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提示词写法介绍

我们和AI聊天,其实就像在给一个超级聪明但完全不了解你的新同事分配任务。你不能指望他猜到你的心思,你得把话说清楚。说得越明白,他干活才越漂亮。很多人用不好AI,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指令太模糊。 你跟AI说“写个关于猫的”,它可能会给你一篇关于猫的进化史,而你其实只想要一段描述猫咪可爱的社交媒体文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怎么写提示词(Prompt)。

这事儿没那么玄乎,本质上就是把你的需求拆解成AI能听懂的语言。把它当成一个公式,记住几个关键部分就行。我个人习惯用一个叫“RTFC”的框架,也就是角色(Role)、任务(Task)、格式(Format)、约束(Constraints)。当然,名字不重要,理解里面的元素才关键。

第一步:给AI一个角色(Role)。
你想让AI用什么身份来回答你?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起点。 比如,同样是问一个关于市场营销的问题,你希望回答者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广告公司创意总监”,还是“一个专门研究消费者心理学的大学教授”?这两个角色给出的答案,无论是在口吻、专业术语还是思考角度上,都会完全不同。

直接告诉它:“你现在是一名资深的健身教练”,或者“扮演一个熟悉儿童心理的幼儿园老师”。这一步能立刻把AI的思维限定在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内,输出的内容也就更聚焦。我之前想为一个新的咖啡产品写介绍文案,一开始直接让AI写,结果平平无奇。后来我把提示词改成:“你是一个对咖啡豆产地和风味了如指掌的咖啡师,用充满热情的口吻,为一款来自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的咖啡豆写一段150字的介绍。” 效果立刻就不一样了,文字里充满了画感,甚至用上了“花香和柑橘的风味在口中绽放”这样的描述。

第二步:清晰地说明任务(Task)。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你到底想让AI做什么。这里的关键是“具体”。不要说“帮我写点东西”,而是要说“帮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还不够,要更具体:“帮我写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通知团队本周五下午三点开会,讨论下个季度的销售目标。”

任务描述得越精确,AI就越不会跑偏。如果你想让它帮你分析数据,就不要只把数据丢给它说“分析一下”。你应该说:“这是一份上个月的产品销售数据,请分析出销量最高的三款产品,并找出销售额增长最快的品类。” 这种指令是明确的、可执行的。

我有个朋友做内容运营,经常需要把长文章缩写成社交媒体帖子。他最早的提示词是“把这篇文章缩写一下”,结果AI要么总结得太宽泛,要么抓不住重点。我建议他把任务指令改成:“把下面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总结成三条独立的推文,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符,风格要轻松有趣,并为每条推文搭配一个合适的emoji表情。”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为这事烦恼过。

第三步:定义输出的格式(Format)。
你希望AI用什么形式把结果给你?是文章、列表、表格,还是一段代码?直接告诉它。 这是很多人会忽略,但却极其重要的一步。明确格式可以省去你大量的后期编辑时间。

比如,你需要比较两款手机的优缺点,你可以说:“请用一个Markdown表格来比较iPhone 15和三星S23的优缺点,表格应包含以下几列:特性、iPhone 15、三星S23。” 这样,你得到的就是一个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的整洁表格,而不是一段乱糟糟的文字。

其他常见的格式要求还有:
* “用无序列表(bullet points)的形式列出…”
* “把答案整理成JSON格式…”
* “写一段Python代码来实现这个功能…”

我自己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特别喜欢让AI给我整理成思维导图的格式。比如我会说:“请把‘项目管理’这个主题的核心知识点,用Mermaid语法的思维导图格式输出。” 这样我就可以把代码直接贴到支持Mermaid的笔记软件里,生成一张清晰的思维导图,一目了然。

第四步:加上各种约束(Constraints)和上下文(Context)。
约束就是你给AI设定的条条框框,比如字数、语气、语言风格,或者需要避免提及的内容。 上下文则是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帮助AI更好地理解你的处境和目的。 AI知道很多事,但它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

举个例子:
* 约束:“全文不要超过500字。”“语气要专业、客观,避免使用形容词。”“不要谈论价格。”
* 上下文:“我的目标读者是对技术一无所知的新手。” “这篇文章是为了发布在公司内部的技术博客上。”“我们是一家初创公司,预算有限。”

把这些元素组合起来,一个模糊的想法就能变成一个高质量的提示词。

我们来看一个从模糊到具体的完整过程。
假设你是一个市场经理,需要为一款新的运动App写一篇推广博客文章。

最初的想法(很模糊)
“写一篇关于我们新App的文章。”
AI可能会随便给你一些非常通用的内容,营销感十足,没法用。

第一步优化(加入任务和角色)
“你是一名专业的科技博主,写一篇博客文章,介绍一款名为‘FitTrack’的健身App。”
这已经好多了,AI知道自己的身份和要写的主题了。但内容可能还是有点空洞。

第二步优化(加入更多细节和上下文)
“你是一名专业的科技博主,受众是那些想开始健身但又觉得健身房很贵的年轻人。写一篇博客文章,介绍一款名为‘FitTrack’的健身App。文章要重点突出这款App如何通过AI技术为用户定制个性化家庭锻炼计划,以及它的社交功能如何帮助用户保持动力。”
现在,AI不仅知道了角色和任务,还了解了目标读者和文章的核心卖点。

第三步优化(加入格式和约束)
“你是一名专业的科技博主,受众是那些想开始健身但又觉得健身房很贵的年轻人。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博客文章,介绍一款名为‘FitTrack’的健身App。文章标题要吸引人。正文需要分成三个部分:1. 为什么家庭健身是未来的趋势;2. FitTrack如何用AI解决家庭健身的痛点;3. 真实用户的故事分享。文章风格要轻松、有说服力,多用短句。最后,用一个明确的行动号召来结尾,鼓励读者下载试用。”
看到区别了吗?最后一个提示词几乎就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大纲。你给AI的信息越丰富、越结构化,它返回的结果就越接近你的预期。

除了这个基本框架,还有两个小技巧也很好用。

一个是“提供范例”(Few-Shot Prompting)。 如果你希望AI模仿某种特定的写作风格,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给它一个例子。 比如:“我希望你用下面这种风格来写产品描述:[在这里贴一段你喜欢的文案]。现在,请为我的新产品‘智能跳绳’写一段类似的描述。” AI的学习能力很强,它会迅速抓住你给的范例的精髓。

另一个是“让它思考”(Chain-of-Thought)。 当你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需要逻辑推理的时候,可以引导AI一步一步地思考。你可以在提示词里加上一句:“请一步一步地解释你的思考过程,最后再给出答案。” 这么做能大大提高它在数学、编程或逻辑推理任务上的准确率,因为它被迫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了多个小步骤。

最后要记住,和AI的沟通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 第一版的提示词没能得到完美结果,这太正常了。你可以根据它的输出,不断追加新的指令来调整。比如:“这个回答不错,但是语气有点太严肃了,能改得更口语化一点吗?”或者“很好,现在请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一个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段落。” 把和AI的聊天看作是一场真正的对话,不断反馈,不断修正,你就能让它变成你真正得力的助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提示词写法介绍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