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蜗助手
让 AI 更懂你

AI提示词生成图片技巧

想让 AI 画出你脑子里的画面,感觉就像隔着毛玻璃跟它说话,说不清楚,它也听不明白。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玄乎,说白了就是个翻译问题。你得把脑子里的想法,翻译成 AI 能听懂的语言。这套语言,就是我们说的“提示词”(Prompt)。

一开始玩 AI 绘画,多数人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比如直接扔一句“一只猫”。结果 AI 给你一只猫,但可能跟你想要的完全不是一回事。问题就出在,你给的信息太少了。AI 不知道你要一只什么样的猫,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风格。这就像你跟朋友说“给我来杯喝的”,你可能会得到一杯水,也可能是一杯可乐,而不是你心里想的那杯冰美式。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把话说细。 一个好的提示词,至少要包括几个基本部分:主体、环境、风格和构图。

1. 先说清楚你要画什么 (主体)

主体是画面的核心。你要画人、画动物还是画一个东西?描述得越具体越好。别只说“一个女孩”,可以说“一个年轻女孩,黑色的长发,穿着白色连衣裙”。 细节给得越多,AI 就越能抓住你想要的感觉。

比如,同样是画一个“机器人”,看看不同描述的效果:
* 简单描述:“一个机器人”
* 详细描述:“一个未来风格的机器人,设计圆滑,有金属外壳和可见的内部电路,眼睛是数字显示屏”

第二个描述给出的机器人形象会具体得多,也更有科技感。

2. 它在哪里? (环境/背景)

主体不能飘在空中,得有个场景。 背景是什么样的?在室内还是室外?天气怎么样?这些信息能让画面更有故事感。

还是拿女孩举例:
* 没有环境:“一个年轻女孩,黑色的长发,穿着白色连衣裙”
* 加上环境:“一个年轻女孩,黑色的长发,穿着白色连衣裙,坐在一片花园里,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

加上环境之后,整个画面的氛围就出来了。你可以想象到那个光影斑驳的下午,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3. 你想要什么感觉? (风格与媒介)

这是决定图片看起来“像什么”的关键一步。你是想要一张照片,还是一幅油画?是卡通风格,还是赛博朋克?

直接告诉 AI 你要的艺术风格或媒介。 比如:
* 媒介 (Medium): 油画 (oil painting)、水彩画 (watercolor)、素描 (sketch)、3D 渲染 (3D render)。
* 风格 (Style): 赛博朋克 (cyberpunk)、蒸汽朋克 (steampunk)、印象派 (impressionist)、卡通风格 (cartoon style)。
* 艺术家风格 (Artist Style): 你甚至可以指定某个艺术家的风格,比如“in the style of Van Gogh”(梵高风格)。AI 会模仿这位艺术家的笔触、用色和构图特点。

一个很实用的技巧是,把风格词放在提示词的前面或者后面,让 AI 一开始就定下整个调子。例如,“赛博朋克风格的,一个年轻的亚洲男性,霓虹灯照明,未来科技感”。

4. 画面怎么安排? (构图与镜头)

想让图片看起来更专业,就要考虑构图和镜头。 这部分就像你在指挥一个摄影师。

  • 视角 (Angle): 从什么角度拍?是从下往上(low-angle shot),还是从上往下(high-angle shot)?是正面(front view),还是侧面(side view)?
  • 景别 (Shot type): 是特写(close-up)、半身像(medium shot),还是全身像(full-body shot)?或者是远景(long shot)?
  • 光线 (Lighting): 光线是软光(soft light)还是硬光(hard light)?是自然光(natural light)还是工作室灯光(studio lighting)?光从哪个方向来?比如“边缘光”(rim light)可以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很有戏剧性。
  • 颜色 (Color): 你可以指定主色调,比如“冷色调”(cold color palette)或者“鲜艳的颜色”(vibrant colors)。

举个例子,你想画一张产品图,可以这样写:“一个磨砂玻璃精华瓶,配着哑光铝制瓶盖,放在一张未涂布的纸质背景上,工作室灯光,柔和的阴影,干净的背景,产品摄影,高细节,控制反射”。 这样的描述非常具体,几乎是在指导 AI 如何布光和拍摄。

把它们拼起来:一个公式

说了这么多,其实可以套一个简单的公式:
[风格] + [主体] + [环境] + [构图和光线] + [细节]

我们来试一下,把一个简单的想法变得复杂且精确:

  • 最初想法:“一条龙”
  • 加点细节:“一条雄伟的中国龙”
  • 加个环境:“一条雄伟的中国龙,在暴风雨的天空中飞行”
  • 加点风格:“水墨画风格的,一条雄伟的中国龙,在暴风雨的天空中飞行”
  • 加点构图:“水墨画风格的,一条雄伟的中国龙,在暴风雨的天空中飞行,动态构图,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你看,每加一层描述,画面就清晰一分。AI 得到的信息越多,它“创作”的空间就越小,结果就越接近你的预期。

负面提示词:告诉 AI 不要什么

有时候,AI 会画出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多出来的手指、奇怪的文字水印或者变形的脸。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负面提示词(Negative Prompts)。

负面提示词就是告诉 AI 你不想要什么。 几乎所有主流的 AI 绘画工具都支持这个功能。在设置里找到负面提示词的输入框,然后把你不想要的元素写进去。

常用的负面提示词包括:
* 质量差的词: low quality, worst quality, ugly, blurry (低质量、最差质量、丑陋、模糊)
* 变形相关的词: deformed, mutated, extra limbs, extra fingers (变形、突变、多余的四肢、多余的手指)
* 杂乱元素的词: text, watermark, signature (文字、水印、签名)

这个功能非常有用,能帮你过滤掉很多不理想的结果,省去反复生成的麻烦。

迭代和微调:好图是改出来的

别指望一次就能生成完美的图片。 高手和新手的区别,往往在于会不会“迭代”。

迭代的意思是,在你生成第一版图片后,固定大部分提示词,只改动其中一个变量,然后看效果。 比如,你对一张人物肖像的构图很满意,但觉得光线不对。那就保持主体、背景、风格不变,只去修改关于“光线”的描述。

  • 第一次:“… soft lighting …” (柔和的光线)
  • 第二次:“… dramatic side light …” (戏剧性的侧光)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像做实验一样,精确地调整画面的每一个方面,直到满意为止。如果你用的工具支持锁定种子(seed),那就更好了。锁定种子可以保证 AI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成构图非常相似的图片,让你能更清楚地看到修改某个词带来的变化。

最后,记住一点,不同的 AI 模型对提示词的理解方式有差异。Midjourney 可能更喜欢简短、关键词式的短语,而 DALL-E 3 则更擅长理解自然语言的段落描述。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多试。把这个过程当成是跟一个新朋友沟通,慢慢摸清它的脾气和语言习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蜗蜗助手 » AI提示词生成图片技巧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你的AI灵感库与创作引擎

给想象力一个支点,让蜗蜗助手撬动AI的无限可能。

立即了解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