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图片AI自动生成指令如何指定图片的光影效果和色彩饱和度?

想要AI生成的图片更有感觉,就必须搞懂光影和色彩。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有具体方法和指令的。很多时候图片看起来“平”或者“假”,问题就出在这两个地方。下面我把怎么用指令控制光影和饱和度讲清楚,不扯那些虚的。

第一部分:搞定光影,让图片“活”起来

光影决定了一张图的立体感、氛围和故事性。AI不是摄影师,你不告诉它要什么光,它就只能给你一个最普通、最没特点的“大平光”。想让画面有质感,就得主动告诉它光源在哪、光线是什么样的。

1. 先从光源类型和方向下手

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你得告诉AI,光从哪里来。

  • 关键词直给:直接用摄影术语。比如 soft light (柔光) 能让画面阴影过渡更自然,适合温馨、平静的场景。 相反,hard light (硬光) 会制造出边缘清晰、对比强烈的阴影,适合强调力量感或者戏剧性。

    • 举个例子
      • 基础指令:「一个男人坐在椅子上」。AI可能会生成一张光线均匀、毫无特点的图。
      • 加上硬光:「一个男人坐在椅子上,硬光」。画面立刻就不同了,男人脸上的轮廓线会很清晰,阴影很重,有种紧张感。
      • 换成柔光:「一个男人坐在椅子上,柔光」。这时画面会变得柔和,阴影不再那么突兀,感觉更放松、更日常。
  • 方向性指令:明确告诉AI光源位置。

    • backlight (逆光) 或 rim light (轮廓光):这两个词效果接近,都是把光源放在主体背后。这样做能勾勒出物体或人物的金色轮廓,把主体和背景分离开,特别适合制造神秘感或者神圣感。
    • 举个例子
      • 基础指令:「森林里的一头鹿」。
      • 加上逆光:「森林里的一头鹿,逆光」。这时鹿的身体大部分会变暗,但边缘会有一圈亮光,非常有氛围感。
  • 电影感光效 (Cinematic Lighting):这是一个很常用的指令。它不会具体指定光从哪来,而是告诉AI“我想要电影那种感觉的光”。 AI会模拟电影布光,通常会加强明暗对比,让画面更有故事性。

    • 举个例子
      • 基础指令:「女人走在雨天的街道上」。
      • 加上电影感光效:「女人走在雨天的街道上,电影感光效」。出来的图可能会有霓虹灯在湿漉漉地上的反光,人物的脸一半亮一半暗,整个画面的叙事感会强很多。

2. 用时间和天气来定义光线

这是一种更自然、更场景化的方法。AI理解不同时间段和天气下的光线特征。

  • 黄金时刻 (Golden Hour):就是日出后或日落前那段时间。用这个词,AI会生成色调温暖、偏黄或偏橙、影子很长的柔和光线。 这是拍人像和风景的“万能”指令,几乎怎么用都好看。
  • 蓝色时刻 (Blue Hour):日出前或日落后,天空呈现出深邃的蓝色。用这个词能得到色调偏冷、非常静谧和神秘的画面。
  • 正午阳光 (Midday Sun):光线最硬、影子最短的时候,对比度非常高。
  • 阴天 (Overcast Lighting):相当于一个天然的柔光箱,光线均匀、饱和度略低,情绪上可能带一点点忧郁或平静。

    • 举个例子:我们用同一个场景对比一下。
      • 指令一:「一座孤独的灯塔在海边,黄金时刻」。画面会是暖色调的,灯塔和岩石会被夕阳染成金色。
      • 指令二:「一座孤独的灯塔在海边,蓝色时刻」。画面会变成冷色调,天空和海是深蓝色,感觉非常宁静。
      • 指令三:「一座孤独的灯塔在海边,阴天」。整个画面的色彩会更柔和,对比度低,有一种平静甚至萧瑟的感觉。

3. 玩点高级的:特殊光效

如果你想要一些更特别的效果,可以试试下面这些词。

  • 体积光 (Volumetric Lighting) 或 耶稣光 (Crepuscular Rays):这两个词都能生成那种穿过云层、窗户或树林,能看到明显光路的光束。这能极大地增加画面的神圣感和戏剧性。
  • 霓虹灯 (Neon Lighting):特别适合赛博朋克或者都市夜景题材。AI会用高饱和度的彩色光源照亮场景,氛围感一下就出来了。
  • 烛光 (Candlelight):能制造出非常温暖、摇曳不定的局部光,阴影柔和,适合营造复古或浪漫的氛围。

第二部分:掌控色彩饱和度,拿捏图片情绪

饱和度就是色彩的鲜艳程度。高饱和度让人兴奋,低饱和度让人平静。通过指令控制它,就等于直接控制了图片的情绪。

1. 直接指令:从高到低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直接告诉AI你想要多鲜艳。

  • 高饱和度 (High Saturation / Vibrant Colors):想要画面色彩浓烈、冲击力强,就用这两个词。 出来的图会非常鲜艳,适合表现活力、快乐或者奇幻的场景。比如波普艺术风格 (Pop Art Style) 的图片,就需要高饱和度的撞色。

    • 举个例子
      • 基础指令:「一个水果市场」。
      • 加强饱和度:「一个水果市场,鲜艳的色彩」。AI会把苹果的红、香蕉的黄、橙子的橙都调到最艳,整个画面充满活力。
  • 低饱和度 (Low Saturation / Muted Tones / Desaturated):这几个词都能让画面的色彩变得灰暗、柔和。 适合营造复古、忧郁、宁静或者有高级感的氛围。很多电影感的画面都倾向于使用低饱和度色彩。

    • 举个例子
      • 基础指令:「一个废弃的工厂」。
      • 降低饱和度:「一个废弃的工厂,柔和的色调」。画面会呈现出一种灰蒙蒙的感觉,色彩不再刺眼,更能凸显出工厂的破败和被遗忘的氛围。
  • 柔和色调 (Pastel Colors):这个指令会生成饱和度低、亮度高的颜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卡龙色”。画面会非常清新、柔美,适合梦幻或者可爱的风格。

2. 通过风格间接控制

有些艺术风格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色彩倾向,引用它们的名字,AI就能自动匹配相应的饱和度。

  • 赛博朋克 (Cyberpunk):通常会伴随高饱和度的霓虹灯色彩。
  • 水墨画 (Ink Wash Painting):几乎就是黑白灰,是极低的饱和度。
  • 浮世绘 (Ukiyo-e):通常色彩明快,但又不像霓虹那样刺眼,饱和度中等偏高。

第三部分:进阶技巧:如何强调你的指令?

有时候你加了指令,但效果不明显,怎么办?那就需要“加权重”。这相当于对AI说:“我后面说的这个词,你必须给我重点表现出来!”

  • 在Midjourney里:使用 :: 符号。双冒号后面跟一个数字,数字越大,代表这个词越重要。默认权重是1。

    • 举个例子:「一个男人在雨中:: cinematic lighting::2」。这里我把“电影感光效”的权重提高到了2,AI就会把更多计算资源放在模拟光效上,出来的效果会比不加权重的更明显。你甚至可以用负权重来排除某个元素,比如 沙滩::-0.5 可以减少沙滩出现的可能。
  • 在Stable Diffusion里:使用 ()[]。圆括号 () 用来增加权重,方括号 [] 用来降低权重。每多加一层括号,权重就会相应增加或减少。 也可以在括号里用冒号加数字来精确控制,比如 (cinematic lighting:1.5) 就是把权重增加到1.5倍。

    • 举个例子:「A man in the rain, (cinematic lighting:1.5)」。这会强制模型优先考虑光影效果,让其表现得更夸张。

DALL-E 3更侧重于自然语言理解,它不太支持这种符号化的权重调整。对于DALL-E 3,最好的方法是把最重要的描述放在指令的最前面,并且用更强调的词语去描述它。比如,不说“电影感光效”,可以说“一张具有强烈戏剧性对比和深邃阴影的电影感光效照片”。

最终,所有这些指令和技巧都不是孤立的。最好的效果往往是组合使用的结果。比如,你可以同时指定时间和光效:“黄金时刻的体积光”,或者结合风格与饱和度:“赛博朋克风格,高饱和度色彩”。多去尝试不同的组合,才能真正让AI成为你表达创意的工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图片AI自动生成指令如何指定图片的光影效果和色彩饱和度?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