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AI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细节是关键。含糊不清的指令只会得到一张模糊的“平均脸”,那种你看过就忘的普通人像。但只要你给出的描述足够具体,AI就能给你一个有故事、有性格的逼真人物。这就像是在跟一个画家沟通,你描述得越清楚,他画出来的就越接近你的想象。
第一步,先把人物的核心特征定下来。这就像是搭骨架,是基础中的基础。
先把这个人的年龄、性别、人种说清楚。比如,“一个30岁的东亚男性”就比“一个男人”要具体得多。 年龄不是一个模糊的数字,它会直接影响皮肤的质感、皱纹的多少和眼神的深邃程度。一个“18岁的少年”和一个“60岁的长者”,AI在处理皮肤细节、肌肉松弛度时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接下来是脸型和五官。这是塑造人物个性的关键。不要只说“好看”,要说出具体的特征。是“心形脸”还是“方形脸”?眼睛是“细长的丹凤眼”还是“深邃的杏仁眼”?鼻子是“高挺的希腊鼻”还是“小巧的鹰钩鼻”?嘴唇是“丰满的”还是“薄而轮廓分明的”?把这些细节分开描述,AI才能准确地组合出你想要的样子。 比如,你可以这样写:“一张棱角分明的方脸,下颚线清晰,眼睛是深邃的棕色杏仁眼,眼神锐利,高挺的鼻梁,嘴唇偏薄。”这样的描述就给AI提供了非常明确的视觉指令。
头发和肤色也一样重要。头发是“及肩的黑色卷发”还是“寸头”?是“柔顺的”还是“凌乱的”?肤色是“健康的古铜色”还是“苍白的”?这些词汇能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色调和人物的气质。
但只有骨架还不够,人物需要有血有肉,这就需要通过表情和姿态来注入灵魂。
表情是传递情绪最直接的方式。 你想要他“微笑”、“皱眉”还是“眼神放空”?一个简单的表情词就能改变整个画面的故事感。比如,“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这就比“面无表情”有意思多了。它暗示了这个角色的性格——可能有点玩世不恭,或者很自信。
姿态和动作则能反映人物的动态和习惯。他是“懒散地靠在椅子上”,还是“身体前倾,双手交叉在胸前”?前者可能代表放松或疲惫,后者则可能意味着警惕或固执。通过描述身体语言,你可以让这个角色“活”起来,而不是像个木头人一样杵在那里。 举个例子,“一个男人站着”就很普通。但是,“一个男人,双手插在口袋里,肩膀微微耸起,低着头看着地面”,这个画面就有了情绪和故事,他可能在思考,也可能感到失落。
服装和配饰是角色背景和身份的直接体现。 一个人穿什么,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他的职业、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 不要只说“穿着一件夹克”,要具体说明这件夹克的材质、颜色、款式和新旧程度。“一件磨损的棕色皮夹克,领口有毛边”,这件衣服本身就在讲故事,它告诉我们这个角色可能经历过很多事,生活或许不那么优渥。
配饰也是塑造角色的利器。一副“黑框眼镜”可能暗示他是个知识分子,一个“老旧的机械手表”可能说明他怀旧或者注重时间观念。这些小物件能极大地丰富人物的细节和可信度。所以,描述服装时,可以遵循这个公式:类型 + 材质 + 颜色 + 状态 + 配饰。例如:“他穿着一件合身的深灰色羊毛西装,内搭一件纯白色棉质衬衫,没有系领带,手腕上戴着一块简约的银色手表。”
最后,把人物放进一个真实的环境里,用光影和场景来烘托氛围,真实感就出来了。
场景设定是决定画面整体基调的地方。 人物是在“一个昏暗的、只有一盏台灯亮着的书房里”,还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公园长椅上”? 不同的环境会给人物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书房里的他可能显得深沉、孤独,而公园里的他则可能显得轻松、惬意。具体的环境描述能帮助AI理解画面的故事背景。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在AI绘画里也一样。 你可以用“柔和的窗边自然光”来营造一种平静、温暖的感觉,也可以用“夜晚霓虹灯下的冷暖对比光”来制造一种都市、迷离的氛围。“伦勃朗光”这种专业术语也能用,它能让人物的面部轮廓更立体,更有戏剧性。明确的光源描述,比如“光线从人物的左侧上方打来”,能让AI生成的光影效果更准确、更逼真。
拍摄手法的描述词能让AI模拟出真实相机的效果。 比如,你可以指定镜头,“使用85mm镜头拍摄的人像”,这通常会带来自然的背景虚化和真实的人物比例。 你还可以指定景别,是“特写(close-up)”还是“全身照(full body shot)”?甚至是具体的摄影风格,比如“电影剧照风格(cinematic still)”或者“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 style)”,这些都能引导AI生成特定质感的图像。
把以上所有细节组合起来,你的描述词就会变得非常强大。一个简单的想法,比如“一个侦探”,可以被扩展成一段非常具体的描述:“特写镜头,一个45岁的男人,高加索人,脸上有几道浅浅的疤痕,眼神疲惫但锐利。他有灰白色的短发,穿着一件深色粗呢西装外套和一件有点皱的白衬衫,领带松垮。他正坐在一家光线昏暗的酒吧里,背景是模糊的酒瓶,唯一的光源来自他面前桌上的一盏小油灯,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85mm镜头,电影感。”
这样一来,AI得到的不只是一个指令,而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场景。它会根据你提供的每一个细节——年龄、伤疤、服装、环境、光线、镜头——去构建一个独一无二、充满真实感的角色。这需要练习,但只要掌握了拆解和细化的方法,你就能让AI成为你最得力的“角色塑造师”。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