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提示词指令大全

写出一个好的 AI 提示词(Prompt),本质上就是学会如何与 AI 有效沟通。 AI 不会读心术,你给它的指令越清晰、越具体,它返回的结果就越接近你的预期。 这就像和人沟通一样,你不能指望一个刚入职的实习生,仅仅凭一句“帮我做个演示”就能交出完美的方案。 你得告诉他演示的主题、面向的听众、核心要点和页数限制。 对待 AI 也是同理。

核心构成要素:拆解一个好指令

一个结构完整、意图明确的提示词,通常包含几个核心部分。虽然不是每次都需要全部用上,但理解这些要素能帮你构建更有效的指令。

  • 角色 (Persona): 给 AI 设定一个身份。 这能极大地影响它输出内容的口吻、风格和专业深度。 比如,你可以让它扮演一个经验丰富的财务分析师、一个富有创意的营销总监,或者一个循循善诱的苏格拉底式导师。 当你指令 AI“扮演一个有20年经验的儿科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什么是过敏”,得到的结果会比直接问“什么是过敏”要好得多,因为它自带了特定的视角和沟通方式。

  • 任务 (Task):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你具体想让 AI 做什么。 指令必须明确、直接。 避免使用“写点关于……”这种模糊的说法,而是要用动词明确你的需求,比如“总结这篇文章”、“对比 A 和 B 两个产品的优缺点”、“把这段技术文档翻译成中文”或“生成一个为期三天的巴黎旅行计划”。

  • 上下文/背景信息 (Context): AI 拥有海量知识,但它不知道你当前具体的情况和目标。 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至关重要。 比如,在你要求 AI 写一封邮件时,你需要提供收件人是谁、邮件的目的、你们之前的沟通背景等。 如果你要 AI 分析数据,就要先提供数据本身。 上下文越充分,AI 的回答就越贴合你的实际需求。

  • 格式 (Format): 明确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输出形式。 这能帮你省去大量后期编辑的时间。你可以要求 AI 将结果以特定格式呈现,例如:

    • 表格: “请用表格形式对比这三款手机的摄像头、电池和屏幕参数。”
    • JSON 或 XML: 这在需要程序解析数据时很有用,比如“请生成一个包含三个虚构书名、作者和流派的列表,并以 JSON 格式提供,包含 book_id, title, author, genre 字段。”
    • Markdown: 使用标题、列表、粗体等格式,让输出结果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 邮件或备忘录: “请草拟一封少于200字的邮件,邀请团队成员参加周五的会议。”
  • 示例 (Examples): 有时,“展示”比“描述”更有效。 这种方法被称为“少样本提示”(Few-shot Prompting)。 你可以在提示词里提供一两个你想要的输出范例,AI 会模仿你的例子来生成内容。 比如,你想让 AI 帮你写产品描述,可以先给它一个你写好的范本,然后说:“这是我们产品描述的风格,请为新产品‘智能咖啡杯’也写一段类似的描述。” AI 会迅速抓住你想要的语气和结构。

一些实用的高级技巧

掌握了基本结构后,可以尝试一些更高级的技巧,让 AI 的输出质量更上一层楼。

  • 思维链 (Chain of Thought, CoT): 这个技巧对于需要逻辑推理的复杂问题特别有效。 你不是直接问最终答案,而是要求 AI“一步一步地思考”或“把你的推理过程写出来”。 比如,在解决一个数学应用题时,加上这句引导,AI 会先列出解题步骤,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答案。这个过程不仅能提高最终结果的准确性,还能让你检查它的逻辑是否正确。

  • 分解任务: 不要指望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指令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就像管理项目一样,把大任务拆解成一系列更小、更具体的步骤。 比如,写一篇长文,可以先让 AI“为这个主题生成一个大纲”,在你确认或修改大纲后,再让它“根据这个大纲,撰写第一部分”,然后逐步完成全文。 这种迭代的方式能让你对最终结果有更好的控制。

  • 使用分隔符: 当你的提示词包含多个部分(比如上下文、具体指令、输入数据)时,使用分隔符可以让 AI 更清晰地理解你的意图。 你可以用三个反引号(``)、破折号(---)或者 XML 标签(如`)来区隔不同的信息块。 [6, 22] 这样做能有效避免 AI 混淆背景信息和真正的指令。

  • 明确约束和要求: 除了告诉 AI 要做什么,同样重要的是告诉它“不要做什么”。 [11] 比如,你可以明确指出“不要使用行业黑话”、“回答要客观,不要包含个人观点”或者“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清晰的约束条件能帮助 AI 更好地聚焦在你的核心需求上。

不断试错和优化

写提示词是一个不断尝试和优化的过程。 [5, 9] 第一次的结果不理想很正常。 [39] 不要马上放弃然后重新开始,而是应该在原有提示词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调整。 [16, 39] 是不是指令太模糊了?那就增加一些具体细节。 [39] 是不是 AI 理解错了上下文?那就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29] 每次调整后,观察输出的变化,你会慢慢摸索出与特定 AI 模型沟通的最佳方式。

你甚至可以反过来利用 AI 帮助你优化提示词。当你不知道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指令时,可以先简单描述你的目标,然后问它:“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我还需要提供哪些信息?” [11] AI 可能会反问你一些问题,从而引导你构建一个更完美的提示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提示词指令大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