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图片生成提示词怎么写

写图片生成提示词,其实就像是在给一个想象力丰富但只会“听话”的画师下指令。你说的越清楚,他画出来的就越接近你脑子里的画面。很多人一开始写的提示词很简单,比如“一只猫”,结果AI给了一张很普通的猫图,甚至有点奇怪。 但如果你说“一只优雅的暹罗猫,蓝眼睛,坐在窗台上,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那AI就有了明确的方向,画出来的图会精准很多。

先从基础结构开始

一个好的提示词,通常包含几个核心部分。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公式:主体 + 细节 + 环境 + 风格

  • 主体 (Subject): 这是你画面里最主要的东西。 比如,“一个宇航员”、“一条龙”、“一座漂浮的城堡”。主体要清晰,这是整个提示词的基石。

  • 细节 (Details): 细节是让画面丰富起来的关键。主体是什么样子的?在做什么?有什么特征?比如,“一个穿着银色宇航服、头盔上反射着地球倒影的宇航员,正在月球表面插旗”、“一条全身覆盖着金色鳞片、口中喷出蓝色火焰的巨龙”。细节越多,AI能发挥的空间就越小,结果也就越可控。

  • 环境 (Environment/Setting): 主体在什么地方? 背景是什么样的?是“在夜晚的赛博朋克城市街道上”,还是“在宁静的、被雾气笼罩的森林里”? 环境能极大地影响画面的氛围。

  • 风格 (Style): 这是决定画面整体感觉的部分。你想要一张什么样的图?是“照片”、“油画”、“水彩画”,还是“3D渲染”、“像素艺术”? 明确风格很重要,否则AI可能会随便给你一种默认风格。

举个例子,把这些元素组合起来:

  • 基础想法: 一个女孩和一只狐狸。
  • 加上细节和环境: 一个穿着红色斗篷的小女孩,和一只九条尾巴的白色狐狸,坐在古老的樱花树下。
  • 最后定义风格: 一个穿着红色斗篷的小女孩,和一只九条尾巴的白色狐狸,坐在古老的樱花树下,宫崎骏动画风格,色彩柔和,电影感光照。

你看,加的东西越多,脑海里的画面是不是就越清晰了?AI也是这么工作的。

让提示词更有效的几个技巧

掌握了基本结构后,还有一些技巧能让你的指令更有效。

  1. 多用描述性词语,要具体
    形容词和副词是你的好朋友。 不要只说“大”,可以说“巨大的”、“宏伟的”或者“庞大的”。 不要只说“好看”,可以说“令人惊叹的”、“精致的”、“优雅的”。AI对这些具体词汇的理解比对那些模糊的词汇要好得多。 比如,想画一个光线好的场景,直接说“柔和的晨光”、“戏剧性的伦勃朗光”或者“霓虹灯闪烁”,效果会比只说“光线好”强很多。

  2. 参考艺术家或艺术流派
    这是一个快速达到某种风格的捷径。如果你喜欢梵高的风格,可以直接在提示词里加上“in the style of Vincent van Gogh”(以梵高的风格)。 同样的,你也可以用“印象派”、“立体主义”、“赛博朋克”这类艺术流派的词。 AI在训练时学习了大量艺术史料,所以它能很好地模仿这些特定风格。

  3. 使用摄影术语
    如果你想要照片质感的图片,加入摄影术语会很有用。比如“广角镜头 (wide-angle shot)”、“微距特写 (macro shot)”、“景深 (depth of field)”、“黄金时段光线 (golden hour lighting)”等等。 这些词能帮AI更好地理解你想要的构图和光影效果。 比如,“一个女人的特写肖像,f/1.8光圈,90年代胶片颗粒感”,这样生成的图片就会很有特定的摄影味道。

  4. 词语的顺序很重要
    一般来说,越靠前的词语,AI会认为越重要。 所以,最好把最重要的主体和特征放在提示词的开头。 比如,如果你想画“一个宇航员骑着马”,就把“宇航员”和“马”放在前面,而不是把背景描述放在最前面。

  5. 利用权重调整
    有些AI绘画工具,比如Stable Diffusion,允许你给提示词的不同部分增加或减少权重。 通常,用括号 () 可以增加某个词的权重,括号越多,权重越高。 比如 (((red hair))) 会让AI更强调“红头发”这个特征。 相反,用方括号 [] 可以降低权重。 这个功能在你想微调画面元素时很有用。

别忘了“负面提示词”

除了告诉AI你想要什么,告诉它你想要什么同样重要。 这就是“负面提示词 (Negative Prompts)”的作用。

比如,你生成的图片里总出现一些奇怪的手指、多余的肢体,或者你不想要的文字和水印。你可以在负面提示词区域输入“多余的手指 (extra fingers)”、“畸形 (deformed)”、“丑陋 (ugly)”、“水印 (watermark)”、“文字 (text)”。 这样一来,AI就会在生成时主动避开这些元素,出来的图会干净很多。

我个人经验是,准备一套通用的负面提示词模板很有用。比如 blurry, low quality, bad anatomy, extra limbs, text, watermark,每次生成图片时都带上,能省不少事。

语言的选择

目前来看,用英文写提示词的效果普遍比用中文好。 这是因为大部分主流AI模型都是用以英文为主的庞大数据集训练的,它们对英文的理解更深入、更细致。 如果你英文不太好,也没关系,可以先用中文写好,然后用翻译工具转成英文再用。

一步步来,不断尝试

写提示词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事。通常需要反复试验和修改。 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提示词开始,看看生成了什么。 然后,根据生成的结果,逐步增加或修改细节。 比如,你觉得画面太暗了,就加上“明亮的光线 (bright lighting)”;觉得人物表情不对,就更具体地描述情绪,比如“开心地笑 (smiling joyfully)”。

有些工具,比如Midjourney的 /describe 命令,甚至可以让你上传一张图片,然后它会反向生成几条描述这张图片的提示词。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看看AI是如何用语言来描述画面的,能给你很多灵感。

总而言之,写提示词就是一个把脑子里的画面,用尽量精确、具体、结构化的语言“翻译”给AI的过程。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剩下的就是多练习、多观察别人的作品,慢慢你就能让AI成为你真正的“神笔马良”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图片生成提示词怎么写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