这样做出来的结果质量更高,也更容易修改。
多用正面指令,少用反面指令:告诉AI“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比如,与其说“文案不要太严肃”,不如说“文案风格要轻松、幽默”。 AI对正面指令的理解通常比负面指令更准确。
输入数据 (Input):告诉AI要处理什么材料
这部分是你希望AI处理的具体信息。 可以是一段等它总结的文章、一份数据表格,或者需要它回答的具体问题。 为了让AI清楚地知道哪部分是指令、哪部分是待处理的数据,最好用分隔符把它们隔开,比如用三个引号"""或者井号###。例如:
* 总结以下被"""符号包围的文本,提取三个关键点。
"""
[这里放入很长的一段文字]
"""
这种格式能有效避免AI把你的输入数据误解成指令的一部分。输出指示 (Output):告诉AI结果要什么样子
明确你想要的结果格式,能省去大量后期修改的时间。 这就像你让助理写报告,直接告诉他用PPT格式,而不是让他写完Word你再自己转。指定格式:你可以要求AI用特定的格式输出,比如“用Markdown的表格形式展示”、“生成一个JSON格式的数据” 或者“用无序列表的方式列出要点”。格式要求越具体,结果就越接近你的预期。
提供范例 (Few-shot Prompting):给AI一两个你想要的输出范例,它就能更好地模仿。 这种方法叫“少样本提示”,效果非常好。比如,你想让它帮你提炼卖点,可以这样写:
- “从以下产品描述中,按‘[特点] -> [优势]’的格式提取三个核心卖点。
- 范例1:
- 输入: ‘我们的吸尘器配有HEPA滤网。’
- 输出: ‘[HEPA滤网] -> [能过滤99.9%的过敏原,让空气更洁净]。’
- 现在处理这个:
- 输入: ‘这款帐篷使用了超轻防水尼龙材料。’”
约束条件:可以对输出的长度、语言、风格等做限制。 比如“总结成一个三句话的段落”、“全文不超过300字”、“用专业、礼貌的语气撰写”。这些限制能确保输出结果直接可用。
不断沟通和迭代是关键
很少有人能一次就写出完美的提示词。和AI的沟通是一个反复尝试和优化的过程。 把和AI的对话看成是一次持续的沟通,而不是一问一答。
从简单开始,逐步增加细节:先用一个简单的指令得到初步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再提出修改意见。 比如,先让它“写一个关于健康饮食的博客大纲”,等它给出大纲后,你再针对其中一点说:“很好,现在把第二点‘选择健康的脂肪’详细写成500字的内容,目标读者是刚开始健身的年轻人。” 这种方式比一次性给一个超复杂的指令效果更好。
直接修正它的错误:如果AI给的结果不满意,直接告诉它哪里不对,以及你希望它怎么改。 比如,“这个回答太学术了,请用更简单的语言重写一遍,让一个10岁的孩子也能看懂。”
让AI自己帮你优化提示词:如果你不确定怎么写提示词,可以直接问AI。 比如输入:“我是一个市场经理,想写一份关于新产品发布的社交媒体推广计划,我应该给你哪些信息,才能让你给我一个完美的方案?”AI会反过来告诉你它需要哪些信息,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提示词模板。
总的来说,写好AI提示词不是什么神秘的技术,更像是一种沟通技巧。核心就是把话说清楚、把任务交代明白。把它当成一个能力很强但需要明确指令的实习生,多给一些上下文,多一些耐心,你就能得到让你满意的结果。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