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聊聊AI提示词的书,市面上挺多的,感觉有点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其实核心就那点事儿:怎么跟AI说人话,让它干出人事儿。你直接跟它说“给我写个故事”,那出来的东西基本没法看。但你要是知道怎么引导它,给它设定好角色、场景、语气,那就不一样了。
这事儿就像学做菜,你可以瞎琢磨,但有本靠谱的菜谱肯定能让你少走弯-路。提示词的书就是这个“菜谱”。不过,书和书差别也很大。有些书就是给你一堆现成的提示词,跟个“万能句式大全”一样,直接抄着用,马上就能看到效果。还有些书,是教你底层的逻辑,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写提示词会更好,让你学会自己创造“菜-谱”。
给新手看的:先学会“照猫画虎”
如果你刚开始接触AI,脑子里一堆问号,那就先别管那么多理论,找本能直接上手的书最重要。
-
《AI提示词工程师-精通ChatGPT提问》:这本书比较实际,没讲太多复杂的理论。它把各种场景都给你分好类了,比如写代码、做PPT、搞营销文案、写论文之类的。 每个场景下都有具体的例子和现成的提示词模板。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本工具手册,遇到什么问题,就去翻对应的章节,找个合适的模板改改就能用。 这样做的好处是见效快,能立刻帮你解决手头的问题,建立信心。
-
《杀手级ChatGPT提示词》 (Killer ChatGPT Prompts):这本书跟上面那本有点像,也是按职业和场景来分的,比如销售、人力、客服怎么用。 它甚至还教了些生活里的用法,比如怎么处理家庭琐事。 这本书的好处是让你看到AI能用的地方有多广,不只是工作,生活里也能帮上忙。书里也给了一大堆可以直接抄的提示词。
这类书的逻辑很简单:先模仿,再创造。你通过用这些现成的提示词,能慢慢感觉到什么样的问法AI更容易理解。比如,你会发现给AI一个“角色扮演”的指令(“你现在是一个资深的市场分析师”)比直接问问题效果好得多。
想深入一点的:理解背后的“为什么”
等你用熟了那些现成的模板,你可能就不满足于“照猫画虎”了。你会开始好奇,为什么有的提示词效果那么好,有的就不行?这时候,你就需要看一些讲原理的书了。
-
《AI帮你赢》:这本书在国内挺受关注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提示词,而是想讲明白提示词设计的思维方法。 比如,它会教你怎么像苏格拉底一样,通过不断追问来引导AI,让AI自己一步步思考,最终得到一个更完善的答案。 这种方法叫“思维链”(Chain-of-Thought),算是现在比较主流的一个高级技巧了。这本书的好处是让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Prompt Engineering for Generative AI》:这是O’Reilly(就是那个动物封面的出版社)出的书,质量有保证。 它讲得更系统,会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基本结构开始说起,让你明白AI是怎么“思考”的。 然后再教你具体的提示词原则和技巧。 这本书适合那些有点技术背景,或者想把提示词工程当成一个正经技能来学的人。里面会涉及到一些稍微技术性的话题,比如怎么跟API交互,怎么处理文本生成和图片生成。
看这类书需要点耐心,不能指望马上就有奇效。但好处是,一旦你理解了底层的逻辑,就不再依赖别人给的模板了。不管AI模型怎么更新换代,那些核心的思维方式是不太会变的。
专门领域的书:干特定活儿的“专用工具”
除了通用的技巧,还有一些书是专门针对某个领域的,比如AI绘画或者用AI写小说。
-
AI绘画类的:像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这类工具,提示词的写法跟ChatGPT完全是两码事。它更像是在“念咒语”,需要用到很多关于艺术风格、镜头、光影的关键词。市面上有一些电子书或者在线指南,会专门收集各种绘画风格的提示词。比如,你想画一张“赛博朋克风格的猫”,你得知道用哪些词来描述那种霓虹灯、雨夜、高科技的感觉。这些书通常图文并茂,给你看一张图,然后把生成这张图的提示词列出来,非常直观。
-
给程序员的:现在很多程序员也用AI来辅助写代码、查bug。有一些书和在线课程,比如DeepLearning.AI的《ChatGPT Prompt Engineering for Developers》,就是专门给开发者看的。 它会教你怎么用AI来生成代码片段、解释代码、做单元测试,甚至是怎么通过API把AI的能力集成到你自己的程序里。
-
给写作者的:也有专门教你怎么用AI来写小说、写剧本、写文章的书。 比如《ChatGPT for Authors》,它会教你用提示词来构思情节、发展角色、生成对话,甚至帮你做市场调研和营销。 这类书的重点是怎么保持AI生成内容的一致性,比如让一个角色从头到尾的性格和说话方式都保持一样。
怎么选,怎么看?
说到底,选什么书取决于你的需求。
- 如果你就是想快点上手解决问题,那就找一本像《AI提示词工程师-精通ChatGPT提问》这样的“手册型”的书,拿来就用。
- 如果你想把这个技能学得更扎实,那就看看《AI帮你赢》或者O’Reilly那本,花点时间研究一下原理。
- 如果你是在特定的领域工作,那就去找那个领域的专门指南。
还有一点很重要:看这类书,别光看不练。最好的方法是,电脑上开着AI,书放旁边,看到一个技巧马上就试一下。比如书上说用“分步思考”效果好,你马上就找个复杂问题,加上一句“让我们一步一步来思考”,看看AI的回答是不是真的更有条理了。
这个领域发展太快了,几个月前的方法现在可能就过时了。所以,看书的同时,也可以多关注一些在线的资源,比如“Prompt Engineering Guide”这样的网站,它们更新得更快,能让你跟上最新的技术。 但书的好处是能提供一个更系统、更完整的知识框架。先把基础打好,再去看那些零散的技巧,会更容易理解。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