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张很喜欢的AI画,想知道它是怎么画出来的?以前这事儿基本靠猜,现在不一样了,有种玩法叫“反向提示词”,就是把图片丢给AI,让它反过来告诉你生成这张图可能用了哪些关键词。这东西不光能帮你学习别人的画法,还能给你提供新的灵感。
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看看这东西到底怎么用。现在有很多工具能做这个事,最有名的可能是一个叫 CLIP Interrogator 的模型。 很多在线网站都集成了它或者类似的技术。你不需要自己去部署复杂的代码,直接用现成的网页工具就行。找一个叫“Image to Prompt”或者类似名字的网站,操作都差不多。
第一步:找一张图
我们先找一张风格比较明确的图片作为例子。我选了一张科幻风格的插画:一个宇航员站在一个外星球上,背景是绚丽的星云和远处的行星。这张图色彩、构图和主题都很清晰,适合拿来测试。
第二步:上传图片,让AI分析
打开一个反向提示词工具网站,界面通常都很直接,一个上传框,让你把图片拖进去或者点击上传。 我把这张宇航员的图片传上去,然后点击“生成”或者“分析”按钮。
这时候AI就开始工作了。它会分析这张图片的各种元素:主体是什么(宇航员)、环境是怎样的(外星球、宇宙)、有什么特别的细节(头盔反光、星云)、整体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数字插画、科幻感),甚至可能尝试识别出这是哪位艺术家的风格。 这个过程背后用到的技术叫CLIP,它能把图片和文字联系起来,找出最匹配的描述。 等待几秒到几十秒,工具就会给出一串它认为最能描述这张图的英文提示词。
第三步:分析AI给出的提示词
工具给我返回了这样一串提示词:
“a painting of an astronaut in a field of stars, a detailed matte painting by greg rutkowski, cgsociety, space art, sci-fi, detailed painting, artstation, concept art, a detailed painting, behance hd”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串词。
- 核心内容: “a painting of an astronaut in a field of stars”(一幅宇航员在星空下的画)。这个抓得很准,直接定义了画面的基本内容。
- 艺术风格和平台: “a detailed matte painting”(一张精细的哑光画)、”space art”(太空艺术)、”sci-fi”(科幻)、”concept art”(概念艺术)。这几个词把图片的类型和风格都框定下来了。 “cgsociety”, “artstation”, “behance hd” 这几个是知名的数字艺术网站,AI模型在训练的时候学习了这些网站上的大量图片,所以加上这些词,就能让生成的图片有那种网站上高质量作品的感觉。
- 艺术家风格: “by greg rutkowski”。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幻想艺术家,他的画风对很多AI模型影响很大。提到他的名字,通常会生成一种史诗感、细节丰富的画面。
- 重复与强调: 你会发现 “a detailed painting”(一张精细的画)出现了两次。在AI绘画里,重复某个词有时候是为了加强它的权重,让AI更重视这个指令。
总的来说,AI分析得还不错,把关键的元素都抓出来了。
第四步:用反向提示词生成新图片
现在,我们把AI给的这串提示词复制下来,然后找一个AI绘画工具(比如Midjourney或Stable Diffusion)来验证一下,看看用这串词到底能画出什么。
我把上面那串完整的提示词直接粘贴到绘画工具里,然后生成了几张图片。结果出来的图片,确实都是宇航员站在外太空的场景,画面的精细程度和科幻氛围感也很足,跟我们最初的那张参考图风格非常接近。虽然构图和宇航员的具体动作不一样,但整体的“味道”对了。这说明反向提示词确实抓住了原作的核心风格。
但是,反向提示词不是万能的
这个工具很有用,但你不能完全指望它100%还原。有几个问题你需要知道。
首先,它不一定能猜对所有的细节。比如我那张原图里,宇航员的头盔上有一个特别的星球倒影,AI生成的提示词里就没有提到这一点。所以,用反向提示词生成的图,往往是风格类似,但细节完全不同。
其次,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者混合风格的艺术作品,AI可能会“困惑”。它给出的提示词可能很宽泛,或者只能抓住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忽略了其他更微妙的风格。
再者,很多AI绘画高手会在提示词里用一些非常规的组合或者权重设置(比如 (word:1.3) 这种),这些是反向工具很难分析出来的。 它们只能根据画面内容去猜,猜不到这些“秘方”。
怎么把反向提示词用得更好?
拿到AI给你的反向提示词之后,不要直接就用,最好自己动手修改一下。这才是把它用好的关键。
-
清理和简化: AI生成的词有时候会很啰嗦,或者有些词效果差不多。 比如上面例子里的 “a detailed painting” 出现了两次,我们可以删掉一个。 “cgsociety”、”artstation”、”behance hd” 这三个词功能类似,保留一两个就行,让提示词更干净。
-
添加你自己的细节: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AI没识别出来的细节,你可以自己加上去。比如,我想让宇航员的宇航服是橙色的,头盔上有地球的倒影。那我就可以在提示词里加入 “orange spacesuit” 和 “reflection of earth in helmet visor”。这样一来,生成的结果就更接近我想要的样子了。
-
调整艺术家风格: AI可能会推荐某个艺术家的名字,但你不一定喜欢。你可以把它换成你熟悉的其他艺术家,或者干脆删掉,换成更通用的风格描述,比如 “impressionist painting”(印象派绘画)或者 “anime style”(动漫风格)。
举个例子,我把AI给的原始提示词修改了一下:
“An astronaut in an orange spacesuit standing on a barren alien planet, reflection of earth in helmet visor, stunning cosmic nebula in the background, detailed matte painting, artstation, sci-fi, concept art”
这个修改后的版本,比AI给的更具体,控制力更强。我用这个新提示词去生成图片,结果就更符合我脑海里的想象了。
除了正向的提示词,很多AI绘画工具也支持“反向提示词”(Negative Prompts),也叫负面提示。 这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你在负面提示框里输入不希望画面里出现的东西。 比如,你画人像的时候,不想要画出畸形的手,就可以在负面提示词里加入 “mutated hands, extra fingers”(变异的手,多余的手指)。
常用的负面提示词通常是一长串,用来排除那些AI容易画崩的元素,比如 “ugly, blurry, bad anatomy, watermark, text, logo”(丑陋的,模糊的,糟糕的人体结构,水印,文字,商标)。 很多有经验的玩家都有一套自己常用的负面提示词库,每次画画都直接贴上去,能有效提高出图的质量。
总的来说,反向提示词工具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它帮你完成了从0到1的分析工作。但从1到100,就需要你手动去优化和调整。把它当成一个学习和获取灵感的辅助工具,而不是一个一键生成完美结果的傻瓜机器,这样你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