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绘画提示词怎么写

很多人觉得AI绘画难,主要是卡在了提示词上。感觉对着输入框,不知道说啥,或者说了一堆,出来的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其实这事没那么玄乎,AI听不懂人话,你得学着用“机器能听懂”的方式跟它沟通。这就像跟一个逻辑满分、但情商为零的助理说话,你得把指令拆解得清清楚楚。

先搞明白一个基本公式

所有AI绘画工具,不管是Midjourney还是Stable Diffusion,它们的提示词逻辑都差不多。一个好的提示词,就像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主谓宾,还有各种修-饰-成-分。记住这个基本框架,就不会乱。

基础公式:主体 + 环境 + 氛围 + 风格

  • 主体 (Subject): 你要画什么?这是核心。别只说“一个女孩”,要具体。比如,“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更具体点,“一个穿着白色丝绸连衣裙、戴着草帽的年轻女孩”。细节越多,AI抓取到的信息就越准。

  • 环境 (Environment/Background): 主体在哪?“一片草地”太模糊。改成“在盛夏的向日葵花田里”,效果就好多了。再加上时间,“金色黄昏下的向日葵花田”,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

  • 氛围 (Mood/Atmosphere): 你想让这幅画感觉怎么样?是开心、神秘还是忧伤?“温馨的”、“诡异的”、“宁静的”,这些词能直接影响画面的光影和色彩。 比如,“温馨的氛围,柔和的光线”,AI就会倾向于使用暖色调和漫反射光。

  • 风格 (Style): 这是决定画“像什么”的关键。可以是艺术流派,比如“印象派”、“赛博朋克”;也可以是具体的艺术家,比如“梵高风格”或“宫崎骏动画风格”。 甚至可以是渲染引擎的名称,像“Octane Render”或者“Unreal Engine”,这些词能让画面更有CG感。

我们把上面这些元素拼起来,就是一个不错的初始提示词了:
“一个穿着白色丝绸连衣裙、戴着草帽的年轻女孩,站在金色黄昏下的向日葵花田里,氛围宁静,宫崎骏动画风格。”

你看,比单纯的“女孩在花田里”要清晰得多。AI拿到这个指令,就知道要画什么、在哪画、什么感觉、以及用什么方式画。

拆解提示词,让它更具体

公式只是骨架,想让画面效果更好,还得往里面填肉。关键在于描述的“颗粒度”要细。AI不理解形容词的好坏,它只认关键词。

1. 画面构图与镜头语言 (Composition & Camera)

你想让观众从什么角度看这个画面?这在摄影和电影里是基本功,在AI绘画里同样重要。

  • 视角 (Angle): “从下往上看的仰视视角 (low angle shot)”、“从上往下看的鸟瞰视角 (bird’s-eye view)”、“正面视角 (front view)”。
  • 景别 (Shot): “特写 (close-up)”、“全身像 (full-body shot)”、“远景 (wide shot)”。
  • 镜头 (Lens): “广角镜头 (wide-angle lens)”能表现宏大场面,“长焦镜头 (telephoto lens)”能压缩空间。

比如,想让人物显得高大,可以用“仰视视角”。想让场景有电影感,可以加上“电影镜头 (cinematic)”。

2. 光线与色彩 (Lighting & Color)

光是画面的灵魂。不同的光线能创造完全不同的氛围。

  • 光线类型: “柔和的光 (soft light)”、“戏剧性的光 (dramatic lighting)”、“霓虹灯 (neon lights)”、“体积光 (volumetric lighting)”。
  • 色彩描述: “鲜艳的色彩 (vibrant colors)”、“柔和的色调 (muted tones)”、“黑白 (black and white)”、“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 (gold and red palette)”。

比如,“暴雨前的诡谲黄昏,霓虹招牌在水下闪烁”,这个描述就把光线和环境紧紧地绑在了一起,画面感很强。

3. 细节与质感 (Details & Texture)

想让画面看起来“贵”,细节和质感很重要。

  • 材质: 不要只说“盔甲”,可以说“划痕累累的钢铁盔甲”。不要只说“裙子”,可以说“带有蕾丝花边的天鹅绒裙子”。
  • 画面质量: 可以在提示词的末尾加上一些“魔法词”,比如“超精细 (ultra-detailed)”、“8K”、“照片级真实感 (photorealistic)”。这些词能直接告诉AI,你想要一个高质量的输出。

一些高级技巧

掌握了基础,就可以玩点进阶的。

1. 负向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

这是个很有用的功能。简单说,就是告诉AI你“不”想要什么。 比如,画手是AI的弱项,你可以在负向提示词里写“多余的手指 (extra fingers)”、“畸形的四肢 (deformed limbs)”。或者你不想要模糊的画面,就写“模糊 (blurry)”、“画质差 (low quality)”。 这能有效避开很多常见的坑。

2. 词语权重 (Prompt Weighting)

有时候,你希望提示词里的某个元素更突出一些。这时就可以给它“加权重”。在Midjourney里,格式是“关键词::权重数值”,比如“space opera::2”,就是让“太空歌剧”这个元素的权重加倍。在Stable Diffusion里,常用括号来增加权重,比如“(masterpiece:1.5)”,就是把“杰作”这个词的权重增加到1.5倍。 反过来,也可以减弱某个元素的影响。

3. 别怕试错和迭代

没人能一次就写出完美的提示词。AI绘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优化的过程。 先用一个简单的提示词生成基础图像,然后根据结果,逐步增加或修改细节。 比如,你觉得画面太亮了,就在提示词里加入“柔和的光线”;觉得人物表情不对,就更具体地描述“带着自信的微笑”。 每一次微调,都离你想要的结果更近一步。

说到底,写提示词不是搞文学创作,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它更像是在写一份极其详细的技术规格说明书。你的描述越清晰、越没有歧义,AI这个“助理”就越能准确地执行你的想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绘画提示词怎么写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