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 AI 不好用,多数时候不是 AI 的问题,而是我们给它的指令(也就是提示词)不够清楚。和 AI 沟通就像和人沟通一样,话说不明白,对方就很难理解你要什么。写提示词,其实就是把我们脑子里的想法,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让 AI 能准确地干活。
最常见的错误就是给的指令太模糊。比如你直接说“写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AI 只能给你一篇非常宽泛、没什么特点的内容。 这就像你让朋友去超市买“吃的”,结果他可能带回来一包薯片,但你其实想要的是水果。想要 AI 输出靠谱的结果,指令必须明确具体。
一个好的提示词,通常包含几个核心要素:角色、任务、背景和输出格式。 把这几点说清楚,AI 给你的答案质量会高很多。
首先是角色扮演。给 AI 指定一个角色,能让它更好地进入状态,用特定的口吻和知识来回答问题。 比如,你想了解某个历史事件,可以这么说:“你是一位历史学教授,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讲讲安史之乱的始末。” 或者,你需要一份营销文案,可以指定:“你是一位资深的广告文案策划,请为一款新的降噪耳机提炼10个卖点。” 不同的角色设定,输出的内容风格和专业度完全不同。 这种方法很简单,但效果非常直接。
其次是明确任务指令。这是提示词最核心的部分,你要清楚地告诉 AI 你想让它“做什么”。 指令越具体,结果越精准。 不要说“写个产品介绍”,而是说“为XX型号的无线耳机写一段150字左右的销售文案,重点突出它的降噪功能和佩戴舒适度。” 一个好的指令要把任务、对象、关键点都包含进去。如果你要 AI 总结文章,可以说“总结下面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列出3个要点”。这样 AI 就知道不仅要总结,还要按点列出,任务就非常清晰。
第三点,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上下文)。AI 虽然知识渊博,但它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 你提供的背景信息越多,它给出的答案就越贴合你的需求。 比如,你让 AI 帮你制定旅行计划,不能只说“给我一份长沙的旅行计划”。 你应该提供更多细节,就像这样:“你是一个专业的旅行规划师,请帮我规划一个为期三天的长沙家庭旅行。我们是一家三口,孩子7岁,喜欢动物园和博物馆。我们预算有限,希望能推荐一些性价比高的餐厅和住宿。请把每天的行程、交通方式和餐饮建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提供了家庭成员、兴趣偏好、预算和格式要求这些背景信息后,AI 生成的计划才真正具有参考价值。如果信息不足,AI 甚至可以反问你需要补充哪些信息,来帮助它更好地完成任务。
第四点是指定输出格式。明确你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能省去很多后期修改的麻烦。 比如,你可以要求 AI 用表格、列表、JSON 格式或者 Markdown 来呈现内容。 如果你需要几个不同的方案,可以明确说“请提供3个不同的方案,并分别说明优缺点”。一个很实用的技巧是,直接给 AI 一个例子,这叫“示例学习”(Few-shot prompting)。 你可以告诉它:“请按照以下格式,列出全球最高的五座山峰和它们的海拔:(1)名称:山峰1,海拔:X米……” AI 看到这个例子,就会严格按照你给的格式来输出,准确率很高。
除了这四个基本要素,还有一些进阶技巧能让你的提示词更上一层楼。
一个是迭代优化。很少有人能一次就写出完美的提示词。通常需要不断尝试和修改。 先给一个基本指令,看看 AI 的反应,然后根据它的输出逐步增加细节,或者修正表达,这是一个不断调试的过程。 就像和人沟通,第一次没说清,那就换种方式再说一次,直到对方完全明白。
另一个是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技巧。有时候任务比较复杂,你可以引导 AI一步一步地思考。 可以在提示词里加上一句“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思考”或者“请逐步解释你的推理过程”。 这种方法能让 AI 在给出最终答案前,先把思考过程展示出来,有助于提高复杂问题的准确性。
还有一个技巧是自我评估。你可以让 AI 对自己生成的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 比如,在 AI 完成初稿后,你可以接着问:“请检查你刚才写的内容,有没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或者有哪些细节没有考虑到?” 这等于让 AI 自己给自己当老师,找出潜在的不足。
最后,要善用“反向指令”。除了告诉 AI 要做什么,也要明确告诉它不要做什么。 比如,“写一段关于猫的描述,不要使用‘可爱’这个词。” 这种方式可以帮你规避掉一些不想要的内容,让结果更符合你的预期。
总的来说,写好 AI 提示词不是什么玄学,更像是一门手艺。核心就是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练习得多了,自然就会有感觉。把 AI 当成一个非常聪明但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助理,你的指令越清晰、越周全,它就越能成为你得力的帮手。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