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有哪些专业的AI文章指令话术,可以让AI生成的内容更符合特定平台的风格?

想让AI生成的内容不那么“AI味”,关键就在于你怎么跟它“说话”。直接丢一句“写个关于XX的帖子”,出来的东西基本就是正确的废话,放到哪个平台都显得格格不入。但如果你换个方式,给它一套详细的“剧本”,它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特定平台的“爆款内容制造机”。

这背后没什么魔法,就是一套讲究事实和逻辑的指令方法。核心是把AI当成一个能力很强但毫无经验的实习生,你必须把话说得非常具体、非常有场景感,它才能准确地干活。

核心框架:先搭骨架,再填肌肉

一个好的AI指令,至少要包含这几个基本要素:角色、平台、受众、目标和风格。这就像给它设定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让它知道自己是谁、在为谁、为什么、在哪里说话。

  1. 角色 (Persona): 直接命令AI扮演一个具体的角色。 这比单纯告诉它写什么要有效得多。比如,别说“写一篇关于健身的文章”,而是说“你是一位有10年经验的健身教练…”。 这个角色设定立刻给了AI一个清晰的视角和知识背景。你要把这个角色的经验、专业领域都描述清楚,这样生成的内容才会显得有深度,而不是泛泛而谈。

  2. 平台 (Platform): 明确告诉AI内容将发布在哪个平台。 小红书、抖音、知乎、微博的风格天差地别。 比如你可以直接在指令里说:“为小红书平台写一篇笔记”或“为知乎写一个专业回答”。这能帮助AI自动调用它数据库里关于这个平台内容风格的知识,比如小红书的emoji用法和分段习惯。

  3. 受众 (Audience): 你的内容是给谁看的? 是刚入门的小白,还是资深从业者?是学生党,还是职场人? 指令里要写清楚,例如:“目标受众是20-25岁、对护肤感兴趣的年轻女性”或“这篇文章是写给正在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数据分析师看的”。受众决定了内容的语言风格和切入角度。

  4. 目标 (Goal): 你想让用户看完内容后做什么? 是点赞、收藏、评论,还是点击链接购买?把这个目标直接告诉AI,它就会在内容中设置相应的引导。比如,你可以用经典的AIDA模型(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Action)来构建指令,让AI生成的内容更有说服力。

  5. 风格与限制 (Style & Constraints):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需要细节的地方。你需要用简单直接的语言,给AI画出条条框框。

    • 语气: 是专业严谨,还是轻松幽默? 是像朋友一样聊天,还是像老师一样讲课?
    • 格式: 需要分点列出吗? 段落要短小吗?需要加emoji吗?标题有什么要求?这些都要说清楚。
    • 禁忌: 明确告诉AI“不要做什么”。 比如,“不要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全文不要出现营销词汇”、“避免使用过于夸张的形容词”。负面指令有时候比正面指令更有效。

平台定制:不同平台的具体“话术”

光有框架还不够,针对不同平台,指令的侧重点也完全不同。下面是一些可以直接参考的例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

小红书:氛围感和实用性拉满

小红书的精髓在于“像真人分享”。 它的用户想看的是真实的经验和有用的干货,而不是广告。

  • 指令模板:
    > 你是一位[你的专业领域,如美妆博主/健身达人],有[年限]经验。现在请你用小红书的风格,为[你的目标受众,如20多岁的油皮女生]写一篇关于[主题]的笔记。
    >
    > 写作要求:
    > 1. 语气: 像和闺蜜聊天一样,真实、接地气。
    > 2. 标题: 包含数字和关键词,用吸睛的emoji开头,制造悬念或突出效果。
    > 3. *
    > * 开头先说痛点,吸引用户读下去。
    > * 内容分点阐述,每段话不要太长,段落之间空一行。
    > * 在适当的地方加上相关的emoji,增加亲和力。
    > * 分享具体的个人经验或使用感受,不要说空话。
    > 4.
    *结尾:
    加上相关的hashtags,比如#护肤 #好物分享 等。

  • 实例: “你是一位资深护肤博主,请为小红书写一篇关于‘如何有效去黑头’的笔记,目标用户是受黑头困扰的学生党。要求语气亲切,像在和朋友分享,标题要有吸引力,正文多分段,多用emoji,并提供具体的产品使用步骤和个人感受。”

知乎:专业、有逻辑、有深度

知乎用户追求的是深度和专业性。一个好的知乎回答,结构清晰、论据充分,能给人带来真正的知识增量。

  • 指令模板:
    > 你是一位在[专业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请针对知乎问题“[具体问题]”写一篇高质量的回答。
    >
    > 写作要求:
    > 1. 角色: 保持客观、专业的专家身份。
    > 2. 结构:
    > * 先直接给出核心观点或结论。
    > * 然后从2-3个不同角度分点论证你的观点。
    > * 每一点都要有事实、数据或案例作为支撑。
    > * 结尾可以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 3. 语言: 逻辑清晰,语言严谨。可以使用一些专业术语,但要用简单的方式解释清楚。避免口语化和情绪化的表达。
    > 4. 格式: 使用加粗、引用、分点等格式工具让文章结构更清晰。

  • 实例: “你是一位资深人力资源总监,请回答知乎问题‘面试时,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否靠谱?’。要求回答有逻辑、有条理,从公司文化、面试官表现、薪酬福利等几个方面展开,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抖音:快节奏、强钩子、口语化

抖音是短视频平台,文案必须在几秒钟内抓住用户的注意力。 口语化、节奏感和钩子是关键。

  • 指令模板:
    > 你是一位抖音短视频创作者,正在制作一个关于[主题]的口播视频。请为这个60秒的视频写一段口播稿。
    >
    > 写作要求:
    > 1. 开头(黄金三秒): 第一句话必须是强有力的“钩子”,比如一个颠覆认知的观点、一个强烈的痛点或一个引人好奇的问题。
    > 2. 语言风格: 极其口语化,就像平时说话一样。多用短句,节奏要快。
    > 3. 内容结构: 采用“痛点-解决方案-价值”的结构。 快速指出问题,给出你的方法,然后强调这个方法能带来什么好处。
    > 4. 互动引导: 在结尾处引导用户评论或互动,比如“你是不是也这样?”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看法”。

  • 实例: “你是一位高效学习博主,为抖音写一个60秒的口播稿,主题是‘为什么你总是记不住单词’。开头要一针见血,语言要简单直接,像和朋友聊天,最后引导用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记单词方法。”

不断优化:把它当成一个对话过程

最后,别指望一次就能得到完美的结果。AI生成内容是一个需要不断调试和优化的过程。

  • 第一步:给指令。 按照上面的框架,尽可能详细地给出你的要求。
  • 第二步:看结果。 评估生成的内容哪里好,哪里不好。是不是太啰嗦了?语气对不对?有没有get到重点?
  • 第三步:给反馈。 针对不好的地方,给出更具体的修改指令。 比如,“这个回答太理论了,多加一些普通人能看懂的例子”、“把这段话改得更口语化一些”、“标题不够吸引人,换成带有数字和疑问的风格”。

把和AI的每一次互动都看作一次对话。你给它的信息越清晰、越具体,它就越能理解你的意图,产出的内容也就越接近你的期望。通过这种方式,AI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符合你特定需求的“内容助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有哪些专业的AI文章指令话术,可以让AI生成的内容更符合特定平台的风格?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