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AI当成一个刚入行的实习生,而不是一个专家,这是用好它的第一步。你扔给实习生一句“帮我把这篇文章改好点”,他大概率会不知所措。你得告诉他,是想让文章更专业,还是更通俗?是给行业大佬看,还是给刚入门的小白看?AI也是一样,模糊的指令只能得到模糊的结果。想要文章的专业性和表达精准度上去,就得学会下达清晰、具体的指令。
第一步:给AI戴上一顶“专家帽”
让AI扮演一个特定角色,是改变输出质量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你不直接对AI下指令,而是先赋予它一个身份。这个身份决定了它的知识背景、语言风格和思考模式。
比如,不要只说“帮我改写这段话”,而是先给它设定一个角色:
“你是一位在[你的领域,比如‘量子计算’或‘市场营销’]领域有20年经验的资深编辑,擅长将复杂的技术概念用精准、清晰的语言解释给专业人士。现在,请你以这个身份帮我修改以下段落。”
你看,加上这个角色设定后,AI的“思考”框架就有了。它会调动与“资深编辑”和特定领域相关的知识,而不是泛泛地改写。如果你写的是学术论文,可以要求它扮演“一位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如果写的是技术文档,可以要求它扮演“一位高级软件工程师”。角色越具体,AI的输出就越贴近你的需求。
这里有个我自己的例子。有一次我写一篇关于数据分析的初稿,里面有句话是:“用这个方法能很快看到数据的不同。” 我让AI直接改,它给了我一句:“使用这个方法可以快速地观察到数据的差异。” 听起来还是像废话。
后来,我换了个指令:“你是一位资深数据科学家,请用更专业的术语改写这句话,要体现出效率和洞察力。” 它返回的结果是:“该算法显著提升了数据模式识别的效率,能够快速揭示关键变量间的差异性。” 这就是角色设定的作用。
第二步:明确你的目标和读者
改写文章不是漫无目的的。你得想清楚,改完后的文章给谁看?想达到什么效果?这些信息必须在指令里告诉AI。
1. 定义读者:
你的读者是专家还是新手?他们的知识背景如何?这决定了AI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 对专家说: “我的读者是金融分析师,他们熟悉行业术语。请确保语言专业、严谨。”
- 对新手说: “这篇文章是写给市场营销入门者的,请避免使用行业黑话,多用简单的比喻来解释概念。”
2. 设定目标:
你想让文章的哪个方面得到改善?是清晰度、简洁性,还是逻辑性?把目标写得越具体越好。
- 目标是清晰: “我希望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更突出。请改写它,确保一个不懂这个项目的人也能立刻明白我们在做什么。”
- 目标是简洁: “这段话太啰嗦了。请删掉所有不必要的词语,把句子长度缩短,但保留核心信息。”
- 目标是专业: “请将这段描述从随意的口吻改为正式的学术语调,适合在学术论文中发表。”
把读者和目标结合起来,指令就会非常清晰。例如:“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律文书撰写人,这篇文章的读者是没有法律背景的普通人。请改写以下合同条款,目标是让语言清晰易懂,消除所有可能引起歧–义的法律术语,同时保持条款的法律效力不变。”
第三步:把“改好点”拆解成具体任务
最没用的指令就是“让文章更好”。“好”是一个主观概念。你需要把这个模糊的需求,拆解成AI可以执行的具体动作。
1. 提升语言的精准度
imprecise语言是专业性的大敌。要让AI帮你提升精准度,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
替换模糊词汇: 找出文中的“一些”、“很多”、“可能”、“差不多”这类词,让AI用更具体、更量化的表达来替代。
- 指令示例: “请检查以下段落,找出所有模糊不清的描述,并用更精确的词汇或数据进行替换。例如,将‘显著提升’改为具体的百分比或可量化的指标。”
-
检查专业术语: 如果你在写专业领域的文章,术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 指令示例: “你是一位[领域]专家,请审查以下文本中使用的专业术语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行业通用标准。如果有不当之处,请直接修改并说明理由。”
-
消除歧义: 有些句子可能有多种解释。让AI帮你识别并修正它们。
- 指令示例: “请通读下面的句子,找出任何可能产生歧义的表达,并提供一个更清晰、无歧义的改写版本。”
2. 强化逻辑和结构
一篇专业的文章,逻辑必须严密,结构必须清晰。
-
梳理段落逻辑: 如果你感觉某几段的衔接很生硬,可以让AI帮你理顺。
- 指令示例: “请分析以下三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我感觉它们的顺序不太对。请帮我重新排序,并添加必要的过渡句,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优化段落内部结构: 很多时候一个段落里塞了太多观点,显得很乱。
- 指令示例: “请重组这个段落。先把核心观点句放在段首,然后是支撑这个观点的论据和例子。确保段落只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
-
生成段落小标题: 对于长文,清晰的小标题能极大提升可读性。
- 指令示例: “请为以下文章的每个主要部分生成一个简洁、准确的小标题,以反映该部分的核心内容。”
3. 调整语调和风格
语调决定了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客观中立,还是带有说服力?
-
统一全文语调: 一篇文章可能由不同部分拼接而成,语调不一。
- 指令示例: “请通读整篇文章,将整体语调统一为客观、中立的学术风格。删除所有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或主观臆断的词句。”
-
改变句子结构: variar句子的长短和结构可以让文章读起来不那么枯燥。
- 指令示例: “这篇文章用了太多长句,读起来很累。请把其中一些复杂的长句分解成几个简短、直接的句子,提高可读性。”
第四步:建立反馈和迭代的循环
第一次的输出结果往往不是最完美的。你需要像和人沟通一样,对AI的修改提出反馈,然后让它迭代。
一个很有用的技巧是,要求AI解释它修改的原因。这不仅能让你判断它的修改是否合理,还能帮你学习写作技巧。
- 指令示例: “请你改写下面的段落,以提升其专业性。修改完成后,请用一个表格列出你的每一处修改、修改前的内容、修改后的内容以及修改的理由。这能帮助我理解你的思路。”
拿到AI的修改和解释后,你可能会发现有些修改偏离了你的原意。这时,你就可以给出更具体的二次指令。
- 二次指令示例: “谢谢你的修改。关于第二点,你把‘灵活的解决方案’改成了‘可定制的框架’,虽然更专业,但失去了我想表达的‘适应性强’的意思。请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重新措辞,突出其‘易于调整以适应不同场景’的特点。”
通过这样来回几轮的沟通,你就能把AI的修改打磨到最接近你想要的样子。记住,你才是最终的把关人。AI只是一个工具,它的修改必须经过你的审查和确认。 永远不要不经思考就直接复制粘贴AI给你的结果。你需要检查事实的准确性,确保文章的观点仍然是你自己的。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