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有哪些一键生成AI绘画提示词的网站

刚开始玩AI绘画,很多人都会卡在第一步:怎么写提示词(Prompt)。自己想出来的词,AI画出来的图总感觉差了点意思。其实,这事儿有捷径,用提示词生成网站就行。这些网站能帮你把简单的想法,变成AI能听懂的、细节满满的指令。用了一圈下来,我发现这些工具主要分几类,各有各的好处。

第一类:傻瓜式“灵感触发器”

这类网站最适合新手,操作简单粗暴。你只需要输入一个核心概念,比如“一个在看书的女孩”,它就会自动帮你补充细节、风格、灯光、构图等关键词,生成一段可以直接丢给AI绘画工具的完整提示词。

我试过一个叫 Hugging Face 上面的小程序,叫 MagicPrompt Stable Diffusion。用法非常直接,只有一个输入框。我输入“a girl reading a book”,它“duang”一下就给我生成了好几条风格完全不同的提示词。有的是“a girl reading a book, fantasy, intricate, elegant, highly detailed, digital painting, artstation, concept art, smooth, sharp focus, illustration”,直接就定义了奇幻风格和数字绘画的质感。另一条可能是“a girl reading a book, by Gustave Dore, by Greg Rutkowski, in the style of Hieronymus Bosch, trending on artstation”,这就厉害了,直接把好几个艺术家的名字和风格加了进去,让画面有了大师的影子。

这种工具的好处是快,而且能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有时候你脑子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它能帮你具体化。但缺点是,它生成的东西有点随机,像开盲盒,你不一定能精准控制最终出来的风格,需要多试几次才能碰到满意的。

第二类:菜单式“精细化调校器”

如果你对想要的画面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想法,比如“我想画一个赛博朋克风格的,色调是蓝色和紫色,人物要特写镜头”,那这种菜单式的网站就更适合你。它们不像第一类那么随机,而是把各种绘画元素都做成了选项,让你像点菜一样自己组合。

PromptoMANIA 就是这类工具里的一个典型代表。 它主页上直接就是一个提示词构建器(Prompt Builder)。 你先把最核心的主体写上去,比如“cyberpunk street samurai”。然后,下面就是一排排的选项让你选。你可以选择具体的艺术家风格,比如“in the style of Syd Mead”或者“in the style of Katsuhiro Otomo”。接着,你可以添加细节描述,比如“wearing a detailed mechanical armor” “with a neon katana”。然后还能选灯光,“cinematic lighting”“rim lighting”;选构图,“close-up shot”“wide-angle”等等。每点一个选项,它就会自动把对应的关键词加到你的提示词里。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控制力强。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加了什么,对最终的画面风格有很强的预期。对于想学习提示词写法的人来说,这也是个好工具。你可以观察自己选了某个选项后,提示词里多了哪些单词,慢慢就能学会这些关键词的用法了。缺点就是,如果你脑子里没想法,对着一堆菜单可能会有点懵,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另一个类似的网站叫 Midjourney Prompt Helper,顾名思义,它主要是为 Midjourney 优化的。 操作逻辑也差不多,通过点击各种预设好的风格、光线、构图等标签来组合成一条完整的提示词。 比如,你可以先选定“风格(Styles)”里的“动漫(Anime)”,再到“视角(View)”里选“第一人称(First Person)”,最后在“灯光(Lighting)”里加个“电影光(Cinematic Lighting)”。它会自动帮你把这些词拼起来,你直接复制走就行。这种网站特别适合那些刚开始用Midjourney,还不太熟悉各种参数和后缀命令的用户。

第三类:逆向工程“图片反推器”

有时候,你在网上看到一张特别惊艳的AI画作,心里想“这到底是用什么提示词画出来的?” 这时候,图片反推提示词的网站就派上用场了。你把图片传上去,它能反向分析这张图,然后生成一段描述性的提示词。

我用过 ImagePrompt.org,它就有这个功能。 操作很简单,上传一张图片,然后选择你想为哪个AI模型生成提示词,比如Midjourney或者Stable Diffusion,因为它会根据不同模型的特点优化关键词。 我传了一张梵高风格的星空图,它给出的提示词里就包含了“in the style of Vincent van Gogh, swirling brushstrokes, night sky, celestial, oil on canvas”这些非常精准的描述。

这种工具最大的用处是学习。你可以用它来拆解别人的作品,看看那些高手是怎么用词的。当你看到一张喜欢的图却不知道如何描述时,让AI帮你描述,然后再拿着它生成的提示词去做修改和二次创作,效率会高很多。当然,它分析出来的结果不可能是100%还原,但绝对能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第四类:社区型“灵感集市”

还有一类网站,它们本身不一定有强大的生成功能,但它们是一个巨大的提示词数据库和社区。用户会把自己用AI画的图和对应的提示词都发在上面,像一个大型的线上画廊。

比如 Prompt HuntPromptBase 就是这样的平台。 你可以在上面看到成千上万张别人生成的图片。看到喜欢的,直接点击,就能看到完整的提示词,一键复制。 这比单纯的生成器更有意思,因为每张图都是一个成功案例,你能直观地看到某一段提示词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Prompt Hunt 上,你可以按模型(比如Midjourney、DALL-E)或者风格(比如动漫、3D)来筛选作品。 我经常在上面漫无目的地逛,看到有意思的图片就把它的提示词存下来,当作自己的素材库。有时候一些复杂的提示词,比如描述人物表情、服装褶皱、光影细节的写法,都是从这些社区里学来的。

PromptBase 则更进一步,它甚至是一个提示词交易市场。 有些人专门研究怎么写出能生成特定风格或者角色的高质量提示词,然后把这些提示词放到上面去卖。虽然大部分需要付费,但也有免费的可以参考。这说明,写好提示词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活。

总的来说,这些工具各有侧重。如果你是纯新手,想快速出图,就用“灵感触发器”;如果你对画面有想法,想精准控制,就用“精细化调校器”;如果你想学习和模仿别人的好作品,那就去“图片反推器”和“灵感集市”上逛逛。实际上,我自己在用的时候,经常是几种工具换着来。先用图片反推工具分析一张喜欢的图,得到基础提示词,然后把它丢到精细化调校器里,根据自己的想法再加点料,最后才拿去给AI绘画工具执行。多尝试,多组合,慢慢地你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流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有哪些一键生成AI绘画提示词的网站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