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AI打交道,其实就跟你和摄影师沟通差不多。你得告诉它你想拍什么,画面里有什么,镜头要怎么动。你说得越清楚,AI就越懂你,给你的东西也就越接近你想要的。要是说得模棱两可,那AI只能自己猜,结果可能就千奇百怪了。
写AI视频指令这事,没什么玄乎的。记住一个核心公式就行:主体 + 动作 + 场景 + (镜头运动 + 灯光 + 风格)。 不一定每次都要把所有元素都写全,挑你需要的说就行。
第一步:把场景说明白
场景就是故事发生的地方,是整个画面的背景板。把场景交代清楚,视频的氛围感就出来一半了。
1. 先说在哪
首先得告诉AI,这事发生在哪。是在“霓虹灯闪烁的赛博朋克城市街道”,还是在“清晨阳光明媚的热带海滩”?地点越具体越好。别只说“一个城市”,要说“一个雨夜的东京街头,地面湿滑,反射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细节越多,AI脑补的画面就越准。
- 例子:
- 不够具体:“一个森林里。”
- 足够具体:“一片浓密的红木森林,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穿过,地面上铺满了落叶和青苔。”
2. 再说时间
一天里的不同时间,光线和感觉都不一样。是“黄昏时分”,还是“凌晨三点”?是“阳光灿烂的午后”,还是“雾气蒙蒙的清晨”? 把时间点说清楚,能帮AI更好地渲染气氛。
- 例子:
- 不够具体:“晚上。”
- 足够具体:“午夜,一轮满月挂在天上,周围万籁俱寂。”
3. 补充环境细节
周围有什么东西?天气怎么样?这些细节能让画面更真实。比如,“远处的山峰白雪皑皑”,“空气中弥漫着薄雾”,“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些描述就像给场景加上了各种“道具”,让它看起来更丰富。
- 例子:
- 不够具体:“一个房间。”
- 足够具体:“一个铺着波斯地毯的复古书房,墙上挂着油画,角落里有一个燃着火焰的壁炉。”
总的来说,描述场景的原则就是: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先把基本环境定下来,再一点点往里加细节。就像你亲眼看到了那个地方,然后把它描述给一个没去过的人听。
第二步:把角色讲清楚
角色是视频的主角。主角是谁,长什么样,在干什么,这些都得说明白。
1. 主角是谁
首先明确视频的主体是什么。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动物,或者一个物体。 比如,“一个年轻女人”,“一只金毛犬”,“一辆白色的复古SUV”。
2. 描述外观
这个主角长什么样?把关键特征说出来。人的话,可以说“黑色长发,穿着一件红色连衣裙”。动物的话,可以说“一只毛茸茸的橘猫”。物体的特征也要描述,比如“一台线条流畅的意式浓缩咖啡机,机身是不锈钢材质”。
- 例子:
- 不够具体:“一个男人。”
- 足够具体:“一个留着胡子的中年男人,穿着一件棕色皮夹克,表情严肃。”
3. 描述动作和情绪
角色在干什么?这是推动视频内容的核心。 动作要说得干脆利落。是用“走”还是“奔跑”?是“凝视”还是“瞥一眼”? 不同的词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同时,角色的情绪也很重要。是“开心地笑”,还是“疲惫地坐在长椅上”?把情绪带入,角色就活了。
- 例子:
- 不够具体:“一个女孩在看书。”
- 足够具体:“一个女孩专注地坐在窗边,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时不时皱一下眉头。”
写角色指令的时候,记住一次只让一个主角做一个核心动作。 AI视频通常很短,几秒钟的时间里,讲清楚一件事就够了。如果你想让角色做好几件事,或者有好几个角色同时活动,最好分开生成,每个指令对应一个独立的镜头。
第三步:指挥镜头怎么动
镜头运动决定了观众以什么视角看这个故事。用上一些专业的镜头术语,能让AI更准确地执行你的想法,视频也会更有电影感。
1. 决定镜头远近(景别)
景别就是摄像机离拍摄对象有多远。
- 远景/广角镜头 (Wide shot):用来展示整个环境和氛围,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比如,“广角镜头下,展示了整个山谷的全貌。”
- 中景 (Medium shot):通常拍人物腰部以上,能看清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比如,“中景镜头,一个厨师正在切菜。”
- 特写 (Close-up):聚焦在某个细节上,比如人物的眼睛或者手上的一个物体,用来强调情绪或重要信息。 比如,“特写镜头,一滴泪从她的脸颊滑落。”
2. 决定镜头角度
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主角?
- 平视 (Eye-level shot):最常见的角度,就像我们平时看东西一样,感觉比较客观、平实。
- 俯视/高角度 (High-angle shot):从上往下拍,会让被拍的对象显得渺小、弱势。 比如,“从高处俯拍,他独自一人走在空旷的街道上。”
- 仰视/低角度 (Low-angle shot):从下往上拍,会让被拍的对象显得高大、有力量。 比如,“低角度拍摄,仰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3. 决定镜头运动方式
静态的画面没意思,让镜头动起来,视频才生动。
- 推轨靠近/拉远 (Dolly in / Dolly out):摄像机向主体靠近或远离。 推近可以聚焦细节、制造紧张感;拉远可以展示更广阔的环境。
- 指令示例:“镜头从一只手的特写开始,平稳地向后拉远,最终展现出他身处宏伟的外星森林的全貌。”
- 平移 (Pan):摄像机在原地向左或向右转动,就像你转头看风景一样。常用来展示水平方向的广阔场景或跟随移动的物体。
- 指令示例:“镜头缓慢向右平移,扫过城市的天际线。”
- 摇摄 (Tilt):摄像机在原地向上或向下转动,就像你抬头或低头。常用来展示高大的物体。
- 指令示例:“镜头从地面上的一把剑开始,缓缓向上摇,最终定格在侠客的背影上。”
- 跟随镜头 (Tracking shot):摄像机跟着移动的主体一起动,始终保持与主体的距离。
- 指令示例:“一个稳定的跟随镜头,摄像机与一个穿着风衣的男人保持固定距离,跟随他穿过一条小巷。”
- 环绕镜头 (Orbit shot):摄像机围绕着主体做环形运动,可以多角度展示主体。
- 指令示例:“镜头围绕着正在跳舞的芭蕾舞者缓慢做环形运动。”
最后要记住,跟AI沟通是一个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 第一次生成的结果不完美很正常。你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指令开始,然后逐步增加或修改细节,一次只调整一个变量,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直到得到你满意的画面。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