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AI写的文案带有你品牌那股独特的“劲儿”,别指望它能一次搞定。你得像教实习生一样,手把手地带。这事儿没捷径,但有方法。
首先,别跟AI说“写得高端一点”或“活泼一点”。这种话太模糊,AI听不懂。什么叫高端?什么又叫活泼?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你得把这些虚无缥CCT#22;缈的感觉,翻译成AI能听懂的具体指令。
第一步:给AI设定一个明确的“角色”
在开始写文案之前,先给AI一个身份。比如,别直接让它写文案,而是告诉它:“你现在是一个专业的文案撰稿人,特别擅长用简单、有说服力的话来解释复杂的技术产品。” 这样的指令给了AI一个清晰的框架,让它知道要模仿哪种专家的口吻。
你可以把这个角色定义得更细致,比如:
* 专家身份:你是一位有10年经验的营养师。
* 沟通风格:你说话总是很直接,喜欢用数据和事实来支撑观点,但偶尔也会开个玩笑,让气氛不那么紧张。
* 目标读者:你要跟一群对健康饮食感兴趣但又很忙的年轻人沟通。
这么一来,AI就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有了具体人设的写手。
第二步:把你品牌的调性“量化”
接下来,你需要把品牌的“调性”拆解成具体的、可以执行的规则。这就像给AI一本品牌写作指南。
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 词汇选择:明确告诉AI应该用哪些词,避免哪些词。比如,“多用‘简单’、‘直接’,少用‘高效’、‘优化’这类行业黑话”。
- 句子长度:规定句子的风格。“我们的文案喜欢用短句,每句话最好不超过15个字,这样读起来更有力。”
- 语气和情感:直接定义你想要的语气。 例如,“语气要自信,但不要傲慢。要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给你建议,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师在说教。” 你甚至可以给出更具体的描述,比如“热情洋溢,但不要过度兴奋”。
- 格式要求:比如,“多用项目符号列表,方便读者快速抓住重点。段落之间要空一行,保持页面整洁。”
把这些规则整理出来,每次写文案时都发给AI,让它严格遵守。
第三步:喂给AI足够多的“范文”
光说不练假把式。AI最擅长的就是模仿。所以,把你过去写得最满意、最能代表品牌风格的文案挑几篇出来,直接发给AI。
指令可以这样写:“分析下面这几段文字的风格、语气和用词。 然后,模仿这种风格,为我的新产品写一段介绍。”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AI能从真实的例子中学习,而不是凭空猜测你想要的风格。 你给的例子越多、越典型,AI学得就越像。 你甚至可以告诉AI你喜欢这些范文的哪些具体方面,比如“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开头方式,很直接,不绕弯子”。
第四步:建立一个“品牌声音”档案
每次你和AI互动,都是在训练它。当你通过不断调整指令,终于让AI写出了满意的文案时,别让这次的成功白费。
你可以让AI把这次的写作风格总结成一个“品牌声音指南”。
指令可以是这样的:“很好,这次的文案风格正是我想要的。请你把刚刚遵循的写作原则(包括语气、词汇、句子结构等)总结成一个列表,命名为‘[你的品牌名]写作指南’。 我下次会用这个指南来指导你。”
这样一来,你就把一次成功的沟通,变成了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模板。 下次再需要写文案时,直接把这个指南发给AI,它就能更快地进入状态,写出符合你要求的文案。
第五步:别怕麻烦,反复修改和迭代
别指望AI一次就能写出完美的作品。把它当成一个需要指导的初级写手。 它给出的第一稿,通常只是一个起点。
你需要做的,是给出具体、明确的修改意见。
- 如果文案太啰嗦:“这段话太长了,帮我缩减到50个字以内,同时保留核心信息。”
- 如果语气不对:“这句话听起来太正式了,改成更口语化的说法。”
- 如果缺乏说服力:“这里需要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支撑观点,帮我想一个。”
通过这样一轮一轮的修改,AI会越来越懂你的心思。 这种来回的沟通和反馈,其实就是在不断地校准AI,让它的产出无限接近你的期望。
记住,让AI写出品牌调性,关键不在于找到一个神奇的“万能指令”,而在于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去“训练”它。 这个过程需要你对自己的品牌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并且能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指令。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