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如何自定义AI绘图指令模板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想用AI画出独一无二的作品,而不是和别人千篇一律?关键在于你怎么“说话”,也就是你的指令(Prompt)。AI本身没有风格,你给它什么指令,它就生成什么。所以,想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得从打磨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指令模板开始。这事儿不难,但需要一点方法和耐心。

第一步:拆解,搞清楚指令的基本结构

别把指令想得太复杂。说白了,一个好的AI绘图指令就像在给一个听话但没感情的画师下命令,你得说得特别清楚。大部分有效的指令都包含下面几个部分,把它们组合起来,就能控制画面的最终效果。

一个基础的指令公式可以是这样的:主体 + 细节描述 + 艺术风格 + 构图与光照

  • 主体 (Subject): 这是你画面里最主要的东西,比如“一个女孩”、“一只猫”或者“一座未来城市”。这是指令的核心,必须明确。
  • 细节描述 (Details): 这是给主体增加特征的部分。比如,“一个穿着白色长裙的女孩”、“一只打哈欠的姜黄色短毛猫”、“一座有飞行汽车和全息广告牌的赛博朋克城市”。细节越多,AI的发挥空间就越小,画面就越接近你的想法。
  • 艺术风格 (Art Style): 这是决定画面整体感觉的关键。你可以指定一种艺术流派,比如“印象派”、“超现实主义”或者“浮世绘”风格。 也可以是某种艺术形式,像是“水彩画”、“铅笔素描”或“3D渲染”。 甚至可以直接点名艺术家的名字,比如“梵高风格”或者“宫崎骏动画风格”。 这是形成个人风格最直接的部分。
  • 构图与光照 (Composition & Lighting): 这部分用来控制画面的专业感。你可以用摄影术语来描述,比如“广角镜头”、“特写”、“黄金时段的光线”、“电影感灯光”。 precise lighting commands can dramatically change the mood of an image. 这能让你的作品看起来更像经过精心设计的。

第二步:建立你的“风格词库”

现在你知道了基本结构,接下来就要开始建立你自己的风格了。这一步的核心是收集和测试那些能定义你风格的关键词。别指望一次成功,这更像是一个不断实验和筛选的过程。

  1. 从模仿开始,但要有目的。
    刚开始,你可以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很多AI绘画社区和网站都有大量优秀作品和它们的指令。 但别只是复制粘贴。看到一张你喜欢的图,先分析它的指令,把它拆解成我们前面说的四个部分。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词来定义“风格”和“光照”。把这些词记下来,放进你的备忘录里。比如你喜欢一种带有复古未来感的风格,你可能会收集到“复古未来主义”、“柴油朋克”、“原子朋克”这类词。

  2. 混合搭配,创造新风格。
    形成独特风格的捷径是“杂交”。单一的风格很容易和别人撞车。试试把两种或更多种风格混合在一起。 比如,你可以把“水墨画”和“赛博朋克”结合,看看AI会生成什么。或者将“巴洛克风格的华丽装饰”和“极简主义的构图”放在一起。这种冲突感强的组合,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只属于你的视觉效果。

  3. 锁定核心关键词。
    在不断测试之后,你会发现总有那么几个词能稳定地产生你喜欢的效果。这些就是你风格的核心关键词。把它们固定下来,形成你模板的基础。举个例子,我自己的一个模板里,就经常包含“柔和的伦勃朗光线”、“哑光质感”、“低饱和度色彩”这几个词。无论画什么主题,加上这几个词,画面立刻就有了我想要的沉静、油画般的质感。

第三. 步:打造你的专属指令模板

有了核心词库,现在就可以把它们组装成一个可以反复使用的模板了。模板的好处是保证了风格的统一性,同时又留出了修改主题的空间。

一个实用的模板可以设计成这样:

[主体描述] + [主体细节], [你的核心风格关键词1], [核心风格关键词2], [偏好的光照词], [偏好的构图词], [画质增强词]

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假设你经过测试,确定了你的核心风格是带有梦幻感的电影色调。你的关键词库里可能有:

  • 核心风格词: dreamy atmosphere (梦幻氛围), cinematic color grading (电影调色)
  • 偏好光照词: soft volumetric lighting (柔和的体积光)
  • 偏好构图词: wide-angle shot (广角镜头)
  • 画质增强词: ultra detailed (超高细节), 4K

那么,你的模板就是:
[主体描述], [主体细节], dreamy atmosphere, cinematic color grading, soft volumetric lighting, wide-angle shot, ultra detailed, 4K

现在,你想画一只在森林里的狐狸,只需要填充主体部分:
A fox sleeping in the forest, curled up on mossy ground, dreamy atmosphere, cinematic color grading, soft volumetric lighting, wide-angle shot, ultra detailed, 4K

如果你想画一个宇航员,就替换主体:
An astronaut floating in space, earth in the background, dreamy atmosphere, cinematic color grading, soft volumetric lighting, wide-angle shot, ultra detailed, 4K

看到没?虽然主体变了,但因为后面那一长串定义风格的指令没变,所以生成的图片会保持一种连贯的视觉风格。这就是拥有自己模板的意义。

第四步:善用“负面指令”来提纯风格

有时候,你不想看到什么,和想看到什么同样重要。负面指令(Negative Prompts)就是用来告诉AI需要排除哪些元素的。 这对于塑造和提纯你的个人风格很有帮助。

比如,很多AI默认生成的图像色彩过于鲜艳、饱和度太高,显得有点“塑料感”。如果你的风格偏向柔和或复古,就可以在负面指令里加上“vibrant colors (鲜艳的颜色), high saturation (高饱和度)”。

同样,如果你不希望画面里出现多余的人物、杂乱的背景或者不想要的文字水印,都可以用负-面指令来排除它们。 比如 no people (不要人), blurry background (模糊的背景), text, watermark (文字、水印)。

把常用的负面指令也加入你的模板,这样每次生成图片时,都能自动过滤掉那些破坏你风格的元素,让作品更纯粹。

总结一下实际操作流程:

  1. 拆解学习: 找喜欢的图,分析它的指令结构,把有用的风格、光照、构图关键词扒下来。
  2. 实验组合: 把收集到的关键词像做实验一样互相组合,特别是那些看起来不搭边的,看看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3. 筛选固定: 从实验结果中,找出那些能稳定产出你想要效果的“黄金关键词”,把它们确定为你的风格核心。
  4. 模板化: 把这些核心关键词,连同你偏好的构图和画质词,整合成一个固定的指令模板。
  5. 负面清单: 把你讨厌的、不符合你风格的元素,整理成一个负面指令清单,也加到模板里。

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就是不断地尝试、观察和调整。但一旦你建立起自己的指令模板,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能随时为你创作出带有你鲜明个人印记的AI艺术家。这比单纯地追求一张好看的图,要有意思得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如何自定义AI绘图指令模板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