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指令小说创作的最佳实践是什么?

把 AI 当成一个真正的写作伙伴,而不是一个自动售货机。很多人用 AI 写小说的第一个错误,就是以为扔进去一个模糊的想法,就能出来一篇完美的小说。这行不通。你必须把它当成一个需要耐心教导的学徒,一个虽然知识渊博但毫无主见的合作者。 你的工作是提供清晰的愿景和判断力,AI 的工作是帮你执行和填充细节。 这种人机协作的模式,才是 AI 小说创作的核心。

成功的关键在于把复杂的创作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执行的小任务。 直接对 AI 说“给我写一个关于赛博朋克侦探的故事”,结果通常是一堆陈词滥调的拼接。正确的做法是,像盖房子一样,先打地基,再建框架,最后才是装修。

第一步:用对话来“煲汤”,确定核心概念

在动笔之前,先别急着写正文。你应该和 AI 进行大量开放式的对话,这个过程我称之为“煲汤”。 你的目标是把一个模糊的想法,熬成一个清晰、具体的核心概念。

你可以问 AI 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我曾经想写一个发生在未来东京的故事,但我不想写成老一套的赛博朋克。于是我问 AI:“除了赛博朋克,未来东京还有哪些不常见的科幻设定?” AI 给了我一些选项,比如“生物科技高度发达,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神道教与先进科技结合,产生了新的信仰形式”等等。

通过这样来回的讨论,AI 会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资料库,不断给你抛出新的“调味料”。 你要做的就是挑选你感兴趣的,然后继续追问,让概念越来越具体。比如,我选择了“神道教与科技结合”,然后继续问:“在这种设定下,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会冲突?”、“普通人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一个典型的‘神道科技’产品是什么?”。几轮对话下来,故事的世界观、核心冲突和氛围就基本明确了。这个阶段的指令不需要很复杂,关键在于开放式提问和不断深入。

第二步:创建你的“项目数据库”——世界观、角色和情节大纲

当核心概念清晰后,就要开始建立小说的基础框架。不要把所有设定都记在脑子里,或者零散地放在对话记录里。你需要创建一个结构化的“项目数据库”,让 AI 在后续的写作中可以随时调用,保证故事的一致性。

  1. 世界观构建:把你们之前讨论过的设定,整理成一个清晰的文档。分成几个部分:物理规则(这个世界有什么独特的科技或魔法?)、社会结构(阶级、政体、文化)、历史背景(关键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每一条都要写得尽量具体。然后,把这个文档喂给 AI,并明确告诉它:“这是我们故事的世界观设定,之后所有的创作都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则。”

  2. 角色塑造:塑造角色同样需要具体指令。不要只说“创建一个勇敢的侦探”,而要提供详细的“角色卡片”。 一张好的角色卡片应该包含:

    • 基本信息:姓名、年龄、职业、外貌特征。
    • 背景故事:他的童年是怎样的?经历过什么重大事件?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他的性格?
    • 性格特点:列出至少五个核心性格标签,并用具体事例说明。比如,与其说“他很固执”,不如说“他一旦认定一件事,即使所有人都反对,也绝不回头,比如上次为了追查一个线索,他三天三夜没合眼”。
    • 动机和目标:他最想要的是什么(外在目标)?他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内在需求)?
    • 说话风格:他说话是言简意赅,还是喜欢用复杂的词汇?有没有口头禅?

你可以让 AI 帮你生成初步的角色卡片,然后你来修改和完善。 比如,你可以说:“根据我们的世界观,创建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主角,她是一名‘神道科技’工程师,性格冷静,但内心深处对传统信仰抱有怀疑。请为她创建一份详细的角色卡片。” 拿到初稿后,你再加入自己的想法,让角色变得独一无二。

  1. 情节大纲:有了世界和角色,接下来就是故事的骨架——情节。你可以使用经典的故事结构,比如“三幕式结构”或“英雄之旅”,让 AI 帮你生成一个初步的大纲。 指令要清晰:“请根据主角[角色名]的角色设定和我们的世界观,用三幕式结构生成一个故事大纲。故事的核心冲突是[输入核心冲突],结局是[输入你想要的大结局]。”

AI 会给你一个包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大纲。 但是,这个大纲通常会很笼统。你的工作是和 AI 一起,把它细化到每个章节,甚至每个场景。 你可以这样做:“我们来细化第一幕。第一章的目标是介绍主角和她的日常生活,并引出第一个关键事件。请列出三个可以在第一章发生的场景。” 这样一步步地推进,直到你拥有一个详细到可以指导具体写作的路线图。

第三步:场景化写作,用具体指令生成初稿

现在,你有了世界观、角色卡和详细的情节大纲。这是整个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接下来,你就可以开始生成正文了。

最佳实践是“场景化写作”,而不是“章节化写作”。一次只让 AI 写一个场景,这样更容易控制质量和方向。

一个有效的场景写作指令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上下文(Context):简单说明这个场景在故事中的位置。“这是第二章的第一个场景。”
  • 场景目标(Goal):这个场景要达到什么目的?“目标是展示主角对新任务的犹豫,并通过她和同事的对话,透露一些关于反派的线索。”
  • 参与角色(Characters):明确指出哪些角色会出场,并提醒 AI 遵循他们的性格设定。“出场人物:主角A(性格冷静,内心有挣扎),同事B(性格外向,有点八卦)。”
  • 关键情节(Key Actions):场景中必须发生的几件事,按顺序写清楚。“1. A 接到任务通知。2. B 走过来,试图打探消息。3. A 敷衍 B,并独自思考任务的危险性。4. 场景结束时,A 下定决心接受任务。”
  • 氛围和风格(Tone & Style):你希望这个场景是什么感觉?“氛围要紧张、压抑。写作风格请参考[某位作家的名字或某部作品],句子要简短,多用动作和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指令。然后,把 AI 生成的内容当成初稿。它可能写得不错,也可能有很多问题。但无论如何,你都有了一个可以修改和润色的基础。

第四步:人机协同编辑,注入你的灵魂

AI 生成的初稿只是原材料,绝对不能直接用。 AI 的文字常常缺少独特的“人味”,会显得平淡或者有点“AI腔”。 接下来的编辑工作,就是把你自己的声音和风格注入进去。

编辑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 修正事实和逻辑错误:检查 AI 写的内容是否与你的设定一致。它有没有忘记某个角色之前说过的话?有没有搞错世界观的细节?
  • 优化语言和节奏:AI 写的句子可能很通顺,但不一定精彩。你需要修改措辞,调整句子的长短,让段落的节奏感更好。删除那些陈词滥调和不必要的副词。
  • 深化情感和“言下之意”:这是最关键的一步。AI 擅长描述事件,但不擅长表达微妙的情感和“言下之意”。你需要通过重写对话、增加内心独白、或者加入更多感官细节(比如一个角色紧张时下意识地搓手指),来让场景和人物的情感更真实可信。记住“展示,而不是讲述”的原则。

在这个阶段,你也可以继续利用 AI 作为辅助工具。比如,你可以选中一段描述,然后对 AI 说:“这段描述有点平淡,请用更生动的语言重写,侧重于视觉和听觉的细节。” 或者,“这段对话有点直白,请改写得更含蓄一些,让角色通过暗示而不是直接说出来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真实想法。”

总而言之,用 AI 写小说不是一个一键生成的魔法,而是一套系统性的工作流程。它需要你扮演好“导演”和“总编辑”的角色,把 AI 当成一个能力超强但需要明确指导的“执行团队”。通过拆分任务、提供清晰指令和深度参与修改,你才能真正把 AI 变成一个强大的创作工具,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指令小说创作的最佳实践是什么?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