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绘画二次元提示词是什么

AI绘画里的“提示词”,说白了就是你给AI下达的指令。你用文字告诉它要画什么,它就根据你的描述去生成图像。这不像跟人说话那么随意,AI听不懂“感觉”,它只认关键词。所以,想让AI画出你想要的二次元图片,就得学会它的那套语言。

最基础的提示词,通常是一堆用逗号隔开的单词或短语,英文为主。为什么是英文?因为目前主流的AI绘画模型都是用英文数据训练的,用英文指令效果最直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公式:主体 + 细节 + 风格 + 构图 + 画质。

我们一步步拆解来看。

第一步:确定主体和细节

首先,你要明确告诉AI画面里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比如,你想画一个女孩。光说“a girl”是不够的,AI会随机给你一个女孩,很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你需要添加细节来限定她。

  • 人物数量和性别:用“1girl”或“1boy”来明确指定单个角色。如果你想画多个人,可以用“2girls”等等。
  • 外貌特征: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头发颜色(brown hair)、发型(long hair, ponytail)、眼睛颜色(blue eyes)、表情(smile, sad)、穿着(school uniform, dress)都得写清楚。每一个描述都是一个标签,标签越具体,AI的发挥空间就越小,也就越接近你的想法。

举个例子,一个基础的人物提示词可以是这样:
1girl, brown hair, long hair, blue eyes, school uniform, smile
这组词告诉AI,画一个长棕发、蓝眼睛、穿着校服、面带微笑的女孩。很简单,对吧?

第二步:设定画风

既然是画二次元,风格就很重要。你可以直接用“anime style”或者“manga style”来定一个大概的基调。但是,二次元内部的风格也千差万别。想让画面更精确,可以提一些具体的参考。

  • 参考动画工作室:比如你喜欢吉卜力工作室的风格,就可以加上“Studio Ghibli style”。 喜欢新海诚那种细腻的背景和光影,就写“Makoto Shinkai style”。 加上这些,AI就会去模仿对应风格的特征。
  • 参考艺术家:如果你了解一些日本的插画师,可以直接用他们的名字作为风格参考,比如“by Ilya Kuvshinov”。 AI会尝试生成类似这位画师笔触和色调的作品。

第三步:构图和环境

构图决定了画面的视角和主体的位置。

  • 视角:比如“from above”(俯视)、“from below”(仰视)。
  • 景别:想要大头照,就用“portrait”或“close-up”。想要半身像,用“upper body”。想要全身,就用“full body”。想让人物在画面里小一点,突出环境,可以用“wide shot”(远景)。
  • 背景:你得告诉AI人物在哪里。是在“in the classroom”(在教室里),还是在“on the beach at sunset”(在日落的海滩上)。背景描述越详细,画面就越有故事感。

把这些组合起来,我们的提示词就更丰富了:
1girl, brown hair, long hair, blue eyes, school uniform, smile, full body, standing in a classroom, sunlight through window, Makoto Shinkai style
现在,AI知道要画一个完整的场景,而不仅仅是一个人。

第四步:提升画质的“魔法词”

有一些词,虽然不描述具体内容,但能显著提升画面质量。大家常把它们叫做“魔法词”或“品质词”。比如:
masterpiece, best quality, high quality, highly detailed, 8k

这些词为什么有用?因为AI模型在训练时,人们会给图片打上各种标签。那些被标记为“masterpiece”或“best quality”的图片通常都是质量很高的作品。你在提示词里加上这些,就等于告诉AI:“请参考你数据库里那些最高质量的图片来生成我的这张画”。这是一种引导,让AI向更高标准看齐。

负面提示词:告诉AI不要画什么

除了告诉AI要画什么(这叫正面提示词),同样重要的是告诉它不要画什么。这就是“负-面提示词”(Negative Prompts)的作用。 AI绘画经常会出一些奇怪的错误,比如画出六根手指的手、扭曲的肢体、多余的胳膊腿等等。 这时候,负面提示词就派上用场了。

在一个单独的输入框里,你可以写下不希望出现的东西。常用的负面提示词包括:
low quality, worst quality, blurry, text, watermark, signature, bad anatomy, bad hands, extra limbs, extra fingers, deformed limbs, ugly

这些词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低质量和不符合人体结构的结果。 比如,AI画不好手是出了名的,加上“bad hands, extra fingers”,生成正常手部的成功率会高很多。如果你发现画面里总有莫名其妙的签名或者水印,加上“text, watermark, signature”就能有效避免。

进阶技巧:调整关键词权重

有时候,你可能希望AI更侧重于某个关键词,或者稍微忽略另一个。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权重调整。在很多AI绘画工具(特别是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里,可以用括号来调整权重。

  • (keyword):增加这个词的权重。括号越多,权重越高,比如 ((keyword))
  • [keyword]:降低这个词的权重。

举个例子,假如你输入了 red dress, blue scarf,但生成的图片里围巾的蓝色总是不明显,或者把裙子也染蓝了。你可以试试这样写: (red dress), [blue scarf]。这就等于告诉AI:“红色裙子是重点,必须有!蓝色围巾是次要的,稍微带到就行。”

不同平台和模型的差异

需要知道的是,不同的AI绘画平台或模型,对提示词的理解方式会有些许不同。

  • Midjourney:它的提示词更偏向于自然语言描述,你可以像写一个句子一样描述整个场景。 它也有一些特殊的参数,比如 --ar 16:9 用来设定画面的长宽比,--niji 是专门用于生成二次元风格的模型版本。
  • Stable Diffusion:它更依赖于标签式的关键词堆砌。 而且,Stable Diffusion 有一个庞大的社区,用户自己训练了各种各样的“模型”(Checkpoints)。 有的模型专门画写实风格,有的专门画赛璐璐风格的二次元。 所以,用Stable Diffusion时,选对模型和写好提示词同样重要。

总而言之,写AI绘画提示词就像学习一门新语言。它有自己的语法和逻辑。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复杂,但只要理解了“主体+细节+风格+构图+画质”这个基本框架,再学会用负面提示词来排除错误,你就已经入门了。剩下的就是不断尝试和调整,通过看别人优秀作品的提示词来学习,很快你就能让AI精准地画出你脑海中的二次元世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绘画二次元提示词是什么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