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图片生成指令大全包括哪些摄影相关的专业术语?

你想让AI生成的图片看起来就像是专业摄影师拍的?关键就在于你给它的指令,也就是Prompt。别只知道用“高质量”、“超精细”这种大白话了,那玩意儿没用。AI其实能听懂很多摄影圈的“黑话”,你得学会在指令里加点料,它才能给你吐出真正像样的照片。

先从相机和镜头说起

这就像你拍照前,总得先选个家伙事儿。不同的相机和镜头组合,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1. 相机类型 (Camera Type)

直接告诉AI用什么相机拍,是最直观的方法。比如你想模仿某个经典相机品牌的色彩或者质感,就可以直接在指令里写上品牌和型号。

  • Leica M11 (徕卡 M11):如果你想要那种德味浓郁、色彩沉稳、有故事感的街拍照片,直接在指令里加上 “Leica M11” 试试。它的色彩会偏向真实,但又带点艺术感。
  • Hasselblad X2D 100C (哈苏 X2D):想要一张细节爆棚、质感细腻、色彩过渡极其顺滑的商业大片或风光照?那就用哈苏。在指令里加上 “Hasselblad X2D 100C”,你会发现画面的纯净度和细节表现力完全不同。
  • Sony A7R IV (索尼 A7R IV):这个适合需要高像素和精准对焦的场景,比如棚拍人像或者产品摄影。它的特点是画面锐利、色彩科学、后期空间大。
  • Nikon Z9 (尼康 Z9):拍体育、拍野生动物这种需要高速抓拍的,可以试试尼康的旗舰机。告诉AI用 “Nikon Z9″,它可能会生成一张动态感十足、对焦精准的图片。

2. 镜头选择 (Lens Choice)

镜头比机身更重要,它决定了画面的视角、景深和畸变。

  • 焦段 (Focal Length):这是最核心的参数。

    • 35mm:最常用的人文街拍焦段,视角不夸张,很接近人眼所见,能带入环境,有故事感。想拍一张有氛围的街景人像,指令里就写 “35mm lens”。
    • 50mm:被称为“标准镜头”,因为它的视角和透视关系最符合人眼习惯。拍半身人像或者静物,用 “50mm lens” 准没错。
    • 85mm:公认的“人像镜头”,能产生漂亮的背景虚化(也就是焦外成像),让主体和背景分离,突出人物。想拍一张糖水人像片,直接用 “85mm lens”。
    • 24mm 或 16mm:这是广角镜头,适合拍大场面的风光、建筑,能容纳更多景物,视觉冲击力强。指令里加上 “16mm wide-angle lens” 就能获得那种辽阔的感觉。
    • 135mm 或 200mm:长焦镜头,可以压缩空间,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背景虚化也更厉害。拍特写或者远处的风景很适合。
  • 光圈 (Aperture):光圈决定了进光量和景深。在AI指令里,一般用F值表示,比如 F/1.4F/8

    • 大光圈 (e.g., F/1.4, F/2.8):能带来非常浅的景深,也就是背景模糊得一塌糊涂,主体特别突出。拍人像、静物特写,想要那种梦幻的感觉,就用 “shot on F/1.4″。
    • 小光圈 (e.g., F/8, F/16):能带来很大的景深,从前到后都很清晰。拍风光、建筑,需要所有细节都清楚的时候,就用 “shot on F/11″。

3. 胶片模拟 (Film Simulation)

如果你喜欢复古胶片的感觉,可以直接在指令里加上胶片型号。AI模型里预装了很多经典胶片的色彩数据。

  • Kodak Portra 400 (柯达 Portra 400):人像肤色表现非常好,色彩温暖、饱和度适中,颗粒感细腻。想拍一张复古温暖的人像,这是首选。
  • Fujifilm Velvia 50 (富士 Velvia 50):风光摄影师的最爱。它的饱和度和对比度都极高,色彩非常艳丽,特别是对绿色和蓝色的表现。拍风景照想要颜色鲜艳,就用它。
  • Ilford HP5 Plus 400 (伊尔福 HP5):经典的黑白胶片,对比度适中,颗粒感明显,很有纪实摄影的味道。想要一张有质感的黑白照片,直接写 “Ilford HP5” 就行。

再聊聊光线和构图

摄影就是用光的艺术,构图则是骨架。这两样东西在AI指令里同样管用。

1. 光线类型 (Lighting)

别只会说“明亮的”,光线有很多种玩法。

  • Golden Hour (黄金时刻):日出后或日落前的一小时,光线是金黄色的,非常柔和,影子很长。这是拍人像和风光的绝佳时间。直接在指令里加上 “golden hour lighting”,画面立刻就有了温暖、唯美的氛围。
  • Blue Hour (蓝色时刻):日出前或日落后的天空还没完全黑掉的那段时间,整个世界都是静谧的蓝色调。适合拍城市夜景或者需要安静氛围的场景。
  • Rembrandt Lighting (伦勃朗光):一种经典的人像布光方法,特点是在人物脸部阴影处会有一个亮起来的倒三角形。这种光线能让面部轮廓显得很立体,有戏剧感。
  • Cinematic Lighting (电影感光线):这个词比较宽泛,但通常指代高对比度、有明确色彩倾向(比如冷暖对比)的光线。它能让画面看起来像电影截图,充满故事性。
  • Volumetric Lighting (体积光):就是我们常说的“丁达尔效应”,比如光透过窗户或者树林时,能看到一条条的光柱。这种光能极大地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神圣感。

2. 拍摄角度 (Camera Angle)

你从哪个角度拍,直接决定了观众看这张照片的感觉。

  • Low-Angle Shot (低角度拍摄):从下往上拍,能让主体显得高大、雄伟,有压迫感。拍建筑或者想把人物拍得很有气势时可以用。
  • High-Angle Shot (高角度拍摄):从上往下拍,会让主体显得渺小、脆弱,适合上帝视角的场景。
  • Dutch Angle / Tilted Angle (倾斜角度):故意把相机倾斜,让画面里的水平线是歪的。这种构图能制造一种紧张、不安或者动感。很多电影里都用这招来表现角色的混乱状态。
  • Eye-Level Shot (平视角度):最普通的视角,就像我们平时看东西一样,感觉会比较亲切、自然。

3. 构图法则 (Composition)

  • Rule of Thirds (三分法):把画面用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分成九宫格,然后把主体放在交叉点上。这是最基础也最常用的构图,能让画面显得均衡又不死板。
  • Leading Lines (引导线):利用画面里的线条(比如公路、栏杆、河流)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最终汇集到主体上。
  • Symmetry (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者上下对称,能产生一种稳定、庄重、和谐的美感。拍建筑或者倒影时常用。

最后是一些风格化的术语

这些词能帮你定义照片的整体感觉。

  • Shutter Speed (快门速度):虽然AI生成的是静态图,但你可以用这个词来模拟动态效果。

    • Long Exposure (长曝光):用很慢的快门速度拍摄,可以把移动的物体拍出模糊的轨迹,比如车流的光轨、丝滑的水流。指令里加上 “long exposure photography” 就能实现。
    • High-Speed Photography (高速摄影):用极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凝固瞬间的动作,比如水滴溅起的皇冠。
  • Depth of Field (景深,简称 DOF):前面讲光圈时提到了,你也可以直接用 “shallow depth of field” (浅景深) 来强调背景虚化,或者用 “deep depth of field” (大景深) 来要求前后景都清晰。

  • Bokeh (焦外成像):特指背景虚化中那些漂亮的光斑。如果你想让背景的光源变成一个个柔和的圆形或多边形光斑,就在指令里加上 “beautiful bokeh”。

把这些术语组合起来,你就能写出非常具体、专业的指令。

比如,你想生成一张傍晚在东京街头的女性肖像,有电影感。

普通指令a beautiful woman in Tokyo street, high quality, detailed
这出来的图可能很普通。

专业指令photo of a Japanese woman on a rainy Tokyo street at night, cinematic lighting, shot on Sony A7R IV with 85mm F/1.4 lens, golden hour, beautiful bokeh in the background, neon signs reflected on the wet ground, rule of thirds composition.
(一张日本女性在雨夜东京街头的照片,电影感光线,使用索尼A7R IV相机和85mm F/1.4镜头拍摄,黄金时刻,背景有美丽的光斑,霓虹灯倒映在湿漉漉的地面上,三分法构图。)

你看,加上这些术语后,AI就清楚地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相机质感、镜头焦段、光圈效果、光线氛围和构图方式,它能给你的结果自然就更接近专业摄影作品了。多试试这些词,你会发现AI的潜力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图片生成指令大全包括哪些摄影相关的专业术语?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